陈雷在国际水保大会上的专题报告:中国的水土保持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5-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衷心地欢迎世界各国的水土保持专家来中国参加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中国的水土保持情况。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
一、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
中国人口近13亿,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在总土地面积中,耕地约1.35亿公顷,占14%;林地约1.67亿公顷,占16.5%;天然草地约2.8亿公顷,占29%;淡水面积约0.18亿公顷,占2%;建设用地约0.27亿公顷,占3%;其他约35%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荒漠等。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南北温差大,冬季因西伯利亚寒流南下而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太平洋暖湿季风影响炎热多雨,7~8月为明显降雨季节。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降水量从东南沿海的1500毫米以上逐渐向西北内陆递减到50毫米以下。
中国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淮河、海河、黑龙江等大多数河流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向南流入印度洋,新疆西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水系。占全国面积1/3的北部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多为内流河,一般属暴雨后才有水流的时令河,其下游或在洼地积水成湖,或在荒漠中萎缩消失。
中国是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3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由于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用水粗放浪费和水环境恶化,使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中国的水土流失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最近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牞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面积26万平方公里。
二是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伴随有大量的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部干旱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风蚀非常严重;西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则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
三是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吨。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一是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近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
二是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年均约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
三是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黄河流域3/5~3/4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左右立方米的水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四是生态恶化,增加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难度。植被破坏,造成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壤大量“石化”、“沙化”,沙尘暴加剧。同时由于土层变薄,地力下降,群众贫困程度加深。中国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除了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外,从目前情况看,人为因素也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过伐、过垦、过牧;二是开发建设时忽视保护;三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三、中国水土保持的主要成就
中国既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开展水土保持具有悠久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国家。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就进行了对水土流失规律的初步探索,为开展典型治理提供了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经验。1991年中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中国水土保持步入了依法防治的轨道。1998年至200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21世纪初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并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国债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在长江上游、黄河中游以及环北京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同时,注重安排生态用水,在塔里木河及黑河流域下游和扎龙湿地成功地实施了调水,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沙漠绿洲,遏制沙漠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50多年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的水土保持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基本农田1300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4300万公顷、经济林和果树林470万公顷,种草430万公顷,建成数百万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黄河中游地区经过多年的连续治理,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3亿吨。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土426亿吨,增产粮食2492亿公斤,基本解决了水土流失治理区群众的温饱问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中国水土保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路子。其主要做法:
一是预防为主,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中国政府通过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规定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执法监督,禁止陡坡开荒,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管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中国水土保持始终坚持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水土流失规律和当地实际,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因害设防,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三是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在治理过程中,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使群众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进而激发其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四是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同时,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五是依靠科技,提高治理的水平和效益。中国水土保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研究推广各种实用技术,采取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普教育,增强农民的科学治理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治理的质量和效益。
六是建立政府行为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实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局面。
七是广泛宣传,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中国采取政府组织,舆论引导,教育介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土流失危害性的宣传,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进入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全国有近2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二是从水土流失发展趋势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西部大开发以及人口的增长将对生态环境构成很大的压力。三是一些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或沙化,土地资源更为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中国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21世纪是全球致力于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政府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明确了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 和任务。
近期目标与任务:从2000年至2010年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达17%,大江大河减少泥沙10%(南方)至20%(北方),在全国水土流失区基本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中期目标与任务:从2011年至2030年,使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大江大河减沙20%(南方)至30%(北方),全国建立起健全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全面制止各种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远期目标与任务:从2031年至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根治,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和任务,中国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督执法。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规定,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保护好现有植被,重点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西北黄土高原区以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突出沟道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东北黑土区大力推行保土耕作,保护和恢复植被;南方红壤丘陵区采取封禁治理,提高植被覆盖度,通过以电代柴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北方土石山区改造坡耕地,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西南石灰岩地区陡坡退耕,大力改造坡耕地,蓄水保土,控制石漠化;风沙区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实施封育保护,防止沙漠扩展;草原区实行围栏、封育、轮牧、休牧,建设人工草场。
三是加强封育保护,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改善。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侵害。大力调整农牧业生产方式,在生态脆弱地区,封山禁牧,舍饲圈养,依靠大自然的力量,特别是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四是大规模地开展生态建设工程。继续开展以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地区以及环京津地区的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搞好天然林保护;加快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工程建设,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在内陆河流域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恢复绿洲和遏制沙漠化。
五是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尊重群众的意愿,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使治理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减轻,经济得到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六是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促进科技进步。不断探索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加强对治理区群众的培训,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大力应用“3S”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努力提高科技在水土保持中的贡献率。
七是完善和制定优惠政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土保持发展机制,明晰治理成果的所有权,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治理水土流失。
八是加强水土保持方面的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不断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水土保持方面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中国水土保持的科技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扩大在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