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在大会上讲话(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3-12-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3-12-9
 
  本站讯 2003年12月9日上午,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举行。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在大会上作题为《抓机遇 求发展 努力搞好南北盘江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建设》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是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人民期盼已久的工程,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投入我省的又一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长期以来,水利部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对贵州的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使贵州的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得到了大大加强。今天,水利部在贵州组织召开“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第一次工作会议”,又将揭开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篇章。为此,我们将乘此东风,抓好试点工程建设,以实际行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贵州秀美山川。下面,我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就如何实施好试点工程向大会作一简要汇报。
一、贵州水土保持基本情况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是全国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贵州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调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6%。由于贵州的地质条件特殊,水土流失的后果就是出现“石漠化”,其危害是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水土流失带来的“石漠化”现象,使得全省约54万人将失去生存条件,不得不考虑移民搬迁。因此,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贵州喀斯特石质山区群众摆脱贫困,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当前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近年来,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我省先后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这些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我省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目前为止,全省共完成投资6.85亿元。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涉及1353条小流域。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区土壤侵蚀量平均减少75%以上,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石漠化”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增产增收,为流失区群众摆脱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南北盘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省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涉及3个州(市)的17个县(市、区、特区),土地面积2.8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34万km2,占土地面积的46.85%。该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桂中山地丘陵地区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高、坡陡、谷深,土层浅薄,植被稀少,同时又是苗、布依、彝、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落后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可耕地逐年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变成了无土可流的“石漠化”,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和生存条件。因此,搞好本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对抢救和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切实加快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争取国家对本区域的项目投入,近年来,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牵头,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共同配合,先后开展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在水利部、国家计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今天终于迎来了试点工程的启动实施。我们将以积极的态度,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紧迫感,实施好这一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生态建设工程。
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好试点工程
  (一)提前部署,早作安排,为搞好试点工程创造条件
  为了确保我省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项目区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为了把这一来之不易的项目抓好,切实抓出成效,我们把这一项目的启动准备工作纳入了今年省政府的督办事项,纳入了各地、县的目标考核内容。
  二是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机构。省、地、县三级都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土保持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各项目县还经编委批准成立了水土保持办公室,定编都在6人以上;在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每县财政都安排了6到10万元不等的专项资金,用于配备办公设备。
  三是深入实地,科学规划。为了切实搞好试点工程,探索总结出适合贵州石灰岩地区的水土保持典型模式,指导和推进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针对喀斯特地区工程性缺水、缺土、群众生活贫困的实际,由县、乡、村三级代表共同深入实地,在国家水土保持规程规范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做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初步设计,为项目的高标准启动奠定了基础。
  四是加强监督执法,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为避免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的问题,我们遵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切实加强了预防保护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对现有开发建设项目的执法检查,要求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单位严格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避免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各地对辖区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普查,分类登记建档,为预防保护与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明确思路,落实措施,力争把试点工程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的示范工程
  治理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有效遏制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前提下进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防治。以现有坡耕地改造和减少泥沙危害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改革和水土保持科技创新为动力,把水害的防治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拟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是: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根据小流域的特点和水土流失的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山上到山下,从坡面到沟谷,合理布设各项措施,使之形成立体的、相互联系协调的综合防护体系。
  2.在建设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种粮的格局,立足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保障群众吃粮的同时,优化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使群众能够尽快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将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广泛运用在水土流失监测、效益监测和规划设计上,同时在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中加大水土保持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从而提高治理效益。
  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针对贵州降雨丰富,气候湿润,植物生长快的有利条件,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大力实施生态自我修复工程。
  5.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群众投入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按照国务院“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精神,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集体或个人采取承包、租赁、购买荒山使用权等方式治理水土流失,实行谁投入治理谁受益、治理成果可转让继承、国家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政策。
  6.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方针,认真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通过执法和制度建设,从根本上遏制人为新的水土流失。
  治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水土流失是一项现实性、历史性很强的工程,这次试点项目的启动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而且为探索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模式,更大规模地推进南北盘江流域和全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动力,以试点工程建设为契机,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真抓实干,把这项造福人民的宏伟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