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代表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10-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与时俱进 抢抓机遇
开创陕西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新局面
陕西省水利厅 马卫东 张勇 秦三民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地域南北狭长,分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关中渭河冲积平原区和陕南秦巴土石山区3个气候雨量、地质地貌差异较大的自然区。境内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降雨稀少且集中,造成地面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体抗蚀性极差,是黄河中游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强烈的水土流失,导致洪旱灾害频发和土地沙化,使这一区域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群众生活极端贫困,不少地方濒临无田可种、无水可饮、无草可牧,甚至无法生存境地。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刻不容缓。
1985年,时任水电部长钱正英同志在深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沙棘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治理方略,这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物措施的一场革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我省认真贯彻钱副主席提出的治理方略,积极开展沙棘试点研究,相继在永寿、彬县、吴旗、靖边等县建设了一大批沙棘实验示范区和沙棘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取得了很好效果。近年来,我省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在全面总结以前沙棘试点推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治水思路和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提出了“灌草结合,沙棘挂帅,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的水土保持沙棘生态建设新思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规划,增加投入,扩大示范,推动我省沙棘生态建设和开发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01年底,全省共完成沙棘造林面积250万亩,建设沙棘生态示范区8个,沙棘综合治理小流域10条,完成沙棘实验研究课题12项。同时结合沙棘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兴办沙棘企业26个,开发饮品、食品、茶叶、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30个品种,实现经济效益8800万元。与此同时,在以下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一)沙棘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成效显著。近年来,省水利厅依托我省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针对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与西北水保所、西北水科院以及有关院校开展沙棘科研合作,先后组织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开展了沙棘天然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研究,沙棘柔性坝技术试验研究,沙棘叶黄酮提取技术研究,沙棘饲料添加剂开发研究,大果沙棘引进技术研究等十余项课题试验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秦岭北坡蕴空山、青龙山两处林场进行拓展沙棘适生区试种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目前,试种沙棘植株生长良好,有的高达3米,地径达6~7公分,结果率良好。与省畜牧饲料研究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联合开展的沙棘叶饲料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二)沙棘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沙棘技术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努力提高沙棘资源开发水平。先后组织西北水保所、省沙棘科研中心等多家单位科研人员到俄罗斯考察沙棘良种繁育技术和沙棘医药开发工艺,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六个新的珍贵品种。同时,邀请接待台湾中医药专家人员,座谈交流沙棘开发利用的技术及信息。省沙棘科研中心与台方“中华学术研究院沙棘医学研究所、中华药王孙思邈研究院沙棘研究所”签订了“沙棘开发利用科技合作协议”,目前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台方购置了价值4万余元的沙棘油、沙棘茶等产品。
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开展沙棘开发利用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沙棘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剂及食品添加剂等绿色安全产品八大系列30个新产品,先后有沙棘油口服液,沙棘油栓、入梦香等沙棘保健品取得了国家卫生部正式医药批准号。陕西艾康、西安灵丹等4家企业生产的沙棘油、舒麦醋柳黄铜片、沙棘茶和果汁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东北、西北、华中不断拓展市场,部分产品远销印尼和港台地区。2001年生产沙棘产品共90多吨,产值达88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技术产业转化,加快了沙棘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各级领导重视,任务责任落实,是搞好沙棘生态建设的关键和前提。近年来,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贯彻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我省在陕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坚持把沙棘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理措施,放在增加植被措施的首位来抓,实行沙棘生态建设主要领导负责制,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定责任书,使沙棘生态项目建设有领导、有组织,责任明确,任务落实,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吴旗县实行县级主管领导抓片、有关乡镇长抓点的办法,精心组织,充分发动群众,全县共栽植沙棘和沙棘混交林14万亩。府谷县皇甫川流域治理项目,实行乡镇领导负责制,技术干部承包制,从起苗、栽植到管护一包到底的办法,在砒沙岩地区栽植沙棘13550亩,在大旱之年,成活率达到70%以上。榆阳区以退耕还林草为契机,坚持治理与封禁结合,刘千河等8个乡镇一季退耕10万亩,全部栽上了沙棘。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治理。项目要动,规划先行。总结多年来我省沙棘生态建设经验,我省将前期规划工作放在了沙棘生态建设的重要位置。在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榆林、延安、渭北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灌草结合,沙棘挂帅,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原则,制定了《陕西省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十年规划》和《陕西省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新增人工沙棘林600万亩,实现资源总面积1000万亩的总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和目标,指定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实施方案,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的推动了全省沙棘生态建设进程。
(三)以科技为先导,科研与治理开发相结合,促进沙棘生态建设。科技试验研究是推动沙棘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发利用是推动沙棘资源建设的重要杠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近年来,我省坚持研究推广与综合治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我省沙棘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建立了永寿、神木、府谷等3个沙棘生态示范区和2个沙棘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省厅与黄河中游局部分老专家、省设计院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在砒沙岩沙棘柔性坝初试成功基础上,在我省桃曲坡、王瑶等水库周边沟道进行沙棘柔性坝研究,以期在黄土高原沟壑水保治理中,配合工程坝在沟道上游支毛沟治理中发挥实效。同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广泛推广,促开发利用。我省在永寿县建立沙棘茶叶厂后,当地群众看到沙棘叶能制茶叶,采叶有较好的经济收益,所以对沙棘林的保护很重视,沙棘随意破坏的现象得到抑制。今年搞沙棘饲料添加剂,加大了对沙棘枝叶及果的收购,较好的经济收益,激发水土流失区群众栽植沙棘林的热情。采用科技促动的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当地沙棘生态建设。
(四)狠抓质量,注重实效。沙棘生态建设,质量是关键。在沙棘生态建设中上,我省严把苗木关、种植关和管护关。坚持所有沙棘苗木必须由沙棘苗木繁育基地提供,加强植物检疫,确保苗木优良。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穴装整地,顶凌种植,追墒深栽,踩实保墒和座水种、蘸泥浆等措施,同时逐地逐片落实管护责任,提高了成活率,推动了沙棘发展。
(五)搞好宣传,落实政策,调动群众进行沙棘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全面积极推动我省沙棘生态建设步伐,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宣传阵地,宣传沙棘生态建设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别是砒沙岩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明白发展沙棘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中的主要作用。组织沙棘示范区乡、村干部和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交流经验,起到了很好教育和宣传效果。同时,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共发放《小流域综合治理标准》、《神奇的植物沙棘》等科技丛书5000余本。通过宣传动员,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经济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必须进行生态建设,从而积极支持和参与沙棘生态建设。
三、今后我省沙棘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及设想
根据《陕西省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十年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沙棘生态建设指导思想是:以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资源建设促开发,以开发利用带动资源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推动沙棘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具体布局和发展目标:主攻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兼顾渭北黄土高塬沟壑区,新发展沙棘林600万亩,使沙棘资源面积累积达到1000万亩,其中长城沿线风沙区重点治理砒沙岩地区水土流失,以神木、府谷为主,营造沙棘防风固沙林250万亩。陕北丘陵沟壑区重点是治理荒坡荒沟,控制水土流失,以吴旗、志丹为中心发展沙棘人工林和沟道沙棘柔性坝,新增沙棘种植面积250万亩。渭北黄土高塬沟壑区发展沟坡、塬坡防护林,以永寿、宜君、白水为主,发展沙棘间作林带和沙棘柔性坝,新增沙棘林100万亩。
沙棘开发利用方面,拟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陕西省沙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省沙棘协会,有计划促进企业联营、合资、吸引外资等形式加快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使沙棘饮料、酒、醋、果酱、保健品、化妆品、药品、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在逐步实现系列化的过程中形成一批名优产品,努力提高沙棘资源利用率,以期造成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抓住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加强领导,加快沙棘生态建设步伐
保护水土保持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和根本切入点。当前,正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的大好时期,也是加快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时期。我省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陕北黄土高原水保综合治理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沙棘生态建设的组织领导。陕北各级政府和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应将沙棘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来抓,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分级分区建立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区,示范辐射促全盘,进行沙棘规模建设与开发,以实现沙棘资源开发的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快我省沙棘生态建设步伐。
(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沙棘的积极性
沙棘造林在我省面广量大,需要千家万户的农民来积极参与。我们将参照我省退耕还林补助办法和“五荒”治理措施,进一步深化沙棘建设改革力度,制定完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沙棘加工企业参与沙棘生态建设积极性。一是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种植前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将种植费、整地费、管理费按合同给农户。验收合格后及时给种植户兑现;企业投资建设的沙棘基地享有相应的资源利用权益。二是坚持“谁种植、谁得钱、谁管护、谁采摘、谁受益”的原则,并规定沙棘资源可以继承和转让,鼓励当地群众积极承包栽植,大力发展沙棘资源,从而推动面上沙棘生态建设快速发展。
(三)加强科技推广,搞好技术服务
一是继续抓好沙棘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加快沙棘建设步伐。首先要抓好永寿马坊沙棘良种基地等8个示范推广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其次,增加投入,抓好新的沙棘示范推广工程建设。从2002年起,我省将建设一万公顷沙棘示范推广工程,将在榆林中营盘水库、延安王瑶水库、耀县桃曲坡水库、大荔沙苑等地建设5个沙棘试验示范基地;在永寿、榆林尤家峁、吴旗长城灌溉站、宜君西河水库建设4个沙棘苗木基地;在风沙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推广沙棘生态综合治理区7592公顷。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造林过程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要投入一定资金,做好对沙棘种植区农民的技术培训。要积极推广春季顶凌抢墒栽植,秋天雨季造林、苗木蘸泥栽植等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沙棘苗木成活率。三是加强优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培育。继续加强与国内国外沙棘种植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和培育沙棘优良品种,增加沙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沙棘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快沙棘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沙棘事全面发展
工程要发展,效益是动力。我省发展沙棘的实践证明,要加快沙棘生态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沙棘的经济效用,搞好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我们将继续把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水土流失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我省雄厚的科技资源,采取合作、合资、股份制等有效措施,大力开展沙棘产品开发,积极兴办沙棘企业,进一步加快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实现科、工、贸一条龙,增加水土流失区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沙棘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沙棘资源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贫困地区农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