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代表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10-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大力发展沙棘资源,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海河流域沙棘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02年10月)
海河流域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8.9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流域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共八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河流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工作。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永定河上游、滦河潘家口水库上游、潮白河密云水库上游、太行山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沙棘作为主要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之一被重点推广并取得成功,使许多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小流域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综合效益。九八年以来,海河流域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京津风沙源区防沙治沙工程和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在这两大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沙棘以其耐干旱、耐瘠薄、耐风沙、耐盐碱,根系发达,蓄水保土等特性理所当然成为主要的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之一,并将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一、海河流域沙棘开发建设情况 (一)资源建设 海河流域沙棘资源主要分布在潮白河、滦河和永定河上游,漳河、子牙河和大清河上游也有分布。目前全流域范围内约有沙棘410万亩,其中280万亩为近十年来新增的人工沙棘林。人工沙棘林主要种植在各河系上游侵蚀较为严重的沟壑、坡面上和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内蒙古高原边缘地带。在永定河上游、滦河潘家口水库上游、潮白河密云水库上游、太行山区四大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的多年治理工作中,各个重点县均把沙棘资源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丰宁、围场、赤城、隆化、万全、崇礼、尚义、多伦、丰镇等县更是把沙棘作为小流域治理模式的主要措施。如万全县通过营造沟道沙棘和杨树混交林,有效控制了白垩纪恶劣地形区的泥沙下泻;崇礼县在坡面建设华北落叶松与沙棘的混交林,基本解决了坡面的植被覆盖问题。围场县自九十年代初借滦河潘家口水库上游重点治理区上马良机,适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沙棘资源,增加大地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持续开发利用的沙棘发展战略,并列入全县十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针对全县十种地类地貌和防护对象种植发展沙棘,如:在侵蚀严重坡面利用沙棘防护沟头,在果园和草场栽沙棘建设生物围栏,在小型支沟沟底和沟口植沙棘以拦沙滤水,在流沙区密植沙棘防风固沙等。丰宁县则多年坚持在黄土沟壑区密植沙棘林,水土保持效果十分明显,治理区五到十年生的沙棘高达3米左右,郁闭度近0.9。为了加快水土流失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开发步伐,在水利部的支持下,1995至1996年两年间,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密云水库上游的丰宁、赤城两县先后建设高标准沙棘示范基地1.3万亩,在滦河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建设沙棘生态牧场1万亩,用有刺沙棘密植围栏,同时因地制宜栽植了优质牧草和适宜放牧的无刺沙棘。经过两年的建设和五年来的运行管理,海委建设的沙棘基地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赤城县年年在海委的沙棘示范基地召开现场会,发动群众购买“四荒”,并进行沙棘栽植技术培训,为高质量完成京津风沙源区防沙治沙工程和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蓝旗沙棘生态牧场的建设,也达到了保护草原,防止沙化,改善环境的目的。(二)开发利用 海河流域地处环渤海经济中心,具有明显的技术开发优势,已有不少县开办了酒厂、饮料厂、榨汁粗加工厂等。河北省丰宁、涿鹿县在北京、天津有关科研所和大专院校支持下生产的沙棘酒畅销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丰宁县酒厂研制开发的“中华沙棘酒”早在1987年即荣获布鲁塞尔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1995年产量达500吨。当然,在沙棘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海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它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尽管从水土资源和气候条件来讲,海河流域有大面积的沙棘适宜生长地,野生资源也广有分布,但多数县连片规模不大,优良品种不多,抚育保护不够,沙棘果的采收利用率较低,导致总产量有限,影响了开发利用。 二、海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中的几点体会 (一)沙棘资源建设的重点地区应是水土流失区 海河流域山区人均耕地很少,仅1.5亩左右,因此,从总体上说,沙棘资源建设应以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前提,这是由国情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沙棘的栽培用地,一般不应选择农耕地、蔬菜用地和果园等,而应选择那些不能种农作物和果树的“四荒”地,而“四荒”地基本上都是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繁、难以提供有价值经济产品的贫瘠土地。把沙棘资源建设的范围定位在水土流失区,其本身就是扩大种植范围。(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建设要重视沙棘的作用 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实践证明,植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多数植物尤其是乔灌树种难以成活和保存,而沙棘由于具有抗逆性强、繁殖能力强、固氮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等特点,不仅可以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而且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环境的作用,也能为今后栽培更广泛的价值更高的经济植物、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创造条件。我们知道,有些水土流失区年年栽树不见树,荒山依旧,水土流失、风沙侵袭犹存,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却见不到或很少见到生态效益,更见不到经济效益。其原因就是未能很好地研究立地条件与树种的适应性,忽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急功近利,盲目上用材林、经济林,违背科学规划的自然结果。反观一些地区种植沙棘的情况,则景观大不一样。河北省围场县、丰宁县通过种植沙棘,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和克什克滕旗,通过种植沙棘,有效地控制了风沙侵袭,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与此同时,由于沙棘作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本身具有经济价值,能够寓经济效益于生态、社会效益之中,能够使群众受益,唤起群众的自觉性,因此这种治理措施更具生命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困难、经费紧张,每年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治理水土流失。以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国家重点治理区为例,目前国家投资水平是每年每平方公里3万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治理需要;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区基本上都是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地区,群众也拿不出多少钱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这种背景下,要搞好水土保持事业,除了采取一些如拍卖“四荒”等措施,我们必须在治理措施的选择上大做文章,找寻一条费省效宏、多快好省的水土流失治理之路。而发展沙棘资源完全符合上述思路,由于沙棘不但具有优异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而且从种苗、栽植到管理等环节,各项费用较之其它乔、灌木树种要低得多。因此大力发展沙棘资源,将大大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三、海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中的技术特点 (一)水土流失区发展沙棘应以生态经济型品种为主 在沙棘资源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方针,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区,栽培沙棘的首要目的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把恶化的环境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因此,所选择的沙棘品种应具有如下特点:遗传基础宽、适应能力强、枝叶繁茂,生物量高,萌蘖多、根系发达,改良土壤良好、果实产量较高,亦即选择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兼顾经济效益的生态经济型品种作为水土流失区沙棘建设的主栽品种。同时发展特用经济型的品种,如产果型、放牧型、道路绿化型、薪炭型、改土肥地型等。
(二)沙棘种植园的建设 在水土流失区的局部地区,如土地比较宽裕,则可考虑选择生态环境较好、土地生产力较高的宜农地段栽培产果型沙棘,建立沙棘种植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追求高额的果实产量和规模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选择的品种应具有如下特点:果大、丰产、营养成分高、少刺或无刺、果柄长等。 (三)乔木沙棘混交林效果显著 在海河流域的一些水土流失地区,以往栽植大面积的人工纯乔木林,由于立地条件恶劣,多生长不良或形成“小老树”,这样的林地,人们很难期望其有什么生态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沙棘对乔木树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易形成稳定的复林层,多数乔木树种混交沙棘后,其生产量均显著高于相似立地条件,相同林龄的纯林。所以对现有林改造或初植乔木林的地方,只要条件适宜均应考虑混交沙棘灌木。(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沙棘建设相结合费省效宏 与骨干工程治理相结合,坝体坡面普遍种植沙棘,具有良好的护坝固坡功能。与沟坡治理工程相结合,种植沙棘护坡,依靠其易于成活、萌蘖力强的特点,往往在短时间内即可覆盖和稳定沟坡。与治河护滩工程相结合,“沙棘生物坝”较之单纯的护岸护滩工程具有良好的固岸防冲、缓流挂淤、防风固沙的效果。四、海河流域沙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海河流域的沙棘事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沙棘各方面的价值还远未发挥出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对沙棘这种植物的认识还不高,沙棘资源的培育、利用、开发上还未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沙棘的资源优势,加快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建设步伐,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特提出如下对策: (一)将培育沙棘资源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在小流域造林中“三低”(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效益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水土流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缓慢,国家、地方和群众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的背景下,鉴于沙棘具有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投入少、效益高等优点,将培育沙棘资源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二)在沙棘资源建设中要统一规划,规模治理 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学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和设计,才能实行规模治理,保证沙棘栽植质量、提高成活率并发挥蓄水保土效果,更便于沙棘开发利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强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一是加强沙棘资源的管理,特别是对目前生产力较低的沙棘林进行人工改造。要控制密度,调整雌雄搭配比例,使之成为天然沙棘园,促进产量提高和沙棘资源整体效益提高;二是加强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果实的采摘方式问题。在目前我国沙棘机械采收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在地处北方的海河流域应大力提倡人工采收沙棘冻果的方法,杜绝掠夺性截取营养果枝的做法。 (四)加大沙棘资源开发力度 目前,海河流域的沙棘资源开发,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与市场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基本上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沙棘制品的质量不够高、品种不够多、效益不够好。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沙棘开发的力度,在产品的深加工、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产品的包装上多做文章,以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沙棘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