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陈雷副部长在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10-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抓住关键环节 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 陈雷
(2002年10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沙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抓住当前机遇,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钱正英副主席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以科技进步推动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大家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一定要按照钱副主席的指示,把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搞好。国家计委高俊才副司长的讲话,从新时期沙棘生态建设的治理思路和建立新的建管机制等方面,对今后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阳含熙、关君蔚等院士、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作了十分精彩的发言,他们从事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几十年,对沙棘事业有很深的感情,他们的发言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提出的许多建议和重要观点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提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邰源临主任总结了近几年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对今后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讲得很好。会上,表彰了全国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分组讨论,黄委、海委两个流域机构和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辽宁等省区及山西省右玉县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沙棘植被建设、资源管理保护、产品加工利用、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听了很受启发。刚才,四个组的代表汇报了分组讨论情况,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下面,我就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增强搞好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1985年,时任水电部长的钱正英副主席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以来,各地对沙棘的认识逐步提高,在沙棘植被建设、科学研究、加工利用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走出了一条既建设资源、培植资源,又利用资源搞开发,发展沙棘产业的新路子,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沙棘植被建设快速推进,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十七年来,各地水利部门把沙棘作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建设的先锋树种和关键树种,把沙棘种植纳入水土流失治理总体规划,有力地加快了沙棘植被建设进程。近年来,随着全国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国家又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和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两项重点工程,加大了重点水土流失地区的沙棘植被建设力度。据统计,1985年以来,全国共营造人工沙棘林2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营造人工沙棘林120万亩。截止2001年底,全国沙棘总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植被建设的快速推进,有效地提高了三北地区的地面覆盖,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防治速度,减轻了风沙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砒砂岩地区成功种植沙棘150多万亩,使大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许多侵蚀剧烈的沟道、河川被沙棘固定,土壤侵蚀模数显著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准格尔旗的黑毛兔沟流域种植沙棘7年后,植被覆盖度达到61%,侵蚀模数由4万t/km2·年减少为5000t/km2·年。陕北榆林地区营造以沙棘、柠条为主的水保防沙固沙林9700 km2,林草覆盖率达到38.9%,年沙尘暴日数由66天减为24天,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
  二是沙棘产业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沙棘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北方一些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地区通过开发利用沙棘,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沙棘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山西省右玉县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20多家,每年为县财政直接和间接增收500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农民靠销售沙棘果和叶每年人均增收150元。四川美大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以沙棘为主要原料的医药制品,2001年产值达到1.23亿元,年创利税3293万元。据初步统计和典型调查,全国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200多家,产品200多种,年产值10亿多元,年上缴利税上亿元,沙棘主要种植区农民靠采摘沙棘果和叶每年人均增加收入100元,有5万多户农民靠沙棘养羊、养牛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是沙棘产品逐步延伸,发挥了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沙棘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它不但可以给荒漠带来希望和生机,而且以其自身富含人类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而造福人类。仅十七年时间,沙棘产品几乎遍销全国各地,许多沙棘产品已经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必需品。沙棘茶、沙棘油、沙棘醋、沙棘黄酮等产品,已经在治疗消化道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肿瘤等疾病方面发挥了非常独特的作用。沙棘开发的多功能性,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大公司、大企业到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投资办厂,输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了这些地区与外部的交流,加快了当地由封闭落后的自给自足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同时,沙棘的加工利用也增加了就业门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沙棘以其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也以其得天独厚的生物特性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山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总结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的主要经验:
  首先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沙棘开发利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与中央领导、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工作做出批示,温家宝副总理在有关专家提交的关于加快沙棘建设与开发的报告上批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突破性的技术和关键树种。种植沙棘对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效果明显,望能给予关心和支持”。钱正英副主席作为沙棘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始终对沙棘给予了大力的关怀和支持。水利部历任领导都把沙棘种植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多次召开沙棘会议,推动沙棘事业发展。近年来,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又批准实施了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和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两项重点工程,加大了重点水土流失地区的沙棘建设投入。陕西、内蒙、辽宁等省区对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也都非常重视,设有专门的沙棘建设与管理机构,把沙棘种植纳入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青海省把沙棘作为水保造林的首选树种,沙棘种植比例占到每年水土保持造林面积的60%以上。山西省在水土保持建设中实施了“沙棘、柠条战略”,沙棘种植面积每年都在10万亩以上。甘肃省近5年新增沙棘面积190万亩。辽宁省建平县沙棘从无到有,目前人工沙棘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成为全国沙棘资源第一大县。可以说,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沙棘建设与开发能够取得今天这些成绩的前提和保证。
  其次是以产业开发推动植被建设。实践证明,经济效益是沙棘种植、开发的原动力,发展加工是促进种植的有效手段。什么时候产业开发出现问题,什么时候沙棘种植就滑坡;哪里的产业开发搞得好,哪里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就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沙棘开发利用的升温,沙棘种植也迅速形成高潮。但由于当时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产品档次较低、质量较差,企业效益普遍不理想,沙棘开发一度停滞,沙棘种植也因此陷入低谷。之后几年,各地努力加大科技投入,规范行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效益逐步回升,沙棘开发逐步走出低谷,沙棘种植也再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借鉴历史经验,近年来各地进一步加大了产品开发特别是沙棘深加工力度,大力兴建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沙棘龙头企业,“反弹琵琶”,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进一步带动了沙棘种植。据测算,全国沙棘加工能力由“八五”期间的每年8万吨提高到“九五”的30万吨,同期沙棘种植速度也由每年30万亩增加到120万亩。
  三是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沙棘虽然浑身是宝,但刺多、低产、加工利用难度大,客观上制约了沙棘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近些年来,各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沙棘科研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使沙棘建设与开发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沙棘应用基础的研究为沙棘育种和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沙棘育苗、栽培、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为我国大面积营造沙棘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辽宁省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选优,成功地开发出了无刺、果大、果柄长、产量高的“辽阜1号”、“辽阜2号”及其换代品种,有效地推动了沙棘产业的发展。通过沙棘产品的开发研究,大大提高了沙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四川美大康制药有限公司、辽宁祥龙沙棘保健品有限公司、陕西艾康沙棘制药公司、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神兴集团等沙棘生产企业,都把科技进步作为企业的生存之本,先后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产品开发逐步升级,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沙棘植被建设和产业开发能够健康发展,科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这些年来,各省区根据沙棘的特点在项目前期工作、立项审批、工程实施、检查验收、资金管理和科技推广等各个环节都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在总结各地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在晋陕蒙砒砂岩地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中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和“公司+农户”的管理机制,实行了从合同管理、技术培训、种苗准备、技术指导、成果自查、检查验收、经费兑现到产品开发的“一条龙、八流程”管理法,既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又使广大农民从沙棘种植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五是多部门密切协作配合。沙棘开发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多年来,计划、财政、林业、农业等部门都对沙棘建设与开发给予了大力支持,不断增加沙棘建设与开发的资金投入,为沙棘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几年实施的生态县建设、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均把沙棘作为重要树种,加快了沙棘植被建设的速度。沙棘产业开发更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多年来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机械加工、育种、流通、科研等众多领域和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联合攻关,协作建设,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联合建设了一批加工企业,进一步推动了沙棘建设与开发。
  二、抓住发展机遇,正视困难问题,确立沙棘在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沙棘建设与开发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水利和生态建设高度重视,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发放国债,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沙棘建设与开发的资金投入也会不断增加。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把生态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沙棘作为植被建设的先锋树种,可以在西部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国家全面实行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为沙棘植被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沙棘既可作为饲料、燃料和肥料,又有巨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沙棘必将在地方经济发展、山区综合开发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五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需要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绿色食品、保健品和特效药品,沙棘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六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全面开放,为沙棘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七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已经在沙棘建设与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沙棘建设与开发队伍,为沙棘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看到有利形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影响,目前沙棘建设与开发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沙棘的认识仍然不足。一些地方对沙棘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的突出作用和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缺乏足够认识,没有把沙棘作为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没有在产业开发上投入较大的精力;有的地方因为近几年人工沙棘林出现死亡的情况就简单否定沙棘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甚至对沙棘种植与开发失去信心。二是沙棘建设与开发投入有限,沙棘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在沙棘生态建设方面,目前只有“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和“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两个专项,建设区域集中在黄河中游,每年国家投资仅有三千万元左右,尚不能适应治理水土流失和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三是行业管理还较为薄弱。在沙棘育苗、种植、抚育管理、产品加工和质量检测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业务主管部门对沙棘开发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四是产业开发体系尚不成熟,产品结构落后。现有沙棘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较小,名牌产品、高科技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广告宣传跟不上,企业难以快速做大、做强。五是沙棘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沙棘病虫害的问题较为突出,老龄沙棘成片死亡,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沙棘种苗的优选和培育工作相对滞后,适合生产应用的沙棘优良品种还比较少;沙棘加工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难题也亟待解决。
  从当前沙棘建设与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看,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沙棘建设与开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加快沙棘植被建设是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三北”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些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群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除了治理难度大、管护机制不顺等方面的因素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植被建设的品种选择不当,推广种植适生品种不够,导致林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近年来,各地总结过去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尊重科学、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发展以沙棘为主的植被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林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70%以上,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植被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这既是机遇,更是责任。三北地区生态建设的树种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当地生态建设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全国生态建设和西部开发的大局。沙棘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轻度盐碱的特点,灌丛茂密,根系发达,分蘖萌生能力很强,“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非常适合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同时能有效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促进其他植物的生长,达到快速改变恶劣生态环境的目的。对此,各级水利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沙棘在三北地区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大力推进沙棘植被建设。
  第二,加快沙棘建设与开发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结构性农产品过剩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三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条件差,发展种植业先天不足,发展工业又受到交通、资源、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如何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多年来困扰各级政府的普遍难题。近年来,陕西吴旗、山西右玉等地,通过种沙棘、沙棘养畜和发展沙棘加工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沙棘是发展畜牧业的好饲料,也可以通过深加工带来非常显著的经济回报,从而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建设与地区经济的同步发展。通过吴旗、右玉这些先进典型,我们有理由相信,沙棘这一朝阳产业今后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更大的作为,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加快沙棘产业开发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大家普遍追求的目标,增加绿地、减少风沙危害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和高档次的医药保健用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沙棘果实和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是加工功能食品、化妆品和营养保健品的珍贵原料。近年来各地通过先进工艺,生产出的许多沙棘产品,已经在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从目前沙棘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沙棘产业才刚刚起步,其巨大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今后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人们对沙棘认识的不断深化,沙棘产业带给经济、社会的影响必将日益广泛和深入。加快沙棘开发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当前,我们进行沙棘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沙棘产品的多种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沙棘产品,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沙棘生态建设与产品开发步伐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总的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主线,以黄土高原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并举,以资源建设促进开发利用,以开发利用带动资源建设,以科学研究促建设开发,增加北方水土流失地区的植被覆盖,合理、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为:每年新增沙棘造林保存面积200万亩,沙棘产业总产值每年增长15%,重点地区农民人均沙棘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0%左右。建设布局是:黄河上游及塔里木河、黑河等内陆河地区,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沙漠化为重点,建立以防风固沙为主,兼有采果、放牧效益的生态型沙棘林;黄河中游地区重点推广沙棘防沙封沟,建设以保持水土为主,兼有采果、放牧和薪炭效益的生态经济型沙棘林;海河流域上游地区主要是发展沙棘水源涵养林,治理环京津地区风沙危害,改善京、津、唐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海河流域中下游、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工程,建立产量高、品质好的沙棘生态经济林;松辽河流域上游非常适宜丰产型良种沙棘生长,要以营造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林为主,兼以采果为目的高效沙棘经济生态林。
  解决沙棘建设与开发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巩固与提高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努力提高沙棘植被建设、产业开发和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前提下,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加快沙棘资源建设。各级水利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在取得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将沙棘建设与当地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建设力度。这些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首都水资源、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上中游水保治理、塔河黑河综合治理、东北黑土地治理等。特别要加快松辽河沙棘生态经济林、黄河中游沙棘水保林、黄河上游沙棘防护林、滦河与潮白河沙棘水源涵养林、永定河沙棘水源涵养林和塔河沙棘生态林等六大沙棘基地建设,满足沙棘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尽快得到较大改善。有重点项目的地方,在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加强对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没有国家重点项目的地方,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争取多方面投资,建设自己的沙棘重点工程,加快建设速度。
  二是加强现有资源管理。据调查,内蒙、山西、陕西、辽宁等一些地方的高龄沙棘树成片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部分地方干部群众种植沙棘的信心。对此,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认真吸收会议上有关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沙棘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一要严格控制在降水稀少地区进行大面积沙棘造林,干旱地区沙棘造林重点应放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能控制小流域产沙的沟道和沟坡。二要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抗病能力强的沙棘优良品系。三要加强对沙棘木蠹蛾的监测和预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病虫害发展和蔓延。四要搞好对沙棘林的科学管护,及时做好抗旱、抚育、果叶采收、更新改造与合理采伐利用工作,改善现有林分的生长状况。
  三是加快沙棘产业开发。各地要把沙棘开发作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去推动,在选种、育种、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市场、服务、宣传、政策和投入等各个环节采取措施,加快产业开发步伐。沙棘种植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引进良种,建设高标准沙棘良种繁育基地,为加工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沙棘加工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实施名牌产品战略。要大力扭转过去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的开发格局,发展产品深加工,加大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沙棘新产品开发、生产;积极引进和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创新,开发沙棘系列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信誉和企业效益;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实现沙棘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大力扶持和发展有市场竞争能力、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龙头企业;对现有小型企业要通过股份制形式进行重组、整合,实行规模开发和集约经营。地方政府要为沙棘产业开发提供优惠政策和措施,做好信息、购销、科技、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沙棘养牛、养羊的经验,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在种植沙棘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沙棘开发的各个环节上,科技始终发挥着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今后沙棘产业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必须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各地要切实加大科研投入,继续开展多学科、多层次的试验研究,积极推广现有科技成果,提高沙棘产品开发水平,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逐步走上有序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当前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一是利用国内外现有沙棘品种资源,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具有不同特性和用途,既适宜干旱地区生长,又有较好开发利用价值的沙棘良种。二是深入研究沙棘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探索沙棘植被演替和依靠自然恢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机理和机制。三是开展以沙棘最佳种植密度、适宜平茬年限、混交方式、沙棘柔性坝试验等为重点的沙棘林综合管理及利用研究,制定全国沙棘育苗、种植、果叶采收、抚育管理、产品加工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规程。四是加大对沙棘药品、保健品的临床试验研究,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沙棘研究成果、加工生产工艺和技术,力争在短期内推出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沙棘医药、保健产品。五是科研要与生产紧密结合,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进一步稳定、壮大沙棘科研队伍,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速沙棘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沙棘管理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六是加强沙棘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品种、先进种植技术、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的总体技术水平。
  五是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当前沙棘宣传工作较为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沙棘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加大沙棘宣传力度,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等手段,向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沙棘建设在脱贫致富、搞活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宣传沙棘产品、药品对人体的保健作用。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沙棘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沙棘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沙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措施落实,为沙棘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涉及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快沙棘建设与开发,必须落实有关措施,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不同沙棘品系的适应能力、开发利用价值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学规划布局非常重要。会后,各有关流域和省区水利厅局要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和需要,按照《三北地区沙棘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抓紧制定本流域、本地区的沙棘建设与开发规划,进一步明确沙棘布局、总体发展目标、阶段发展目标和有关保障措施。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发展人工沙棘园,水土流失严重及缺柴的地方应营造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薪炭沙棘林,实行以林为主,林果兼用。沙棘植被建设要与本地区现有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快速推进。要注意发展沙棘混交林,发挥混交林的优势,改善林分状况,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沙棘加工要根据资源数量合理布设加工厂点,防止加工利用的低水平重复。
  二是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各地要充分认识沙棘植被建设和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把沙棘植被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列入本地经济发展计划,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随着水土保持经费的增加,水利部将逐步增加对沙棘建设的投入,各地也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沙棘建设开发资金,增加沙棘在生态建设中的比重。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当好政府参谋,加强与计划、财政、林业、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协调,共同做好工作;加强对沙棘开发的行业管理,加强与沙棘企业的联系,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难题;加大对沙棘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确保沙棘科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促进沙棘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是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多年来各地小流域治理长足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得益于改革。今后沙棘建设与开发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必须在政策机制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加快沙棘开发的政策和措施,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实行“谁开发、谁管理、谁受益”,调动广大群众建设开发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和农村大户投身沙棘开发;大力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协作,共同发展。沙棘开发利用是保持水土,整治国土和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各行业共同的事业。发展沙棘产业的过程,既是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过程,也是三大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争取他们在资金、科技、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加快沙棘开发,促进沙棘事业的发展。
  五是加强保护,促进修复。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防止造成新的环境破坏。在重视人工种植沙棘的同时,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依靠沙棘萌孽力强的特点和优势,扩大沙棘植被覆盖,保护和恢复生态。要落实有效的管护措施,加强封育保护,巩固治理成果。
  同志们,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富有朝气、充满希望和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事业。当前我国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