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

乌兰察布盟: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 加强水土保持 改善生态环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8-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乌兰察布盟(以下简称乌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人口274万,总面积5.5万km2,年降雨量150~300mm,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上,乌盟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对粮食需求的加剧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大面积毁林开荒、垦草种粮,结果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1994年全盟2400万亩耕地中,沙化面积就占73.8%,天然草场有一半沙化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93%;北部五旗县形成一条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风蚀沙化带,82个乡镇苏木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个别地方已经到了沙进人退的地步。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产出率越来越低,制约了乌盟地区经济发展,延缓了群众脱贫致富进程,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京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面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的严酷现实,1994年,就任乌盟盟委书记的韩振祥同志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并向盟委提交了调查报告。盟委、行署领导班子认真审视盟情,抓住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机遇,积极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典型启示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退二还三”(简称“进退还”)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内涵是:每建成一亩水旱高效标准农田,退下二亩旱坡薄地,还林还草还牧,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设畜牧业大盟。
  经过七年的艰苦实践,“进退还”战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及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到2000年,全盟已累计退耕种树种草1200万亩,保存面积900万亩,其中700万亩产草见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累计完成2349万亩,治理程度达31%;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6.82%提高到8.7%,林草覆盖度由1994年的20%提高到40%,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转化。在全盟耕地缩减1/2的情况下,“九五”期间全盟粮食总产年均达到12.14亿kg,比1994年前5年的平均总产高出6亿多kg,全盟66万贫困人口于1998年提前两年基本解决温饱;牲畜饲养量从1995年起连续6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0年达到1206.7万头(只),较1994年纯增67.7%。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98年就比1994年翻了一番。国内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36.6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91.4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2.5亿元提高到 2000年的7.7亿元,年均增长21%。到2000年上述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水平与全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6个百分点以上。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是:
  一、坚持“三位一体”求“进”,以进促退,解决了退耕与稳粮的矛盾
  吃饭问题是历史留给乌盟人的一个重大课题。过去广种薄收,人均12亩耕地没有解决吃饭问题,“进退还”战略确立后,我们以观念创新为先导,逐步探索出融农田基本建设的工程效益、结构调整的比较效益和以旱作覆膜技术为龙头的科技效益于一体的“三位一体”旱作农业模式,靠精种高产解决了吃饭问题。一是坚持不懈地加强以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水浇地270多万亩,旱作稳产田500万亩,基本实现了人均1亩水浇地、2亩旱作稳产田的目标。二是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一改过去与自然气侯相悖的传统种植习惯,退出早春作物两麦(小麦、莜麦),让市场销售好、易转化的晚秋作物马铃薯、杂粮、杂豆坐正席。并确立了“马铃薯立盟”的思路。全盟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500多万亩,总产50亿kg。三是针对干旱和无霜期短两大制约因素,大面积推广旱作覆膜种植技术,一举突破了长期以来为认为乌盟不能种植玉米的禁区,依靠科技开拓了乌盟粮食生产的新领域。全盟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仅扩大马铃薯和玉米种植面积新增粮食6亿kg,解决了乌盟人的吃饭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农牧争地的矛盾,为退耕种树种草让出了一席之地。
  二、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养促退,解决了退耕与增收的矛盾
在实施“进退还”战略,大搞水土保持工作中,我们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把畜牧业作为“还”的核心内容,牢牢盯住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目标,牢固地树立起为养而种、为牧而林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在退耕地大面积建设人工草场,一方面在小流域建设中坚持乔灌草结合,加大种树种草力度,在动态平衡中缓解草畜矛盾,推进生态建设。在广辟饲草来源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以种子工程、暖棚建设、饲草料加工等为重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饲养规模,提高牲畜的个体质量和效益。几年来,多渠道筹集资金外购基础母畜100多万头(只),全盟牲畜饲养量连续六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在全自治区的位次由1994年以前的第六位前移到第三位,全盟农牧民来自于畜牧业的收入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近50%。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退耕种草养畜已经成为乌盟农牧民的自觉行动。全盟的生态建设之所以能够以每年退耕种树种草20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种树种草100万亩的规模推进,是与畜牧业的逆向拉动分不开的。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作业,解决了干旱条件下如何绿起来的问题
  乌盟年降雨量少,能不能绿起来,关键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制定一种与当地降雨和立地条件相适应的规划和建设模式。针对全盟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面积大的实际,在总体规划上,坚持全面开花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摆开了“东西南北加基地”五大生态建设主战场。在建设目标上,合理划分“进”区和“退”区,全盟规定:凡人均达到3亩水绕地的,旱地全部退下来;人均达到1亩水浇地,保留3亩旱作基本田;没有水浇地的,保留5亩旱作基本田,其余耕地全部退下来。针对治理速度赶不上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速度的矛盾,我们坚持工程措施先易后难、能简不繁的原则,并在大范围推行了机械作业,突出治理速度。针对成活率低、绿的慢的问题。生物措施坚持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草灌乔结合,以灌草为主的原则;在品种选择上,大面积种植成本低、防风固沙性能好、易成活、易转化的柠条和沙打旺、草木樨等多年生牧草,以求尽快绿起来,养起来,富起来。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我们以小流域为单元,整体规划,集中连片,不搞零打碎敲,坚持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达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运用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调动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
  生态建设中,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情况下,开辟了三条投入渠道。一是以劳力作为替代资本,建立了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的投入机制。面对生态建设需要的巨额投资和民贫政贫的现实矛盾,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以劳动积累入股的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到2000年,全盟生态建设累计投入劳动工日达6480多万个,投劳折款3.24亿元,占总投入的67.5%。二是强化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盟里每年从扶贫,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中集中700—800万元购买苗条籽种,无偿用于生态建设,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盟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5900多万元。同时建立生态建设发展基金,对集体治理的已见效的林草地实行拍卖,收回的资金专户储存,滚动投入。适时调整农业税收政策,运用经济杠杆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实行退耕地免征农业税政策,对旗县市政府实行“保总额、调结构、合理转移”政策,以旗县为单位,通过旱地免了水地补、农业税免了牧业税补等调节措施,既保证了税收总量不减,又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三是认真落实“个体承包”的政策,全面推行了谁治理,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办法,通过出售、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使林草地产权落实到户,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建、管、用”的积极性,提高了林草种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真正形成了“治山有责、管山有权、养山有利、绿山有功”的利益机制。目前,大部分退耕林草地的产权已落实到户,全盟1417户承包小流域91条,面积达260 km2。
  五、坚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积极推行禁牧舍饲,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解决了生态环境建设持续设发展的问题
  前几年我们通过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和大力度进行小流域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但因治理面积大与投入不足,以及受干旱的影响,目前,仍有近5000多万亩的“三荒”地整体处于恶化之中。对此,一是针对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矛盾,采取人工种植与禁牧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在生态建设项目区全面实行了封山禁牧,牧区也开展了轮封轮牧。同时,加大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和种草管护力度,对造成水土流失和破坏种草的严重违法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做到了依法保护。
  二是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异地扶贫安置紧紧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采取跨盟市移民安置和盟内就近开发式搬迁相结合的方式,将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地区的贫困人口,移往城镇郊区,发展高效种养业或从事第三产业。到2000年,全盟共完成生态移民3500户、14000人。生态移民既从根本上解决了极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又促进了迁出地的生态恢复,同时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也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创造了条件。
  过去几年,由于上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我盟在加强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们感到,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值此《水土保持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们将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水土保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存线、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造福子孙后代的幸福线来对待,进一步巩固“进退还”战略成果,坚持数质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提高全盟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到“十五”期末,人工种树种草要达到3000万亩;建成10万亩沙棘育苗基地和100万亩柠条、200万亩优质牧草采种基地;形成年产20万t绿色复合饲料,10万t生物蛋白饲料,10万t打捆干草的加工能力。努力构筑起祖国北疆的绿色屏障,为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