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

安徽省水利厅:依法开展水土保持 再造安徽秀美山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8-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掀开了安徽省依法开展水土保持、再造秀美山川的新篇章。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壮丽乐章。
  一、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十年来,全省各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更新宣传形式,宣传活动数量逐年加大。由各级党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182人次,进行电视宣传1200 小时,出动宣传车辆1650台次,举办培训班358期,培训1.9万人次, 制作永久性标语和宣传牌1.83万块,举办文艺演出53场,知识竞赛103 次,印发水土保持法宣传材料50余万份,设立固定标语(牌)1.68万条。安徽省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宣传活动形式多、数量多;二是宣传范围不断扩大,由山区、丘陵区拓展到平原地区,从农村拓展到城市;三是宣传媒体渠道不断拓宽,如黄山市多年来利用市中心电视屏幕墙连续播放水土保持宣传标语和科普知识,在当地及广大游客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四是新的宣传机制开始建立,全省每年开展一次水土保持宣传奖评活动,逐步建立新的宣传机制,全省水土保持的宣传工作初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安庆市一直安排专项宣传经费,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共点播电视剧100余集,播放电视讲话40余次,出动宣传车102辆次,发放宣传材料10500份,印发水土保持法规文件汇编5000册,建永久性宣传碑牌200块,墙刷固定标语近10000条,张贴宣传画1000余套,使重点地区的宣传覆盖面达85%以上,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
 
  二、加强预防监督,实现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我省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预防监督为主的工作轨道上来。从1993年开始,屯溪、歙县等11个县(市、区)先后分两批作为全国试点,潜山、石台等14个县(市、区)分两批作为省级试点,黄山市作为全国,宁国市、滁州市南谯区作为全省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监督执法工作经验。特别是《安徽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一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后,各地特别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水土保持规定,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逐步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三、摸清家底,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状况普查
 
  1987年我厅曾利用卫星影像目视解译了全省水土流失状况,为指导全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10余年来的治理开发,全省的水土流失状况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及时掌握全省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根据《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和水利部的部署,1999年初我厅与浙江大学合作,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全省性的水土流失普查。2001年又利用“九五”末的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分流域、分层次的查询系统,为及时掌握分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指导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依法划分“三区”,实现分类指导、分区防治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在认真研究全省水土流失现状和广泛征求地、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工作。由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对全省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具体措施,为分类指导、分区管理、依法行政和建立各级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提供了依据。
 
 
  五、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1999年初,在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之前,我们积极向省人大提供有关资料,反映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地市水保部门也主动找当地的省人大代表反映各地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存在落实难、有些主管部门配合不够等问题,不少代表以代表议案的形式,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针对合徐高速公路(合肥至徐州)、徽杭高速公路(黄山市至杭州)、九黄公路(九华山至黄山风景区)、港口湾水库等建设项目迟迟没有按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问题,组织有关地市水保部门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责成建设单位按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使问题都陆续得到了解决。目前,上述项目部按规定要求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通过强化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监督管理,全省的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依法编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已逐步成为各类生产建设单位的自觉行为。
 
  六、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始起步
 
  近年来,我省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同时,城市地貌、植被和原有水系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淤塞了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降低了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市容、市貌、城市投资环境和市民的正常生活。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水土流失状况,我们在屯溪区监督执法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方努力,黄山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十个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试点之一,淮北市、安庆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同时,我省也确定宁国、南谯为我省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试点,正式拉开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序幕。通过监督执法、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使水土流失防治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进行,为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七、水土流失治理成绩显著
 
  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自八十年代始,我省即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各地抓住了1998年以来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机遇,新上了一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必将对今后的山区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到2000年底,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3万km2,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95万hm2、经果林137万hm2、种草1.2 hm2、建设基本农田27万hm2、其它水保措施5.26万hm2。通过治理,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而且使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循环转化,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群众生活明显好转,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八、示范工程建设卓有成效
 
  自1998年开始,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在全国开展了水土保持“十百千”生态环境示范工程建设,我省的黄山市被列入全国城市试点,霍山、金寨、黄山区名列全国示范县之中,同时开展了20个示范小流域试点。我省确定霍山县沙凡河小流域为省水利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宁国市、滁州市南谯区为省级水土保持试点城市,庐江县和南谯区为丘陵区水土保持试点单位。通过各地的艰苦努力,示范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黄山市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规范化试点工作于2000年7月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检查验收。霍山、金寨县结合淮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县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展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宁国市和南谯区的试点示范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霍山县深水河、太湖县长岭冲等5条示范小流域分别于1999年9月通过了水利部淮委和长委组织的检查验收,并获得好评。霍山县、黄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县建设和霍山县单龙寺、金寨县油店、黄山区辅村河、宁国市云梯等8条示范小流域于2000年10月通过了水利部淮委等有关部门单位组织的检查验收,上述示范工程均已受到水利部、财政部命名表彰。
 
  九、水土保持监测、科研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省始终把水保科研摆在水保工作重要位置。在综合防治工作中,加大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把计算机、3S技术、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水土保持工作中,探索各种治理模式。近年来结合治理工作的需要,先后开展的《大沙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安徽省水文泥沙监测与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研究》、《江淮分水岭地区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水土保持试验研究与信息化管理》等20余项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先后获得省、地(市)科技进步奖。全省四个水土保持试验站积极开展监测、试验工作,通过各种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为水土保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面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科研工作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同步发展,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为促进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加快发展小流域经济,深化投资机制改革,促进行业自身发展
 
  按照水利部深化水土保持改革的总体要求,我们将水土保持开发融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之中,以小流域水土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治穷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商品产出率,带动流域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和规模开发,建立以经济果木林为主体的商品基地,形成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饲养业和加工服务业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旌德县大溪河小流域充分利用流域内的草场资源,由县水保办与乡政府联合办起了小黄牛养殖场,既巩固了治理成果,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发展了小流域经济。霍山县单龙寺小流域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地埂经济,集中连片改梯,实行里茶外香椿,并以此为基地,创办了保龙茶叶开办公司,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带动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基层水土保持机构开展综合服务、多种经营工作,增强自身活力。金寨县成立了县水土保持开发公司,先后兴办了金刚台茶厂、果子园和鹤塘种苗基地等。1995年又与抱儿山联合开发了33 hm2名优茶基地,既促进了治理,又增强了行业的自我经济实力,达到了同步发展的目的。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