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

海河水利委员会:积极防治水土流失 努力恢复流域生态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8-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海河流域地处京畿要地,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制约着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着首都北京和下游广大平原地区。《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海河流域各地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努力恢复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21世纪全面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我委积极履行流域管理、监督、服务等职能,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水土保持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在预防保护生态资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以及监测、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年成就
 
  (一)重点治理成效显著
 
  海河流域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治理难。1990年水利部公布的遥感成果表明,海河流域各类水土流失面积达11.93万km2,其中山区水土流失面积11.06万km2,占山区总面积的60%。
 
  1991年《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除了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永定河上游的重点治理外,又先后开展了密云水库上游、潘家口水库上游、太行山区的国家级重点防治工作。自1998年开始,又在更大范围内实施了水土保持国债项目、环北京风沙治理项目、21世纪首都水资源保护项目等,重点治理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各方面治理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1991—2000年10年间,四片重点治理区共完成治理面积15139.8km2,其中:基本农田202754.6hm2、水保林1043371hm2、经济林379292.3hm2、种草144690.5 hm2;完成土石方量12.5亿m3、投工9.6亿个;完成中央投资38673万元、地方投资24643万元。重点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
 
  一是生态环境开始恢复。据调查统计,重点治理区已验收的小流域,土壤蓄水效率在60~75%之间,减沙效率在70~80%之间,削减洪峰效率在50~70%之间,植被复盖率在70%以上,动植物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出现了增多的态势。如永定河进入官厅水库的泥沙明显减少,由20世纪70年代年均900万t减至90年代年均300万t,减幅达65%。
 
  二是抗灾能力显著提高。经过重点治理的小流域,对洪、旱、风灾的防御能力明显增强。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市水土流失治理区,在几乎年年发生50~150mm的局部暴雨的情况下,由于水保工程拦蓄了径流,削减了洪峰,使下游800个村庄免遭洪水袭击。
 
  三是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全面发展。通过修建基本农田和其它水利配套工程,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结构调整顺利推进,群众收入稳步提高。据统计,永定河上游重点小流域治理区人均产粮由350kg提高到640kg,增长80%;人均纯收入由170元提高到1600元;贫困人口下降80%。
 
  (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化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后,海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化。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流域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颁布了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发布了“三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公告;多数市县也相应出台了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目前全流域已有120多个县(市、区)成立了专职水土保持治理和预防监督机构,配备了县乡级水土保持监督员,并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自1992年起,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先后在一些水土流失重点县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工作,并在所有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海河流域已有119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并已全部达到水利部验收标准,通过了验收。据统计,海河流域平均每个县配备专职水土保持执法监督人员8名,兼职37名;出台县级水土保持规定4个;安排宣传经费3万元,印发宣传材料9230件;审批水土保持方案53个,水土保持方案投资325万元;恢复治理项目6个,治理面积241hm2;实施预防保护面积2.2万hm2;查处案件9件。
 
  通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各地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相关县均已建立了监督执法队伍,有效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按照《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开展了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为重点的“三权” (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权、方案审批权和收费权)管理工作,将水土保持方案纳入了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将水土流失治理纳入生产建设程序,一大批水土保持设施实现了与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一些跨省的大型建设项目(如朔黄铁路)也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协同监督下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并实施了治理工作。
 
  (三)示范工程效果明显
 
  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推出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后,我委积极组织、会同流域内7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工作,目前流域内已有延庆、邢台、遵化、林州县(市)和107条小流域已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小流域合计治理面积12514km2;有8个县和177条小流域已通过了我委和省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验收。“十百千”示范工程在治理经验、模式的总结交流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群众树立了样板,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十年来我委一直坚持进行的试点小流域治理工作在总结治理模式和推广科学技术方面也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四)监测与科研工作成绩斐然
 
  根据《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水利部有关规定,我委成立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并在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支持下,已配备了部分设备,监测工作已经起步。同时,我委积极指导协调有关单位开展了京津周围风沙源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开展了北京市试点小流域卫星遥感结合GIS建立信息系统研究。此外,我委还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纳入流域水利信息自动化建设之中,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编入规划。
 
  流域内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已成立了水土保持监测站,开展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大中型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均已起步,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京、冀等省市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和监测预报工作正在着手进行。
 
  我委注重发挥流域机构的行业管理职能,积极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研究工作,组织北京市、河北省有关部门开展了密云水库上游泥沙调查测量,分析研究了上游泥沙情况;对永定河水土保持重点区开展了较全面的水沙调研,提出了水土保持对永定河上游减沙作用分析报告;开展了水土保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规划等提供了相应依据和参考。此外,我委的试点小流域研究总结的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治理模式,对指导全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起了明显的作用。
 
  流域内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样非常重视水保科技工作,努力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十年来各地开展一系列水土保持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水利局李怀甫主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与方法”获1998年度省长特别奖。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海河流域上下普遍加强了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都把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实行目标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如内蒙古兴和县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实行了“年初签状亮指标,年中检查进度,年底交帐看效益”的水保治理实绩考核制度,年内获三次流动红旗的主要领导晋职晋级,得三次黄旗的则降职降级,收到了很好效果。
 
  (二)提高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含量对搞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注重科技是各地的通行做法。例如,永定河上游各县在实施水土保持二期治理工程以来,普遍提高了机械化施工水平;在发展当地水土保持乡土树(草)种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名优特品种。张家口市水保试验站专门开展了“梯田生物埂试验研究”;尚义县开展了“环山水平沟蓄灌排工程体系”的示范与推广。
 
  (三)注重水保与水利结合
 
  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国属水利行业的重要分支,都重视克服务于农村,各地通过加强水保与水利的结合问题,使治理成效有了明显提高。如内蒙古自治区天镇县逮家湾小流域在沟底建设截潜流工程,引水上山,使流域内经济林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阳高县太平堡小流域,充分利用天然小泉小水资源,修建人字闸工程,不仅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同时增加了水浇地面积,提高了基本农田粮食产量,减轻了坡耕地的退耕压力,为封山育林创造了条件。
 
  (四)抓好典型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示范在重点治理中起到了很好引路作用。各地按照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集中抓了“十百千”示范小流域等样板工程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同市组织县区水保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取经,在取得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专业队建设精品样板工程,起到了示范引路的作用,既提高了治理质量,又加快了治理进度。
 
  (五)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水土保持法》颁布后,各省(市、自治区)各级水利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干部群众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和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河北省水利厅多次组织中央、省级新闻单位的记者进行联合采访报道,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还与省财政厅、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完成了一部反映水土保持成就的四集电视连续剧《山路》播放后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海委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到密云、官厅水库上游实地考察采访,为《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等撰稿宣传海河流域水土保持;还通过水信息网(www.hwcc.com.cn)及时介绍宣传流域各地的水土保持的典型经验和治理成效。
 
  (六)强化预防监督
 
  流域内各重点防治县通过抓好水土保持执法体系建设,有效地保护了水土、林草资源和治理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与新时期水土保持对策措施
 
  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在部分地区存在,目前全流域仍有各类水土流失面积9万多km2,治理任务非常艰巨。二是人为水土流失严重,边治理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一些工矿、交通等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滞后,实施方案不落实等现象突出,造成水土流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投入严重不足。与其他流域比,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投资相对偏少,影响了本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进程。四是科研和技术推广落后,科研成果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五是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尚需建立完善。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地给我们敲起警钟:1996年海河南系出现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1999年至2000年海河流域连续发生严重干旱,天津、北京出现供水危机;华北地区连续发生的扬沙、沙尘暴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这一切无不与水土流失严重有密切关系。水土流失作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加强水土保持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已成为海河流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1年5月,水利部汪恕成部长到海河水利委员会检查指导工作时曾指出,海河流域水利在新世纪主要目标是恢复生态。
 
  水土保持是山区、风沙区恢复生态的中心内容之一。面向21世纪的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必须从恢复生态和适应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度予以特别加强,要着力做好改善和恢复首都周边生态环境这篇大文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优美的周边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海河流域地处京畿要地,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又是全国人口相对密集地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恢复生态的前提。因此,近期要重点加强京津水源工程(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潘家口水库、)上游、环京津风沙源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使这一地区在短期内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方面,通过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使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基建程序管理,逐步规范前期工作、立项审批、计划下达、检查验收等工作,逐步推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以及科技承包制、资金支付报账制等,以确保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质量,提高投资效果。
 
  坚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复相结合。对那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山丘荒地、草原,要尊重自然规律,大力实行封禁,使自然植被得到修养生息。
 
  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水窖等集雨节灌工程,解决抗旱灌溉问题,提高山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全面恢复生态奠定基础。
 
  全面深入贯彻执行执行《水土保持法》,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抓好水土流失监测与研究,为生态建设规划和治理提供科学数据,提高治理与监督管理水平。同时抓好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的宏观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流域规划和管理水平。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