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

天津市水利局:依法保持水土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天津山川秀美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8-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具有山区的县,是水土流失易发区,也是我们多年来重点治理区。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颁布实施后,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使我们的水土流失治理,科研试验,预防监督等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我们蓟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十年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km2,实际保存面积96km2;水保行政执法,从零起步,壮大成为一支具有专职执法人员和兼职执法人员及县、乡、村三级监督人员组成的整体执法队伍;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探索本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这十年间,蓟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和奖项。主要有:1991年蓟县人民政府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称号,副县长孙振清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至1995年顺利完成全国第十四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于桥水库周边的治理任务;1992年完成全县水土保持规划,并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中;1993顺利通过全国水土保持执法试点县的验收工作;1995年,水保站曹志东获全国第二批水保执法试点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水保站完成的《蓟县山区水土流失及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获天津市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水保站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称号,水保站高工于洪斌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完成新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防治规划”由水利部海委和天津市水利局组成的专家评审通过,首次完成“天津市渔山白灰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任务,经专家评审合格后由市水利局批复实施,顺利完成于桥水库周边国家专项投资治理水土流失任务,并经海委验收合格;2001年由水保站助理工程师张素霞编写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桥水库水质的影响调查研究”一文,获天津市水利学会年度学术论文优秀奖。
 
  一、水土保持机构体系建设
 
  1991年6月《水保法》颁布实施后,同年7月经蓟县编“蓟编字(1991)39号文,批准正式成立蓟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同时批准成立蓟县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站,由于专业机构的建立,使蓟县山丘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综合治理方面,我们首行完成了全区的水土流失综合因子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全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使治理工作步入了科学的轨道。在监督执法方面,建立了专业执法队伍,在逐步完善中成为一支能熟练运用水保法和其他行政法规进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坚强队伍。2000年12月,根据《水保法》的要求和水利部及天津市水利局的指示精神,经县编委批准成立了“蓟县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强化了水土保持监测,监督和执法的力度。
 
  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一)治理成果
 
  十年来,蓟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先后在14条重点小流域和于桥水库周边开展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到2000年底,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km2,实际保存96km2。修建小水库1座、塘坝3座、谷坊6508条,建小型集雨蓄水工程1085座(小水窖)、营造水土保持林22.56万亩、建果园11.57万亩、修梯(条)田8.98万亩、建沟坝地6.13万亩。对减轻土壤侵蚀,增加粮食产量,发展林果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蓟县的山川秀美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治理措施
 
  在调整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科学配置各项治理措施,开发与治理融为一体,紧紧围绕经济、粮食、生态环境为主体内容安排好各项措施,开展综合治理。
 
  1、建设坡面综合防护体系。本区坡面治理重点:一是坡耕地,二是宜林荒坡和疏林地。将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把15度主以下坡地修成梯(条)田。坚持治理开发结合,充分开发荒山、荒坡,并对疏林地进行补植,远山、高山采取封森育林、育草,近山缓坡发展果树、经济林。把山坡建设成防护林、果园、梯(条)田阶梯形综合防护体系。
 
  2、建设沟道坝系防护体系,从巩固河床、拦蓄径流、泥沙,变荒沟为良田果园的目的出发,治理沟道,以建塘坝、蓄水池、谷坊坝群为主。仅1991—2001年十年间就建谷坊坝6508条、塘坝3座建微蓄水水窖1085座。目前,经过综合开发治理的小流域,已成为当地群众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市场经济的示范样板。
 
  (三)治理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蓟县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据水保站调查和测算,经过综合治理整修梯田、坝地、滩地,改旱地为水浇地,全区增产粮食2.43亿kg,果品17.9亿kg,木材蓄积26万m3,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可获直接经济效益和保土效益3.53亿元。
 
  2、生态效益:通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使本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一些小流域的小气候得到了改善。由于坚持综合治理,在实施治理的小流域内从山上到山下,坚持覆盖坡面,控制沟道,建设基本农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在已治理的小流域内初步建成了工程措施、生态措施、保土耕作措施以及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这些防护体系有效的发挥了蓄水保土作用。调查表明,已建成的综合治理措施,使本区的林草覆盖率由45%提高到81%,增加了36个百分点,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减蚀和拦蓄泥沙总量达261万t。
 
  三、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
 
  我们的水土保持执法工作是在《水保法》颁布实施后,开始起步的,十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执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十年间共审批采石、挖沙、石灰窑等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450多份,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治理经费50余万元,征缴“两费”达55万元,查处大小各类违反《水保法》案件25起,立案5起,结案5起,结案率达100%,使我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健全监督执法体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非常重视,于1991年7月15日批准成立了“蓟县水利局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站”同时,在山区22个乡(镇)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分站。全县共配备持政府发证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员76名(其中县级专职21名,兼职55名),农村监督管护员596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为了提高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1992年12月,我们邀请水土保持专家高博文先生来蓟县讲授《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请司法局的律师讲解与水保法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办案的法律程序。接受培训的有乡(镇)级的政府领导,具体执法人员,共500多人。我们还不断选派专职监督执法人员参加部里和市里举办的法律培训班,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法律知识。《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我们即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全民的水保法律观念,并坚持贯穿于执法实践的始终。
 
  1、利用宣传媒介,坚持宣传。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定期宣传,水保法颁布纪念日重点宣传。1993年配合市局录制了专题片《保持水土,建设山区》,同时在市电视台和县电视台播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利用水土保持执法过程,深入企事业单位和开发建设单位进行宣传,在每年的人为水土流失动态调查中,我们的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具体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各企事业都能自觉的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增强了他们的水土保持法律知识和观念。
 
  十年来,共出动宣传车80多次,挂过街横幅2000多条,张贴标语宣传画450多条幅,散发水保宣传材料4000多套件,建立永久性标语25块。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有力的推动了蓟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增强了全民的水土保持法制观念和意识。
 
  (三)制定完善地方配套法规,强化监督管理职能,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在执法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根据《水保法》的要求,我们先后出台了《蓟县贯彻〈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蓟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及其职责》等县级法规。1998年12月根据水利部和市水利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依据《水保法》的规定,又完成了我县重点防治区的“三区”划分,并由县政府向社会公告。随着《水保法》、市级法规和县级法规的连续出台,为我们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武器,使我们较好地进行申请、登记、评估、审批、发证、验收、年检的规范化管理。在执法中我们执法人员,严格把关,紧抓“三权”建设,大力推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三同时”制度,现场监督制度,验收检查制度,征收“两费”制度和年检制度。十年来共审批小型石矿开采、挖沙等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50份,审批天津市渔山建筑材料总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份。查处以北京送变电公司架设“顺一迁500KMA输电线路”破坏水保设施案为主的五起违法案件,并全部结案。
 
  经过十年的成长历程,我们的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工作有了新突破。首先是在执法过程中积极寻求人民法院和公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解决了不少行政执法中的难题,水土保持执法力度增强了,同时也完善了行政执法文书。其次是执法装备和执法水平有了提高,配备了交通工具,实行了着装持证上岗,树立了水土保持监督人员的良好形象,做到了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
 
  四、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工作
 
  1991年以后我们重点进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研究,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益。选择了西大峪、黄土梁子、和兴南等小流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经过五年的试验总结,提出蓟县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成果。1995年经水利部海委、市水利局专家组鉴证评审,1996年1月获市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优化治理模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作为典型进行示范治理和先进技术推广,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1999年开始进行以牛口峪小流域为试点的《于桥水库周边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质影响试验研究》课题,用以探索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桥水库水质的影响,利用该成果,水保站助理工程师张素霞编写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桥水库水质的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获天津市水利学会2001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