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土保持办公室: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建设重庆秀美家园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8-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大农村与大城市并存的新兴直辖市,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战场。全市8.24万km2的土地上,水土流失面积占了63%,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市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翻开了水土保持事业新的一页。
一、十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全市有30个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重点区县(自治县、市)。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为重点,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中心,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市完成15184 km2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其中,实施坡耕地改造12.2万hm2,种植经果林15.24万hm2,种草6.17万hm2,林地封管32.2万hm2,坡耕地推行保土耕作措施43.76万hm2。工程总投资4.8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26亿元,地方配套1.56亿元。根据1999年调查统计,全市完成治理任务的187条小流域中,坡耕地减少34.8%,基本农田增加30.5%,每年增产粮食11.6万t,林业用地由治理前的29.8%上升到59.4%,草地由6%上升到12.9%,森林覆盖率由16%提高到26%,土壤侵蚀量减少近80%,治理区人均每年增收约200元。通过治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环境人口容量明显增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二、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意识明显增强
《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转折点,我们抓住机会,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宣传《水土保持法》,把水土保持信息送到千家万户,送到城市和乡村。1997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1998年江总书记对重庆市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投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情。重庆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指示,在2000年5月召开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会议,制定规划,确定目标,落实措施,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单一部门实施向多部门共同实施转变,由水土流失治理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转变。
三、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家园的坚强后盾。我们认真贯彻水土保持工作“以防为主”,坚持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治理,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一)重庆市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1997年,《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颁布实施,1998年,重庆市水利局、市计委、市环保局联合制定了《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199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重庆市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目前,全市已有30个区县政府公告了“三区”划分。今年,重庆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制定了《重庆市水利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二)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重庆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经历了从试点到全面开展的漫长过程,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和长江委水土保持局的领导下,重庆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长起来。目前,“长治”重点工程县做到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执法地位明确。全市现有水土保持监督机构32个,专职监督人员490名,兼职监督人员近两千名,管护员一万多名,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中,着装执法人员1018名,通过县级以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培训的人员达1712名,为执法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0年来,重庆市人大多镒对重庆境内嘉陵江流域、三峡库区进行《水土保持法》执法大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水土保持法规的贯彻实施,解决了诸多地方执法难的问题。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加强管理,完善执法体系,果断查处了一大批违反《水土保持法》大案件,推动了开发建设部门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四)三峡库区滑坡、泥石流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在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中心的指导下,三峡库区各“长治”工程重点县长期坚持开展站点预警和群测群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仅1999年就成功地预警了涪陵区天台乡磨溪滑坡和万州区铁峰坪滑坡,避免了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四、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正式启动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于2000年成立,在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和长江委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的直接领导下,监测预报工作业已启动。监测总站编制10人,目前人员正逐步到位,为整个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年上半年,监测总站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作,成功组织完成了重庆市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建站伊始,就抓紧时间编制完成了《重庆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规划》。根据规划,重庆市拟设立万州、渝北、涪陵3个区域监测分站和合川、开县、梁平等10个监测点。监测网络建设将充分运用RS、GIS、GPS等高新技术,统一管理全市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数据库,提供可靠、详实、即时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信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水土保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重庆市水土流失动态公告提供依据,也将为全市水土保持三区划分、水土保持规划、治理措施配置、治理效益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及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与活动机理、各种预警减灾模式效益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先进技术。
五、全面实施科教兴水土保持战略,倡导科技创新
重庆市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科技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原则,为提高全市水土保持科技含量,市水保办与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一批本地科研教学单位合作,完成了多项有价值的水土保持科研课题,在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水土保持生产部门与科研院所、教学院校相互结合,共同开展水土保持研究,提高水土保持成果水平的成功道路。
按照水利部治理水土流失要实施精品战略的精神,我们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之路。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小流域,依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优化模式,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法等章程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已申报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的区县有26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区县有15个,已经启动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的区县有11个。
在治理水土流失项目中,面对国家补助标准低、农民土地分散经营、治理后期管护难到位、后期效益差等矛盾,我们一直在大胆摸索培植大户承包治理的路子。大户承包治理的规模由前些年几十亩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亩,承包经营者由农民、居民、下岗工作发展到现在的企业老板,甚至还出现了多个企业老板联合承包治理的新现象。到2000年底,全市已有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承包大户253户。这些承包大户中,启动比较早的目前都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益和回报,年纯收入少的数万元,多的数十万元。承包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远看绿满山,近看果满园。有的还成为水土保持的精品工程,治理区达到泥不下山、水不乱流、粮果丰收的景象。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发展到今天,逐渐在全社会达成了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的广泛共识。我们将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部署,围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新的世纪里,创建水土保持事业的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