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利厅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5-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实践和谐理念 提高水保科教水平
“十五”以来,福建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中央治水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在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坚持水土保持教育、科研、示范推广相结合,积极探索并认真开展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和全社会了解水土保持的展示厅,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基地,“三农”服务的示范窗口,新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科学研究与水保监测的开放实验室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初步闯出了一条富有福建特色的“依托水保科教园,全民参与齐动员,和谐合力保家园”的水土保持科教发展新路子。
一、实践工作需要决定水保科教的理念创新
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山高坡陡,土地面积12.14万km2,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面积85%以上。受台风影响,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省份。福建丘陵区是赤红壤、红壤集中分布地带,化学风化剧烈,土层薄,肥力衰退严重,土壤抗蚀能力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历史上曾是一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水利部的大力支持,通过总结并推广“变水土流失区为经济作物区”的模式、“上截下堵中绿化”的崩岗治理模式、“草灌乔一齐上,以草先行,以草促树”的侵蚀劣地治理模式等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综合治理模式,全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福建又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多山省份,长期以来,由于水土保持观念淡薄,竞争性、掠夺式资源开发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和山地开发热,不少地方重开发、轻治理,或者缺乏行之有效的水保措施,局部地方产生新的严重水土流失,导致了一些地区土地退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造成一些江河湖库的淤积和生态环境破坏。面对自然和人为因素加剧水土流失的新趋势,采取何种合适载体来提高全民的“保持水土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意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践和谐理念,共同搞好水保生态,成为全省水保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户外教室”启发水保科教园建设
为寻求水保科教新途径,全面提高全民的水保意识,福建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一直致力于水土保持的科普教育,多年来,通过宣传教育、科研监测、教学观摩、普法活动等多种形式唤起全社会的水保生态环境意识。九十年代初,福建水保学会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优势,组织学会成员赴台湾考察水土保持科教经验。从台湾水土保持科教工作采取建设“户外教室”和教学园区,开展水土保持教学或观摩研习活动的办法来提高社会民众的水土保持意识,传播水土保持科普知识,营造关心水保、关注环境的社会氛围中得到启迪。福建在总结经验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科教园建设统筹规划工作,提出采取水保科教园的形式增进全社会“水土保持,人人有责”的意识,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水保委有关部门的配合。从1999年开始,由福建农林大学无偿地提供园区建设用地,省发改委支持国债资金120万元,福州金山水保科教园建设正式启动,富有福建特色的集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和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教生态园建设应运而生。
(二)水保试验站的先导作用奠定水保科教园建设基础
福建省从80年代初水保机构恢复以来,就十分重视水土保持科技和宣传教育工作,全省先后建立了19个水土保持试验站。这些试验站在开展水土流失调查,研究水土流失规律,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和推广水土保持新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水土流失防治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为加快全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作出了贡献。为积极推进水保科教园建设,提高全省水土保持科教水平,近年来福建依托水保试验站的科技、人才、土地等基础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对水保试验站进行有效整合,把有条件的试验站逐步改造建设成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水保科教园,使之在水土保持科研、监测、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全省水保试验站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生态省建设推进了水保科教园建设进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新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2003年第20次福建省水保委成员会议通过了建设科教园的总体思路和初步规划。2004年,经批准,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内容,包括建设10个水土保持科教园的建设任务。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的实施,得到全省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1999年开园建设以来,全省已陆续安排了859万元省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用于科教园的建设。目前,福州金山、厦门集美、南平建瓯、漳州漳浦四个科教园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龙岩长汀、泉州惠安两个科教园完成了主体建设,争取两年内建成开放。另外四个科教园正在进行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将陆续开工建设。福建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并取得的初步成效,得到了水利部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具有开创意义,应积极支持并加以推广。
二、水保科教园建设的主要体会
开展水保科教园建设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尝试,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虽然处于起始阶段,但其初显的成效给我们水土保持科教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主要体会是:
(一)认识的统一是行动的先导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不仅是水保部门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福建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生态省建设中,针对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着力解决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同时,眼光逐步转移到提高人的自我保护大自然的能力上来,推进从依靠单一力量向全民关注、支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转变,把提高全民的水保意识,特别是从源头抓起,基础抓起,从青少年的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抓起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基于这一认识,省水保委把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和青少年水保普及教育活动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协同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任务。计划和财政部门在科教园建设立项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科教园建设的顺利进行;水利厅领导多次深入水土保持科教园调查研究,现场办公,提出要把水土保持科教园建成科技含量高,服务功能全,科普教育强,生态环境美,经济效益好的样板示范工程;全省各有关设区市、县水保委积极行动,因地制宜,推进水保科教园建设。漳浦县成立了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领导小组,计划、财政、水利、教育等县水保委成员单位协同参与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长汀县政府划拨1800多亩土地供水保科教园建设。
(二)科学规划是创建的基础
水保科教园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和谐理念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生态省建设的具体行动。建设的重点既要注重先进科学技术对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示范作用,更要注重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水保科学知识的普及,尤其是促进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从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出发,在进行前期规划和设计时,就把水保科教园的建设和普及水土保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着眼长远,分期实施,建设一批集教学科研、示范推广、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教园。为确保科教园建设有序开展,省水土保持部门先后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编制了10个各具地方特色的水土保持科教园规划与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学者对科教园建设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根据人力、财力、物力等实际情况,按照完善一批,建设一批,规划筹建一批的安排思路,积极稳步建设。
(三)精品示范是创建推广的重要途径
建设水保科教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们充分利用水保试验站科研人员优势,紧紧依托试验站水保科研基地,建设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水土保持科教园示范精品工程。建设中坚持“四个结合”,实行开放式建园、多方位服务。一是与科研相结合,为水保科研提供良好场所和优质服务。建瓯水土保持科教园是福建省水土保持重点科研教育基地,园内设有25个标准径流小区和针、阔混交林试验区,长期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协作,开展“山地牧草绿肥的物质循环与水土保持效应”、“闽江上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土地生产力动态观测”的课题研究,先后有20多位研究生在科教园内完成博士、硕士毕业论文课题的研究,并取得多项科技进步奖。福州的金山科教园已成为福建农林大学长期科研基地,实现了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二是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为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活动提供实践基地和“户外教室”。建瓯水土保持科教园已接待中小学生人数4000多人次,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园已接待大中小学生参观实习1800多人次。三是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相结合,为以小流域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实用技术示范和优良水土保持树种草种等。四是与对外交流、对台合作相结合。金山、建瓯、集美等水土保持科教园已成为闽台水保协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接待了多个省内外、国内外专家团组,并开展项目交流合作。
(四)注重实效是提高创建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创建水保科教园,实施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实效,全面推进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水保普及教育工作。全省各地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等部门结合当地实际,依托水保科教园、地球村、素质教育基地、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学校等,系统广泛地开展生态环保教学和水保科研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水保法律法规,普及水保科学知识,促进青少年树立起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破坏生态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增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家园的理念。全省建立了90所水土保持教育活动基点中小学,挂钩22个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或德育基地。南平市水保委编撰了《水土保持教育行动基点中学校本教材》,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积极探索,全省形成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水保普及教育四大体系与五项机制,即组织体系、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合作体系和分工协作机制、学科渗透机制、科教实践机制、示范联动机制、评估激励机制。2005年,省水保委又发出《关于开展全省水土保持科教普及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活动的深入,仅2005年,全省就有30.6万人次青少年接受水保普及教育。目前,全省普及水土保持教育,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水保事业,尤其把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推向广大青少年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省水保科教园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由于建设处于起始阶段,科教园的管理运行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社会服务功能不全,自我发展壮大的产业支撑实力较弱,科技含量不高,推广辐射能力有限,培训师资和提高科教质量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为“三农”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为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质量,“十一五”期间,争取10个科教园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拓宽筹资建设思路,推进水保科教园建设。“十一五”规划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注重吸引社会投资,按照市场运作,采取股份合作等方式开发建设水保科教园。
二是进一步实践探索增强水保科教园的社会服务功能途径。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实用技术的创新,提供技术服务,扩大推广辐射能力,把水保科教园建设成为高起点,上档次,多用途,长效益,具有园林景观、科学内涵、休闲观光的环境生态园。努力实现“以园养园”,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是继续加强对青少年的水土保持普及教育。继续推广水保夏令营、水保科教考察和水土保持教育活动周等形式,努力提高福建水保科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