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县

河南省济源市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3-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济源市位于豫西北、晋东南交界地区,因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总面积1931km2,人口73.3万人。辖11个镇、5个街道、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515km2,占市域总面积的78.4%。截止2020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2km2,水土保持率为71.19%,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2012年济源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201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济源建设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同类中小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提供示范。济源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做法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济源历届党委政府始终从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大力治理水土流失作为破解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列入地方长期发展规划,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上世纪50年代中期,济源蟒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突出,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创出一条新路子,受到国务院表彰。

    二是健全机构。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济源水利局一直设有水土保持股(科),下设“水土保持科研站(所)”、“水土保持监督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土保持科研推广、治理规划、预防监督工作体系。

    三是完善制度。《水土保持法》颁布后,先后出台了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审规定、水保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管理规范性文件。

    四是科学规划。根据济源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情况,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后编制多个治理规划。如在西、北部太行山区,以沟道治理为主、面上治理为辅;在南部、东南部黄土丘陵区,以面上治理为主、沟道治理为辅,同时发展适宜的核桃、红果、石榴等林果业和冬凌草、艾草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农家乐、山水休闲旅游业,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机。

    五是科技创新。对分布在太行王屋山区的有良好水土保持作用和一定消炎、祛毒功能的冬凌草,联合医疗科研单位开发冬凌草胶囊、含片、冬凌茶等专利产品,形成产业优势后,广泛推广种植,进一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利用王屋山区小流域自然封闭、保证蔬菜种子纯度的有利条件,依托中国农科院的国际先进制种技术,推广白菜、甘蓝等制种业,成为国内、国际重要蔬菜制种基地。

    六是持续宣传。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采取集中宣传、下乡巡回宣传、组织水保宣传“六进”、有奖征文、答题竞赛、专题讲座、印发中小学生水保读物等多种形式,持之以恒地宣传普及水保政策法规、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水保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和预防监督工作创造坚实的社会舆论基础。

1济源市---万洋湖湿地公园.jpg

济源市---万洋湖湿地公园

2济源市万洋湖湿地公园.jpg

济源市万洋湖湿地公园

3济源市王屋山万亩蔬菜制种基地.jpg

济源市王屋山万亩蔬菜制种基地

4济源市王屋山蔬菜制种基地.jpg

济源市王屋山蔬菜制种基地

5济源市--王屋山万亩蔬菜制种基地柏木洼.jpg

济源市--王屋山万亩蔬菜制种基地柏木洼

5济源市--下冶坡池梯田.jpg

济源市--下冶坡池梯田

6济源市--王屋山区万亩蔬菜制种基地.jpg

济源市--王屋山区万亩蔬菜制种基地

7济源市--沁河河口水库弃渣场.jpg

济源市--沁河河口水库弃渣场

8济源市砚瓦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天女河生态游园.jpg

济源市砚瓦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天女河生态游园

9济源市坡池石坎梯田.jpg

济源市坡池石坎梯田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