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专题报道

走进沙漠人家:与风沙相伴的童年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5-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银川5月22日电(记者李云路、刘泉龙、黄会清)在沙区采访中,记者总能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从沙丘深处走来,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沿着公路步行去村里的小学上学。那鲜艳厚实的围巾、那被风沙吹得泛红起皱的小脸,和他们缩着脖子疾步快走的姿势都告诉我们,这是一群与风沙为伴的孩子。
    一个沙尘天,记者驱车前往沙化最严重的盐池县马儿庄乡采访,正赶上一群孩子冒着风沙上学。记者拉住一个小女孩询问,她告诉我们,她和姐姐每天步行半个小时走出位于沙漠深处的家,再步行一个小时走到同样位于沙漠边缘的小学校。
    跟随这个名叫李小沙的7岁小女孩,记者与她一同前往沙漠中的学校——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汪水塘村小学。马儿庄是盐池县沙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过度超载放牧使这里的村庄几乎被沙漠包围。
    汽车在高高低低的沙丘间艰难前行约一个小时后,在一座院落前停下。这是一座与沙漠为邻的学校。红砖垒砌的围墙将沙漠阻挡在三四米之外,四排整齐砖房分别是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院子里还有两座小花坛种着些叫不上名字的绿色植物,虽然没有花,但沙区难得一见的绿色让人眼前一亮。孩子们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更增添了这里的生机。
    如果不是狂风时不时带来一阵沙子,如果不是空空的旗杆告诉我们近来风沙大学校很少升旗,如果不是院子里停着两辆运沙土的手推车。看上去,这所乡村小学与别的学校没什么不同。
    “遇到大风天气,院子里就会落上厚厚一层沙子,不及时清理,根本无法进行室外活动”,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七年的陈海滨校长指了指那两辆手推车对我们说:“所以,大风一过,学校从老师到学生人人都得铲沙子、运沙子。”
    “喝水了!”老师的招呼声让孩子们象一群快乐的小鸟从教室“飞”了出来,,欢呼着跑回宿舍取来碗盆,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寻找着老师手中的铁壶。他们知道,这里盛着他们最需要的东西——清水。
    女老师平静地说:“大家排好队,都有的喝。”于是,孩子们又都听话地排好队,一个个有秩序地从老师那里接到水,然后小心翼翼地端着水回到各自的宿舍。
    确保每个孩子都领了水,王自华老师才松了一口气,对记者说:“这些沙区长大的孩子啊,每天都要赶十几里路来上学,到学校时已经疲惫不堪了,中午又不能回家吃饭。所以学校每天中午就给孩子们烧一锅开水,让他们就着开水吃点干馍馍,下午上课才有体力。”
    陈校长接着王老师的话说:“这里的孩子离家特别远的就寄宿,每天就吃两顿饭,粮食都是孩子们从自家带,学校负责给做。家庭困难的就只能带些土豆,好一点的就带些馍馍和大米。”
    来到孩子们的宿舍,记者看到,在一间由教室改造的屋子内,七、八张简易的课桌搭成了大通铺,一摞摞被褥整齐地摆放着,墙的另一边堆放着几个麻袋,是孩子们从自家带的土豆。当记者问及这么小的孩子住校如何自理时,老师们打开了话匣子,“孩子小,我们既当老师又得当爹妈。沙区天气异常,遇到刮大风我们还要负责把每个孩子安全送回家。”
    陈校长介绍说,学校共有70名学生,其中6至7岁的学前班学生12名,住校生30名,有5位教师。而在马儿庄这样的沙区小学还有7所,在整个盐池县,有500多所沙漠中的小学。
    离开学校时,一个13岁名叫任梅菊的小女孩给记者画一幅画。这个扎着两个小辫儿的女孩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拿起彩色蜡笔画上了蓝天白云,又画上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最后在房子旁画上了几棵枝繁叶茂的绿树,这应该是沙区孩子心中的理想家园。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