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沙漠人家:农民正在开始成为治沙主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5-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银川5月22日电(记者李云路、刘泉龙、黄会清)居住在中国西北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农民陈玉玺,宁可一家三口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土房子里,也要把盖新房的钱拿出来承包4000亩沙地,种上沙生植物。这位吃尽沙害苦头的农民说:“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治沙!”
在毛乌素沙漠周围的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越来越多象陈玉玺这样的农民投身治沙行列。仅宁夏陶乐一县,一年就涌现出50多家治沙千亩以上的农户。
面对越来越脆弱的生态,中国政府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占国土半壁江山的西部,数亿农民为了在自己的家园生存下去,开始成为治沙主体,主动造林恢复植被。
治沙专家、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北说:“过去主要通过国家投资,治理天然沙漠侵袭,却忽视了沙区农牧民对生态的破坏,,致使治理沙漠的速度赶不上沙化的速度。因此,千家万户的沙区农民参与治沙,能起到比国家投资治沙更好的效果。”
在西部沙区,当地政府出台了“谁治沙,谁受益”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治理荒山、荒漠,并给他们提供配套资金、低息贷款等扶持条件。陶乐县规定荒地承包期两年,给农民提供50%的造林经费,若两年内树木成活率达到规定标准,林业局还将全额补助农民造林经费。对于两年内树木成活率达到标准的土地,由林业局与农民签定合同,将土地经营权给予农民。彻底解决了过去“有人种树、无人管护”、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
有了解除后顾之忧的政策,陈玉玺才倾其所有来治沙。指着刚刚种上的1000多株新疆杨,这位憨厚又有胆识的农民充满信心地说:“再过两年就可以看到效益了,我的新房还能再盖起来!”
事实上,让农民参与治沙能改变农民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使沙区农民逐渐摆脱对草原的依赖,由生态的破坏者变为建设者,制止“人造沙漠”的蔓延,走上生态良性循环的道路。
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旗。多年来,超载放牧造成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农牧民增收乏力。2000年鄂前旗九成以上地区已成沙漠化地区。
为此,旗政府号召农牧民禁牧。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全旗6万农牧民全部禁牧,实现舍饲养殖。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沙化草原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50%,农牧民纯收入比禁牧前提高了500元。
“治沙”还能“致富”,也是激励沙区农民投身治沙的主要动力。在宁夏沙害最严重的盐池县沙边子乡,农家女白春兰从“一棵树、一头驴”起家,现在已植树2.3万多棵,封沙育草820亩,治理沙漠1200亩,她还投资120万元成立了沙产业公司,实现着“靠沙吃沙”的梦想。
宁夏林业厅厅长孙长春说,沙区农民参与治沙,主要采取个人承包、联户承包和划拨到户的方式。对于象陈玉玺、张有平、白春兰等有能力承包大面积沙地的农户,政府在资金和土地归属上给予优惠;而针对更广大的尚未脱离贫困的农户,则采取诸如“小额贷款”的方式帮助他们发展温棚、舍饲养殖,一边脱贫一边治沙。
盐池县井沟村有三十多户人家过去全部养羊致使草原沙化,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从2000年起,政府以小额贷款的方式一边帮助农民养猪,改变养羊对草原的破坏,一边引导农民在村北建设防风林带,改善生态。两年间这个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多元。今年,为了防止沙漠对村庄的侵袭,村民们主动提出要再造一条人工林带。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认为,政府已出台了包括退耕还林还草等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帮助农民实现治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会在重新焕发绿色生机的土地上生活。
2002年5月22日 (责任编辑:宋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