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甘肃省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10-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守盛发言
 
主任委员、各位副主任委员、各位代表: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季节,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兰州市胜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各部委、兄弟省(市)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甘肃省长治工程建设情况作以汇报。
  我省长江流域涉及陇南、天水、甘南三市(州)的十三个县(区),总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04%,总人口有260.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99 %。流域内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是,这里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88 %。分布有大小滑坡2万多处,大小泥石流沟道2.6万多条,是全国四大泥石流易发区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致使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困难,1988年,流域内农村贫困面高达66%。
  1989年"长治"工程列项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建设目标,按照"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山、水、田、林、路统筹,工程、生物、农耕措施配套,治理、开发、保护并举的办法,积极开展了长治工程建设。列入治理的455条小流域均通过了国家验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工程建设中,重点治理区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一、强化领导,靠实责任
  十五年来,我省各级党政组织始终把长治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有力地促进了长治工作的开展。一是建立了目标考核制。各级党政机关都把长治任务列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层层签订责任书,量化指标,靠实责任,年终考核。二是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市、县(区)把长治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四大班子配合抓的工作制度。实行长治工程"一票否决制",以长治实绩论升迁、定去留,有效的调动了干部积极性。三是建立了"三包"责任制。即县级领导包流域,县直部门包乡,技术人员包点的"三包"责任制,把责任落到了实处。四是建立了督查、视察制度。各市、县把督促检查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长治工程进行督查指导。各级人大、政协每年都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长治工程,对工程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拓宽思路,创新机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新的水土保持运行机制,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促进长治工程健康发展。一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融入到长治工程建设,不断丰富了治理内涵。两当县、徽县把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紧密结合,在项目区大力推行围栏封育、改灶节柴、舍饲养畜等综合措施,重建和恢复植被,走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新路子。陇南市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城市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了一批集生态建设、产业开发、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长治工程示范园。二是在组织方式、施工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康县在开展石坎梯田建设中,改变以往由当地群众季节性突击修的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专业队通过竞争,承担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任务,坚持常年施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建设进度。秦城区推行机修梯田招标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工程建设,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两当县采取合作造林和专业承包造林的办法,实施重点项目区植树造林工程,有效地提高了造林质量。三是通过优化措施配置,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治理模式。项目区按照梁峁造林,缓坡修田,荒坡种林果,沟底建谷坊的治理模式,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产生了良好的综合防治效应。同时,把长治工程与农业综合开发配套实施,走出了梯田、道路、水窖、林果、科技配套实施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使治理区出现了粮丰、林茂、果香和地平、路畅、水通的农业生态景观。四是以国家投资为引导,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长治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捆绑使用的原则,把扶贫、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倾斜到长治项目区,加大了投资力度。同时,大力推行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投资开发"四荒"资源,加快了对荒山荒坡的开发治理。个体大户王社林在两当县拍卖荒地2万亩,创办了陇南第一个非公有制长治经济实体,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开发'四荒'示范户"。徽县创出的"集中连片治理,分户拍卖经营"的新路子,在治理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示范引路,科技支撑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创办了一大批规划合理,质量优良,配置齐全,效益明显的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秦城区建成了以坡改梯为主的温饱工程,以经果林为主的致富工程,以乔、灌、草为主的生态工程,以谷坊为主的拦蓄工程,其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陇南市围绕大示范区建设,创办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各具特色的示范点44个,通过点面辐射,片片相连,形成规模,促进了长治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发展。同时,我们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结合长治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水保科研课题近30个,解决了长治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技术难题。武都县陈家坡示范区科学布设坡面径流拦蓄系统,将导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径流变为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水资源,为半山干旱地区坡面径流复合利用创出了新路子。
  四、规模治理,综合开发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规模效应,治理区普遍采取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机具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办法,打破乡村界限,开展整乡联村大会战,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流域推进。近年来,礼县每年建成千亩以上的坡改梯工程点十多处,连片面积最小的也达500亩以上。西和县创建连片面积千亩以上工程点16处,万亩以上的工程点4处,4.5万亩工程造林点一处。规模化治理,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治理区初步形成了农、林、牧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格局。武都、舟曲等在白龙江沿岸发展花椒100多万亩;礼县、西和县建立苹果基地22.4万亩;康县、成县建立核桃基地21.05万亩;徽县建立银杏基地10万亩;两当县建立杜仲基地11.4万亩,板粟基地0.89万亩,形成了当地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经济增长点。
  五、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加强项目管理,各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了长治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按照规划起点高,施工质量高,开发效益好的要求,严把总体规划关、典型设计关、施工放线关、质量监督关和检查验收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二是各项目县普遍制定了"长治工程管理办法","坡改梯及工程造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将成果管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同时,确定了专业人员,对治理成果进行了质量效益监测,为后续治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各项目县严格按照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全了财务制度,配备了专职财会人员,建立专户、设立专帐,做到了专款专用。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对项目经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监督,杜绝了挤占、截留、挪用长治资金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六、加强宣传,依法监督
  各地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把治理与预防保护有机结合,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执法监督,有效遏制了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一是建立水保监督机构100多个,配备专职监督员128人,村级管护员近4800多名,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护体系。二是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水保法宣传活动,增强了治理区广大干群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十五年来,长治区共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活动千余次,出动宣传车上千辆(次),印发宣传材料45万份,宣传覆盖面积达90%以上。三是建立健全了地方性配套法规。省上颁布了《甘肃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甘肃省水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各市县(区)相继制定了地方性配套法规和办法37个,规范了监督执法行为,提供了监督执法依据。四是依法行使"三权",严肃查处违法案件。共清理整顿生产建设项目867个,查处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案件558起,陡坡开荒退耕2万亩,建立恢复治理示范工程10多处,督促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治理资金2000多万元,恢复治理面积40.7平方公里。五是加强预警监测,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项目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建立以来,共成功预报和处理滑坡险情62处,保护人口3.1万人,避免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我省十五年的长治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突出表现在:
  一是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连续治理,项目区初步建成了多功能、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防治体系,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科学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已竣工的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0-80%,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1-2个等级,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十五年来,新增林地42万公项,草地11.3万公项,荒坡及坡耕地减少近一半,林草覆盖率提高30-40%,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440吨/ Km2,下降到1948吨/ Km2,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呈现出山青水秀的宜人景象。
  二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从我省实际出发,我们把坡改梯作为长治工程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搞基本农田建设,十五年共新增坡改梯面积177.7 万亩,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61亩,增加到1.29亩,增长111.5%。同时结合坡改梯工程建设,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了稳步发展。据调查,在同等条件下,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亩均增产粮食75公斤,兴修的177.7万亩梯田,可增产粮食1.3亿公斤。2003年,项目区粮食总产达6.79亿公斤,比1988年提高了40%,农民人均产粮459公斤,比1988年增长了50%。
  三是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县(区)坚持把长治工程与资源开发、产业调整结构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拓宽生产领域,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以经济林果、畜牧养殖、药材蔬菜等支柱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形成了农林牧多业协调发展的农业新格局。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30.4%,22.6 %,4.6 %,调整为2003年的23.3%,44.5%,16.3%,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治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213元,增长到985 元,净增772元,农村贫困面由1988年的66%下降到18%,许多农户已稳定脱贫,有的已实现小康。曾三次欲移民他乡的文县尚沟村,在实施"长治"工程建设中,铲掉了穷根,站稳了脚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千元,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
  四是铸造了长治精神,增强了水保意识。十五年的长治工程建设,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造了以"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为主要内容的长治精神。多年来,我们依靠这种精神支撑,使一座座荒山变的绿荫丰腴,使一面面坡地变成层层梯田,使一户户贫困的群众逐渐走向富裕,治理区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长治工程已在广大农村深深扎下了根,群众投身长治工程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把自己称为"长治人",把长治工程亲切誉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随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日益明显,长治工程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形成了"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可喜局面。
  我省长治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局势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二是水土保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理进度缓慢;三是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年,长治七期工程建设即将实施,我们将紧抓这一新的机遇,贯彻落实长治十六次工作会议和十二次委员会议精神,按照《"长治"工程调整改革意见》的新思路和新要求,高标准启动新一期长治工程,扎实推进新时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健康、稳定、高效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地开展长治工程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长治工作的新思路,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促进我省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
  我省新一期长治工程,将以满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和着力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防治,集约利用,进一步完善防治思路,提高治理效益,全力打造以人为本的水土保持建设模式。
  三、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自然修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科学、文明新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生态自然修复理念融入小流域治理实践之中,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加快生态恢复,努力实现长治工程建设由 "对位治理"向"条件建设"的转变。
  四、坚持依法行政,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
  破坏容易,治理难。我们将铭记历史的教训,认真抓好我省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特别是长治区的预防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治理成果。各个建设管理部门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
  五、不断完善建管机制,努力规范项目管理。
  《"长治"工程调整改革意见》和新的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按照长治工程调整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总结完善,加快建立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长治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促进长治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