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胡向阳同志代王铁(副省长)委员作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汇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04-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抢抓机遇  创新模式
努力谱写河南水保生态建设新篇章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其中6.06万平方公里的山丘区和近1万平方公里的平原风沙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而黄河流域又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期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贯彻落实十一次会议精神,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建设生态屏障、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一件大事来抓,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0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平方公里。通过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部署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抢抓机遇,凝神聚力抓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把水利放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水利生态保护工作,把定期召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会议和“丹治”工程二期联席会议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安排部署生态建设工作。省领导在调研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时,提出了“建一方绿地、汇一渠清水”的殷切希望,也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水利厅与发改委、财政厅建立了会商机制,主动协调解决资金配套问题,确保资金运行顺畅,我省市县配套资金到位率达80%以上,尤其是黄河流域的市县配套资金到位率达到了100%。各项目区均成立政府领导牵头负责的组织机构,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纳入项目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联席会议和现场办公等形式,认真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有力保障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经过多年连续治理,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年均增加植被面积4.5万公顷,可减少土壤流失量89.8万吨,增加水源涵蓄能力3000万立方;通过坡改梯、沟建坝、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建设,荒山、荒坡及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土地利用率达到85%以上。生态建设成果显著,我省已拥有7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9家,其中11家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3家被教育部、水利部评定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建设高质量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机制,立足长效抓好水土保持建设管理

    一是强化监管,一线跟踪问效抓管理。我省通过多年深入调研,新修订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于2014年12月顺利颁布实施,标志着河南省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省水利厅先后转发、出台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河南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年度考评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具体量化考评标准,为深入水保施工一线指导工作提供了抓手。省、市水利部门定期组织督导组到项目区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遇到的困难问题,对综合考评排名靠后的项目县实行蹲点督导、通报约谈,对拒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损毁水土保持设施等7个生产建设单位,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罚,确保水保法的严肃性。
    二是区分类别,拓展经营方式抓管理。对荒山荒坡实行先流转后治理,落实经营管理主体,防止因产权不清、主体缺位而导致后续管理不到位现象发生;对集中连片的坡改梯工程,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承包等方式,由善经营、会管理的大户进行承包经营,既解决了工程后期管理问题,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对小型水保工程全部实行了承包制,村委会与承包户签订承包协议,责任确定到人,通过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是防治并重,完善防控体系抓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项目区均聘请了水保监督员、联络员,建立了县、乡、村、企四级水土保持监督网络,并在项目实施区设立了醒目的水保工程标志牌和宣传标语,提升了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度;针对个别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现象,项目县加大了执法力度,坚持做到常抓不懈,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措施保存率达80%以上。

    三、创新模式,着力打造特色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一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把水源保护、面源污染控制、农村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有机结合起来,对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等同步规划、同步治理,呈现出村容整洁、水源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面貌。截止目前,我省已初步建成了渑池县畛河小流域、栾川县重渡沟小流域、新密市云岩宫小流域和信阳市平桥区郝堂小流域等41个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部领导对此充分肯定,指示要把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成惠民工程、健民工程和富民工程。
    二是与群众迫切期盼相结合,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安排群众欢迎的措施,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西峡县按照“果沼牧”循环发展模式的要求,在一些乡镇大力推广“山上发展经济林、梯边发展生态林、山下发展经果林、配套建设养殖场和沼气池”的建设模式,形成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
    三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探索了高效经济发展模式。各项目区积极推广种植保水固土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植物措施,淅川县大力发展茶叶等生态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石榴种植基因库,全县造林面积正以每年1万公顷的面积稳步增加;新县着力打造原生态红色旅游产业,立足自然生态修复,大力发展水保林、经济林,年均造林面积达到7000公顷,培育了梅花庄小流域、郭家河乡倒水河湿地等一大批生态清洁小流域模式的自然景观,生态红色旅游助推全县经济再上新台阶。

  四、多方筹资,形成合力保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一是以水保项目为主体,争取资金投一块。我们把水利部门主体投入与整合部门项目投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水土保持工程的投入。三年来,我省共争取中央水土保持项目专项资金近1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林业、农业、国土等部门也共同参与建设,用在水土保持项目上的资金突破15亿元。
    二是以地方配套为补充,不遗余力补一块。我省经济发展整体不平衡,一些项目县位于太行山、秦巴山区的贫困带,但不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地方配套上没有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地方财政比较困难,但每年各市县仍从有限的财力中拿出将近1亿元,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黄河流域的三门峡市、洛阳市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农业财政补贴力度,对种植大户及龙头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每年发放奖补资金就达3000万元。
    三是以放开搞活为动力,引入企业助一块。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制订水土保持项目优惠政策,引进企业、客商等“外资”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省吸引民营资金约20亿元。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广邀成功人士回馈家乡,持续在畛河小流域投入资金4500万元,种植山地果林,修建塘坝、沟道等水保工程,既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十三五”规划宏伟,任重道远,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美丽河南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河南、美丽河南大局,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为目标,把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做为切入点,不断融入科技元素,合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生态工程,为生态河南、美丽河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大力开展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宣传教育活动。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生态河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水土保持国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扎实组织好“五进”宣传活动,努力使水土保持国策地位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
    二是逐步建立水土保持投入稳步增长机制,切实增加水保投入。在持续争取国家更多支持的同时,努力增加省级财政投入,保证国家水保重点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加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切实增强水土保持补偿费的生态补偿功能。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水土流失治理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民营、个体企业承包租赁荒山荒坡进行开发治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水保生态治理事业。
    三是全力抓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认真做好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小流域坝系建设、革命老区重点工程、坡耕地改造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和生态文明工程,每年评定10个“省级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并力争有2个创建国家级,在重要水源区、城镇周边,建成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为城镇水生态文明提供安全屏障。
    四是加快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完善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建立黄河流域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水土保持的公众认知度,为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