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北京市水务局周嵘主任作典型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强化遥感应用  推进资源整合
全面提升首都水土保持智慧化水平
北京市水务局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北京市按照《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印发并实施《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和《北京市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应用高分遥感影像、无人机、互联网等新技术,从数字水土保持向智慧水土保持迈进。

    一、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

    初步建成监管服务平台;业务数据库、元数据库等五类数据库;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基本实现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生态建设的全过程精细化、网络化管理,为智慧水土保持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实施天地一体化监管,监督管理取得新突破
    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应用遥感技术辅助监督管理工作。2015年以来,每年依托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准确判读地表扰动图斑,开发卫星遥感监察系统和监督执法APP,采用卫星监查与人工核查相结合等方式,对累计发现的4000多个疑似违法项目全部进行核查处理,提高了监督管理工作效率。
    同时,开发应用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预防监督管理系统,实现部、市、区三级对接,水土保持方案信息在线填报、防治责任范围上图、监督检查、土石方信息月报、监测报告报送、验收等全过程网络化管理。
    (二)更新改造监测站网,水土流失监测取得新进展
    新建改造沟道控制站3处,升级改造监测站点5处,更新改造土壤水分传感器70套、超声波自动水位计38个,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24套;融合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的134个土壤水分雨量一体站,139个自动雨量站,37个雨量水位一体自动监测站,形成坡面、沟道和小流域三个尺度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监测站网;构建卫星遥感、地面观测调查与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监测体系;高标准开展北京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为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等提供技术支撑。
    (三)应用遥感技术,生态建设全过程监管取得新成效
    一是利用高分遥感影像辅助设计审查。将小流域治理措施与高分遥感影像直观比对,复核建设地点和工程量,分析措施合理性,提高审查效率,控制前期设计质量。2014年以来,完成13个区119条小流域辅助设计审查。
    二是推进“图斑精细化”管理。应用移动终端和无人机,对10条小流域现场核查,核实设计与建设内容、规模、地点一致性,加强建设过程管理。
    三是竣工措施遥感上图,评估工程实施效果。借助高分遥感影像,结合现场调查,对2014年以来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6条小流域治理情况、运行管护、植被覆盖率变化及水土流失消长等进行评估。
    (四)初步建成监管信息服务平台,开创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一是建成二级等保标准机房,实现系统内百兆内网、无线网络50兆保障。
    二是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统筹市、区水土保持业务管理工作,应用智能传感器、互联网、GIS、RS等新技术,融合监督、监测、生态建设等业务,建成分级管理的46个图层,形成成果数据535GB,实现了小流域全市一张图。
    三是初步建成北京市水土保持监管信息服务平台(一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流域与区域,整合预防监督、监测和生态建设3项业务应用与管理于一体的市、区水土保持监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市、区水土保持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决策支撑、资源共享。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在智慧水务总体框架下,按照北京市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搭建监管服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模型库,实现高效、动态的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立体、全面的水土流失监测,科学、精细的生态建设管理,主动、开放的水土保持公众服务。
    (二)开展遥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实施了“北京市水土保持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绿通项目。重点开展: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综合治理效果监测评价、生产建设项目监管、重大水土流失事件遥感调查、基于遥感的河湖水库动态监测等五方面技术研发工作。推动遥感技术与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度融合。研究成果已全面应用于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治理各项工作中。
    (三)规范建设管理
    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监管平台的同时,持续推进资源整合、集成共享、信息交换、业务协同,数据标准规范等工作,颁布5项地方标准。
    (四)加强宣传推广
    创建“那山那水”微信公众号,宣传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三、问题及建议

    (一)需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综合能力建设
    在稳步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的同时,还需合理配置执法人员及装备,加大综合执法能力建设,以保障全面履职,实现监督执法全覆盖。
    (二)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
    建议水利部进一步加大对省级信息化平台架构、技术规范标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指导力度。

    四、下一步信息化工作

    按照此次会议精神,探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新技术,建立融合水土保持三大业务的云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一套标准、一套模型、一库、一图和一平台的“五个一”建设,全面提升北京市智慧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一)推进监管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根据“五个一”的建设目标,开发移动终端信息采集工具,建设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土壤侵蚀模型、小流域分析评价模型等分析决策专业模型库。实现水土保持分流域、分级、全要素动态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化规划各项目标。
    (二)深化信息化手段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云平台的新技术应用,提高“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平。强化技术规范统一、各级分工协作、监管信息一致的工作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三)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测站网体系改造。通过健全监测站点,完善监测设施,升级监测设备,监测站点100%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和数据处理智能化,全面提高监测信息化水平。
(四)继续应用高分遥感影像、移动终端、无人机开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监管。实现信息化手段在前期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效益评价中全覆盖。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