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动态

福建南平:依法行政 保护水土 推进生态强市建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06-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八周年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荣郎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八周年纪念日。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土流失是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1991年6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十八年的实践,我市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1991-2008年,全市累计投资2.19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34万公顷,修筑各类水土保持防护工程2907座(处),组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 11支。
    十八年的探索,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特色明显。从闽北实际出发,逐步探索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保持为中心,开发和治理相结合,治理中开发、开发中治理”的综合治理模式。
十八年的跨越,我市水土保持工作亮点频频。2007年3月30日,水利部命名了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榜上有名。此外,我市编写的《水土保持》一书以校本教材的方式进入中小学课堂,为全国首创。
    总结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从客观上看,我市地处闽江源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春夏多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加上丘陵山地地貌,土层深厚,高边坡多,易造成塌方和水土流失。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目前人们对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认识还不够,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一些单位、企业和个人任意破坏地貌植被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水土保持工作依然直面于自然、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三重挑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南平的最大优势是生态,南平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是建设中国南方的“生态绿谷”。水土保持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级各部门要从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既要想民所想,尽量减免繁琐的手续和程序,主动服务、文明服务;又要“让利于民”,让群众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受益,使地方群众在工程建设中受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又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生产发展、群众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二,要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民造福的大事。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系,是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要实施水土保持项目带动战略,把水土保持部门的项目、资金和技术等向新农村建设倾斜;要加强水土保持实用技术研究,大力提高水土保持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努力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更大成果。
    第三,要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搞好水土保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以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以梯田建设为主体、坝系建设为重点、生态修复为依托,实施综合治理,将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丰产高产田。要科学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小流域内的山水田林村路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开发,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