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交流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交流材料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7-0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土保持工作为青岛市高质量发展

注入生态动力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

2021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市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判水土流失状况,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统筹实施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和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水土流失治理有序推进、水土保持监管逐步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应用实现突破、水土保持考核评估效果初步显现,全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入推动生态立市战略落地落实,建设美丽青岛提供有力水利保障。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17-2020年实施方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21-2023年实施方案》《青岛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积极申请上级补助资金,吸纳社会民营资本,合理布设水保林、梯田整修、封禁治理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进行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坚持民生优先,彻底解决农民干活无路走、旱田无水浇等问题,同时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真正实现荒山薄岭变良田,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大幅提高村民收入。2021年,我市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为60平方公里,实际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99平方公里,均为水蚀治理,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约21万吨。

(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开创新局面

我市坚持预防为主,把人为水土流失防治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放管服”的各项要求,持续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一是积极落实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优化审批方式,降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比重,相应提高报告表比重。同时严格控制方案审批时间,将“一次办好”要求落实落地;二是水务、审批、税务等部门建立生产建设项目信息共享机制,为实现水土保持监管由事后被动查处向事前主动介入转变提供了条件;三是积极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规范水土保持承诺制管理,变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的“单体评估”为“区域评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加强监测和信息化应用。利用卫星遥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面监管和及时精准监管,强化事中跟踪检查和事后验收核查,实现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全覆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全覆盖;五是建立水保监管与执法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对拒不整改的违法违规生产建设单位移交水政监察或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有力地维护了法律法规的尊严。2021年,全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766个,验收备案810个,收取补偿费5660余万元,人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对6个拒不整改的违规项目予以立案查处,有效地维护了《水土保持法》的尊严。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实施十周年等契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平台”宣传模式,在走进社区、走进生产建设单位、走进群众的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及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集中开展水土保持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水保、学习水保、实践水保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制作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视频,在青岛电视台、地铁媒体平台播放,充分发挥播放平台受众群体大、影响范围广的信息传播优势,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探索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行动,将水土保持课题列入党校生态治理实践课程,促进各级党政领导对水土保持全面而深入地认识,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积极做好示范创建

根据水利部、省水利厅工作部署,积极培育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对象,以期发挥宣传、示范和带动作用。2022年,我市确定胶州市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培育对象,青岛永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胶州市金澄海旺山梅园水土保持示范园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培育对象,青岛新机场工程、平度市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莱西市黑虎山小流域治理工程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培育对象。

(三)力争财政资金加大投入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水土保持补偿费主要用于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目前我市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很重,而所收缴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的比重不高。计划向市有关领导作好汇报,沟通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出台水土保持补偿费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