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交流

甘肃省安定区水利水保局张振科局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2-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坚持水保立区战略 推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定西市安定区(原定西县,2003年9月撤县设区)位于甘肃省中部,为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12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306个行政村,总人口4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8万人。总面积3638.7km2,水土流失面积3306.2km2。年均气温6.3℃,无霜期141天,降水量380mm,蒸发量1500mm以上,海拔1700—2580m之间,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640t/km2,平均沟壑密度2.4km/km2,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国列重点扶贫县(区)之一。
自1982年以来,我区先后有145条小流域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的唐家岔等19条小流域,总面积435.3km2,规划新增治理面积100 km2,自2003年列项以来,三年完成治理面积60.69 km2,占规划任务的60.7%,占水利部下达年度计划任务的101.2%。
  二、治理成效
  经过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搭建了平台。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存条件,彻底摆脱贫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83年定西县被列入国务院“三西”建设重点县和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成功地走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定业,恢复植被,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搞调整的路子。全区先后有145条小流域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并顺利通过了验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17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5.8%,各项治理措施年拦蓄泥沙1069.6万吨,拦蓄径流3857.6万方,治理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640吨/平方公里下降到2700吨/平方公里;建成骨干工程54座,淤地坝34座,初步形成了5条完整的流域坝系;建成集雨水窖18.3万眼。乡村道路累计达到290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汽车、村村通农用车”的目标。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20.4万亩,种草留床面积达54.3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2%。梯田面积累计达到151.8万亩,农民人均4.1亩,于2004年6月,率先通过了甘肃省梯田化区(县)建设达标验收。走出了一条“梯田+水窖+科技=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路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搭建了平台。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我区官兴岔流域时指出:“你们搞的小流域治理,就是加强农业、改变生产条件、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这条路子应该坚持走下去。”并挥笔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胡锦涛总书记用“面貌一新,山河大改”对安定人民几十年如一日改造山河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
  二是培育了农业主导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梯田建设在保证人均4亩口粮田的前提下,将多余的坡地进行退耕种树种草,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农民能够腾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大力发展马铃薯、畜草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二、三产业。梯田地推进了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产业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扩面积、抓总量,抓示范、促推广,抓销售、增效益,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2004年,全区种植马铃薯74万亩,总产量80万吨,外销鲜薯29万吨,发展淀粉加工企业89家,总加工能力达3.5万吨,实现产值3.4亿元。退耕种草加快了畜草产业的长足发展。畜草产业围绕“草食畜良种、标准化圈舍、粗饲料调制、规范化防疫、协会化服务”的“五配套”要求,养殖水平不断提升,饲草料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千家万户养殖肉羊的格局已经形成。2004年底,牧草保留面积达到41.5万亩,改建标准化圈舍1.5万间,各类家畜家禽存栏109.8万头(只),其中羊只存栏达2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务产业在鼓励剩余劳动力自谋输出的同时,积极捕捉信息,牵线搭桥,开辟新的劳务基地,加强组织输出。外出人员将外面较先进的生产经验带回家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区输转劳动力7.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亿元。
  三是创立了生态经济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出了新路子。我们以水保治理为支撑,逐步创立了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综合治理,综合开发,极大发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全面整合扶贫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畜牧业发展等项目资源,借助退耕还林成果,实行封山禁牧,推广建沼气和改厕、改圈、改厨的“一池三改”新技术,既有效巩固了生态治理成果,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又积极探索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促进了农村的文明进步。2004年底,全区累计建成小康示范村 35个,修建沼气池1400口,投放太阳灶1.3万台,改建节柴灶6.5万户。通过立足农业发展地方工业,大力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产品贩运、销售等二、三产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扩充了经济总量。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良性循环、资源再生、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功能。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变,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坡地改梯田地后,亩增产50公斤以上,每亩梯田增产粮食折资80元以上;修建的各类塘坝、淤地坝、集雨窖有效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全区水浇地达到15万亩,亩增产粮食150—200公斤,折资240—320元;一口沼气池全年可节约燃料费300元,电费100元;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打开了农村通往外界的通道,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提升了农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以水保综合治理为支撑而发展壮大的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4年马铃薯产业人均增收800多元,畜草产业人均增收400多元,劳务产业人均增收近600元。
  五是探索创新了水保新技术,治理开发水平上了新的台阶。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与实践,安定人民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规程办法、预防监督、科学技术、实施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创造并运用了“对位配置理论”、“径流调控理论”,提出了梯田优化设计技术、小流域综合防治技术、径流聚集工程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新修梯田培肥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地埂综合开发利用及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探索总结出了分区防治、对位配置、草灌乔结合、生态经济等治理与开发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水土保持,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三、主要做法
  我区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以水保立区战略为总揽,推动县域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安定人民在与穷山恶水长期斗争的历程中不断总结和深刻认识到:干旱和水土流失是造成安定生态脆弱、人民贫穷的总根子,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区委、区政府认准这条路子,以水保立区战略统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区上成立了流域治理、梯田建设、集雨节灌、退耕还林(草)等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全力以赴。区上四大班子领导都有一条自己联系的重点流域,经常深入现场指导,抓典型,树样板,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与乡、村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是始终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科学布设流域防治措施。在小流域生态建设防治措施布设实践中,不断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径流调控理论,并运用径流调控理论来指导工作实践。在流域防治措施布设中,以道路为骨架,生产用地为主体,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通过降水的聚集、贮存、利用等工程的优化配置,根据径流的形成来源、汇集数量和运行规律,由上到下,对位配置,层层聚集,节节贮存,处处引用,组成衔接紧密、相互协调、经济实用、景观优美的有机整体。在小流域内建立了一个有机的多功能、多目标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把导致水土流失主导因子的降雨径流通过径流调控体系和径流开发利用体系变为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低效劣质侵蚀土地、发展高效农林牧业生产的有效水资源。以降雨径流调控为主线贯穿于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明显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加快了治理速度。
  三是不断深化改革和探索机制,与时俱进强化管理。一是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二是坚持“谁管理,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搞活经营权,对治理成果的管护落实到农户,区、乡、村三级执法机构巡回检查指导工作,增强了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建设成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逐步推行了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示制、群众投工投劳制等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市场运作方式,相关机构进入前期工作、中间控制、后期评估等领域,参与项目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及效益监理,同时,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四是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建立了资金审批、使用、管钱、管账相分离的监督机制,按照工程进度、质量,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主管单位验收合格后拨付兑现资金。从而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走健康发展之路。
  四是以研究综合防治模式为内容,逐步提高治理开发水平。在小流域综合防治模式上,我们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动力,以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降水就地拦蓄入渗防止水土流失为目的,按照“水保性林业、商业性畜牧业、致富性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推广各种农业实用技术,以水定业,大力开发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实现农林牧综合发展和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突出了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提高流域的整体治理开发水平。
  五是以预防监督执法为保障,全力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成立了水土保持监察大队,林业派出所等机构,各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所,建立了区、乡、村三级预防监督执法网络,配备专职管护员390人。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三届五次会议通过公布了《关于加快安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区政府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安定区实施水土保持法细则》、《关于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域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的公告》等9个规范性文件,公告了封禁、管护制度,做到了治理与管护结合,使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法制化管理。在重点治理的小流域内,彻底禁止乱垦滥牧行为,全面实行封山禁牧政策,加大了封禁治理与保护的力度,提高植物的自身修复能力。全面推行品种改良,发展圈舍饲养。对全区范围内的新上开发建设项目,实行“三同时”制度,严肃查处毁林、毁草、开荒、挖沙等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案件,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和防治费,加大恢复治理,有力的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控制了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四、存在的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特别是在水利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安定项目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和兄弟省区相比,和水利部、财政部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治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补助标准偏低。制约着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的完整建设和深度开发,特别是沟道治理相对较差,影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整体水平。二是由于干旱缺水,林草保存率低,覆盖度小,在短期内很难发挥经济效益。三是治理开发进展不平衡,部分流域的治理水平、结构调整等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大面积的沙棘、柠条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栽植的经济树种还没有形成市场。四是已经形成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总结、完善和推广。
五、今后打算
  一是继续坚持一个战略。即水保立区战略,虽然安定区已撤县设区,但仍已解决“三农”问题为主要任务,长期的实践证明和所处的自然条件决定,坚持水保立区是一个正确的决择,所以今后仍将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来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是狠抓两个管理。即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运行管理。首先,要切实抓好工程建设管理,以建设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在工程建管理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低成本,积极推行“四项制度”,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把工程质量,严格工程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其次,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抓好工程运行管理。在工程运行管理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采取拍卖、承包、划拨、确定专人管理等多种形式,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工程形式和发挥效益为目的。第三,要狠抓流域经济开发。依托流域治理成果培育支柱产业,从根本上提高流域内群众的生活水平。第四,要加快水保信息化建设,提高水保科技含量,以水保的信息化,促进水保的产业化,推动水保的现代化。
  三是认真搞好三项工程。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淤地坝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建管程序,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机制,优化配置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实行定规模、定资金、定工期、定质量、定效益的“五定”目标责任制,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淤地坝工程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现有工程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积极争取新的坝系建设项目,逐级推进。生态修复工程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移民、封育保护、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到2005年底全区实现全面封禁。
  四是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争取全国梯田模范县的验收命名。在全区已通过甘肃省梯田化区达标验收的基础上,按照拾遗补缺、突出重点、提高质量、加快进度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梯田建设力度,全面通过全国梯田模范县的命名。二是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第一区(县),依托退耕还林(草)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淤地坝工程等项目,加快全区综合治理进程。特别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要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将现有的治理区、科技示范点进行整合、完善和提高,实现山绿、水清、地平、村新、民富的目标。三是着力构建生态循环经济。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平台,通过大力推广“种草—改圈—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对农村产业进行二次开发,使区域内60%的农户建立良性互动、有序循环的生态家园工程。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