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保工作站刘振国副主任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2-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全市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418平方公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水利部、财政部等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家“八片”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为重点,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一直贯彻“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思路,不断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2003年门头沟区官厅山峡地区被批准成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以来,当地根据“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突出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实施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治理的总体思路
门头沟区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其中98.5%的是山区,是首都西部的生态屏障。特别是官厅山峡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上有小黄河之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采空区、泥石流易发区几乎覆盖整个项目区,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门头沟区一直高度重视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把防治水土流失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积极贯彻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三道防线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目标。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拦、蓄、排、灌、节、废、污综合治理;加强了对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和试验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为实现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创造条件。
二、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1950年8月清水河地区发生大面积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后,著名的水土保持专家关君蔚院士就在田寺沟建立了水土保持重点试验区。1957年北京市在清水河西斋堂村建立了全市第一个水土保持试验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地迅速恢复了水土保持工作,并于1984年起展开小流域综合治理,1987~1991年成功的完成了在海委立项的苇甸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其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涌现出田寺、法城、苇甸沟等一批小流域治理典型。
1993年门头沟官厅山峡地区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二期工程,经过十年治理,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4km2。经过治理初步遏止水土流失日趋恶化的趋势,由此引发的危害有所缓解。调查分析表明土壤侵蚀强度较治理前有所减轻,已治理的区域内有129.7km2水土流失面积转为无明显流失,有160.4km2水土流失面积有不同程度减轻。随着治理步伐逐年加快,治理标准逐年提高,项目区内建成了清水北沟、九龙头、火村等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示范小流域。
由于项目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之人为活动的影响,当地水土流失还很严重,离“新北京、新奥运”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首先,官厅山峡地区作为官厅水库向北京输水的通道,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稳定密云、改善官厅,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地的污水、垃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其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将门头沟区划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当地山洪泥石流广为分布,地下采空区范围较大,水土流失隐患尚未彻底根除,还存在山洪、泥石流爆发的可能。部分地区的治理尚未达到近期国家颁布的治理标准,防治标准不高,治理区域总体防护功能还不强,综合防护效益不很明显,距离“首都西部生态屏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巩固已有治理成果基础上,于2003年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
2003年~2005年三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km2,完成投资1532万元,对南涧沟、樱桃沟等九条小流域进行了治理,其中韭园小流域基本达到清洁小流域标准。
通过治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条件,逐步调整了以煤炭、石灰、砂石为代表的“黑、白、黄”矿业经济的地区主导产业,把治理与观光农业、农家乐、民俗游、生态旅游、村镇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一体。开发工程的景观功能,挖掘特色农业资源,治理垃圾污水,推行“大封禁小治理”的新思路。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区、休闲旅游区、山水居住区”,构建首都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对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水保监督和监测工作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实施办法”,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确保“三同时”制度落实到位。加强了监测站点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发布了水土流失监测公报。
(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对项目区内现有工矿企业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基本情况,强化水土流失监督执法职能,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规范执法程序,加强了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工作。
为落实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号)精神,市、区水务部门与国土部门联合行动,门头沟区水务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召开会议,就如何开展全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普查工作进行了专门讨论和部署。首先成立联合检查领导小组,并联合发出通知,对区内已建、在建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对没有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开发建设单位,下发“限期补报水土保持方案通知书”。
按照《水保法》及有关规定,监督人员及时对“108国道(石门营—规划六环路)改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落实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把因道路改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水土流失监测与示范区建设
在完善已有的清水、田寺监测场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在妙峰山镇龙凤岭新建了1处监测场。该监测场布设有19个不同类型的监测小区,其中自然坡面侵蚀观测小区9个、人工坡面径流观测小区10个。通过监测,宏观掌握门头沟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途径。监测基地的建立,补充和完善了项目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点,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水土流失发展变化规律;为领导部门科学决策,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全市和门头沟区水土流失监测公报的发布提供了基础数据。
2004年对龙凤岭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过程中,依托地域优势和特色果品资源优势,确定了以生态治理为主线,以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治理思路”。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节、蓄、灌、排、废、污全面治理。治理后的龙凤岭,初步形成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融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戏水采摘、住宿娱乐的多功能体系。建成了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科教、治理、监测和科技试验示范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四、工作主要特点和体会
把握“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这条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线。通过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拦、蓄、排、灌、节、废、污”综合治理,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水土流失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当地“生态农业区、休闲旅游区、山水居住区”的建设发展搭建了基础平台,推动了当地生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水保的转变。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人水和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流域内村镇绿化、美化和垃圾、污水治理作为重点。改变了过去山区农村垃圾乱撒乱倒的现象,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永定河水源起着积极作用,部分村庄基本实现了污水和垃圾的“零污染”。
同时,采用生态植被袋、岩面容器苗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对官厅山峡地区内的部分废弃矿山进行治理、试验、研究,据监测,治理后的坡面林草覆盖率可达70%以上,促进了废弃矿山的科学治理,使人为水土流失尽快得到改善和恢复。
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有效保护了水源。水景观的建成,为人们亲水、近水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环境的改善还促进了群众水源保护意识的提高,实现了人水和谐。
(二)全面落实大封禁小治理的思路,构建生态屏障
针对门头沟山区面积大、人口稀少、坡陡土薄、植被稀疏的特点,落实了“小范围治理开发、大范围自然修复”的治理思路,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并重。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以小流域为单元,将治理划分为自然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水土保持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在确定重点治理区域工程项目的同时,落实封育保护范围。并在自然生态修复区设置明显标志,配备专职护林员,实行轮牧休牧,增强了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效果明显。特别是北京山区推行的生态补偿制度有效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果。
(三)流域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
门头沟区山多地少,土地分散,客观条件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名优果品经济作物是本区特有的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果品采摘具有突出的优势。在治理工作中,一方面加强土地整治,3年间共改善和发展梯田390公顷,不但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还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另一方面根据流域自身特点,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家乐、民俗游等生态产业。
王平镇韭园小流域的韭园村有元代著名元曲作家马致远的故居,还有古驿道、山寨等其它历史遗迹。工程建设中注重挖掘当地特点,开发了樱桃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休闲设施,2004年全年韭园村共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万元。
(四)注重小型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净化水质
项目区内的居民、农田果园主要分布在沟道中和沟岸边,每至汛期群众生命及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在近几年的治理工作中我们在治理区域内注重了排洪、缓洪、拦洪工程的建设。针对不同沟道的不同特点修筑排洪沟、防护墙、浆砌谷坊、钢丝石笼、干砌谷坊等。通过修建各项工程措施,对沟道旁居民和农田果园起到了很好的防护效果。通过筑小坝拦蓄水量,种植水生植物,封沟育草,发展小型湿地,有效的改善了小流域的水源条件,净化了水质,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今后山区小型湿地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还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推广,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治理、监督、监测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科研为治理、监督、监测服务,治理、监督、监测又促进了科研。《门头沟区水土流失监测公报(2003)》获得“2003年度门头沟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灵山风景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项目,通过研究利用获“2003年度北京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同时获得“2003年度门头沟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下苇甸小流域距市中心仅50公里,2004年我们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治理中,坚持树立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与区教委结合建立了“灵溪水土保持户外教室”。有机地把科普教育、农业观光、水土保持户外展示等内容结合一体。目前年接待中小学生10000人左右,休闲观光采摘游客5000人左右。使参观者对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六)加强工程管理,促进治理工作规范化
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办水保[2003]168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公示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水保[2004]642号)等文件要求,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了年度有公示、有设计、有核算、有检查、有总结、有报帐、有审计、有验收。逐步走上了规划设计的科学化、治理措施的标准化、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让群众充分享受水土保持成果,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其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治理模式有所区别。建议国家分区制定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开发建设项目不履行《水土保持法》规定的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抓紧对《水土保持法》进行修订。
3、目前单位面积治理投入偏低。另外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向群众,全民参与的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拿出专项资金加强水土保持户外教室、科技园区等建设,并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