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张世清作典型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全面总结 努力创新 提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平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落实水利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精神,在水土保持司的具体指导下,全面贯彻“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增强服务功能,全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面对水资源极端紧缺的形势,通过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创新,深入开展以水源保护为中心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采取21项措施,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五同步治理,提出水源保护、休闲观光、绿色产业、和谐宜居四种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逐步建立从山顶到山脚、从河道到水库的水源保护体系。到“十一五”末,北京市累计建成15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2平方公里,取得了四大效益。一是保护了饮用水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把水资源保护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三是维护了河库健康生命,增强了水源涵养和生态保障能力;四是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拓宽了道路。 (二)主要做法 着重在政策机制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管护机制完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三大体系。 1、政策机制体系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相继出台了四项政策,强化了两项机制。 (1)市委组织部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农村治污达标率作为各区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届中考核的指标,明确了地方政府责任。 (2)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9]12号),明确加快建设重要生态流域,以全市五大水系流经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流域为重点,完成河道生态整治和流域综合治理。 (3)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66号),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每年从基本建设资金、水资源费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投资标准从每平方公里25万元提高到50万元。制定废弃矿山治理规划,实现全市现有 3667公顷废弃矿山全部生态修复,裸露矿山重新披绿。 (4)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发改委联合发文,明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作为环评和立项前置条件,没有水务局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环保局不批项目的环评报告,发改委不立项。 (5)强化管理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编制《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全过程管理;编制《生态清洁小流域制图手册》、《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规范前期工作;编制《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施工质量评定标准》,规范施工管理;编制《北京村镇治污设施运行管理指导意见》,规范后期管护。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正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办法。 (6)强化农民参与机制,制订《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农民参与指导意见》,明确农民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受益主体,促进农民从“项目前期、工程实施、后期管护”三个环节全过程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实现了水土保持工作“零距离”服务农民。 2、技术保障体系 “十一五”累计投入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实施了部、市级重大项目5项、局级项目20项,对流域水系划分、水源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废弃矿山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小型水体修复、边坡防护、水土保持信息化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支撑了全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1)思路理念 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念,一是养山保水,充分依靠大自然力量修复生态,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二是进村治水,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生活区为重点,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治理污染。三是入川护水,加强河道生态治理,畅通河道,加大废弃坑塘治理力度,利用雨洪增加蓄水,保护水源。 实践中,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理念做法进一步推广到大流域,成效显著。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出溯源治污,建成“生态的河”、“有水的河”、“安全的河”。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按照“源于自然”、“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理念,实行四治一蓄,恢复河滩植被,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着力构建“一网、三区、多点”的流域水系,建设水资源保护体系、水生态与水资源配置体系、防洪安全体系。 (2)规范标准 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11/T 548-2008),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提供了标尺。 以水源保护为主要目标,根据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情况,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采取21项措施。 第一道防线:在生态修复区,着力改变自然环境修复方式,该区位于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泥石流易发区,坡度一般大于25度。采取1项措施:封育保护。 第二道防线:在生态治理区,着力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该区位于山麓、坡角等农业种植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坡度一般小于25度。采取16项措施:梯田、树盘、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种草、土地整治、节水灌溉、谷坊、拦沙坝、挡土墙、护坡、村庄排洪沟(渠)、村庄美化、生活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田间生产道路。 第三道防线:在生态保护区,着力改变河湖维护方式,该区位于河沟道两侧及水库周边地带。采取4项措施:防护坝、河岸(库滨)带治理、湿地恢复、沟(河)道清理整治。 (3)监测评价 建成11个坡地径流场、163个观测小区和14个沟道控制站,基本覆盖全市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依托科技部中德合作项目,引进德国先进设备,构建土壤蒸渗仪监测点→坡面土壤侵蚀和平原区监测点→小流域监测→大流域监测构成的监测网络,对降水、径流、泥沙、土壤水分循环、水质水量、生物多样性、水文形态特征等开展监测。努力实现从单纯水土流失监测到生态系统全面监测评价。 (4)关键技术 一是北京土壤侵蚀模型。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借鉴美国土壤流失方程,根据北京山区自然地理特点,通过10年127个小区11.6万条观测资料、138场次人工模拟降雨资料、34个雨量站点25年降雨资料分析,研制成功北京土壤侵蚀模型,可实现土壤侵蚀定量预测,为北京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和防治措施配置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手段。 二是三道防线划分。与清华大学合作,构建了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指标体系,通过对非点源污染、土壤侵蚀、水源保护、地质灾害、人类活动等指标进行分析,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3S技术完成北京山区三道防线划分。通过建立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PNPI综合评价体系,对北京山区小流域进行分级评价,确定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和分级标准。 三是农村污水处理。依托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通过调查,掌握农村污水排放的特点和规律,编制了北京市农村治污规划;通过技术评价,开展低能耗、易管理的实用技术和装备创新研究,优化集成了6 种污水处理创新技术和产品,获得7项专利;针对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创建了1个集研究、测试、教育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了372 项示范及应用工程;编制著作3部,标准2部,文章27篇,技术报告11本。 四是河岸(库滨)带建设。开展野外试验试点,研究河岸(库滨)建设措施配置方案,提出在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缓冲带内,自然植被、河道地貌遭受人为破坏的地段进行河岸(库滨)治理;措施以砂石坑整治、河流多样性恢复、河岸(库滨)带自然景观恢复及乔、灌、草缓冲过滤带建设等为主;栽植植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并根据水位变动情况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及配置。依托研究成果,在密云水库库滨带建设示范工程,构建起了灌木防护带、草地治理带和湿地净化带三级防护体系。 五是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利用3S、网络技术,建设水土保持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建成水土保持基础空间数据库及综合分析子系统,水土保持信息以流域和行政两种逻辑,时间、空间和业务属性逐一对应的三位一体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小流域为单元,实现市、区两级预防监督、监测等业务网络化管理,实现水土保持建设和管理从定性到定量、从平面到空间、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提高了水土保持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3、运行管护体系 经过不断探索,在调研总结基础上,提出了管护模式及方法,初步建立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体系。 (1)落实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责任 一是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本市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机制意见的通知》。全市成立3927个农民用水协会,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每人每月500元,组建10800名农民管水员队伍,负责农村的水土保持、机井管理、用水计量、水资源费征收、河道管护等工作,实现了源头管理。 二是市政府建立了水源涵养林管护机制,出台了山区移民搬迁政策,组建了4万多名生态林管护员队伍,每人每月400元,使全市61万公顷水源涵养林实现了管护的全覆盖,改善了环境,保护了水源。 (2)落实管护经费,明确管护标准 市财政每年安排管护资金590万元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市水务局按照管护标准,对设施的运行管护情况进行抽查,年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拨付运行管护费,不合格的取消管护费用,来年不安排项目计划。同时,区县政府逐渐加大小流域管护力度,2010年怀柔区、门头沟区、密云县从区县财政中拿出3880万元资金,用于污水处理设施、河道等的管护。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落实不到位 一是小流域评价不到位,关键问题找不准,认为有水有绿就是生态,对生态治理的理解比较片面。 二是小流域治理措施配置有待完善和优化,如对水流冲淤形成的河道水文形态特征认识不足,直线治河,破坏河(沟)道的纵向、横向及竖向连续性;对防洪空间认识不足,部分沟道治理过程中丢失防洪空间;对自然生境条件、生物多样性认识不足,一些治理措施不够生态。面源污染、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等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二)建设标准急需提高 经过多年建设,北京山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在山区重点发展沟域经济,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到了全面优化升级的阶段,各项工程建设标准急需提高。 (三)管护机制仍需完善 虽然小流域管护在资金、人员、办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经验,但将这些经验以制度的形式长期固定下来还需要深入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彻底扭转重建轻管,健全小流域管护机制,才能保障生态清洁小流域持续发挥效益。 三、“十二五”主要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中央1号文件和新水土保持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水土保持司的指导下,北京市将紧抓水土保持发展新机遇,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在全国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创新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评价体系 健全市、区两级监测体系,完善从点、地块、小流域到大流域的监测网络,以防洪空间、水质水量、主沟道水文形态特征、河流纵横断面连续性、生物多样性等为重点,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小流域状况,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服务。 (二)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体系 在建设思路上,引入欧盟水体修复和近自然治理理念。在规划布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五大水系为骨干,从山区到平原全面实施治理。在建设内容上,山区567条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与防灾减灾为重点,强化水源涵养和生态安全功能;平原810条小流域,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在建设技术上,加强新能源利用、小型水体修复、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建设标准上,对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分类分级,制定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国际接轨。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9亿元,按照欧盟标准建设161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0平方公里,全面提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平。 (三)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机制 一是制定管护标准。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类型及其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管护标准。二是明确管护经费。把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管护,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落实管护责任。通过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各区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届中考核的指标,明确地方政府责任。通过强化三项措施,不断完善运行管护政策,保障生态清洁小流域各项工程正常运行。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