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江西省会昌县水土保持局局长曾雅球作典型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放眼山川满目春 一库清水润万家 一、项目概况 会昌县属江西省赣州市管辖,位于江西东南部,是赣江一级支流贡江的源头,东临福建,南接广东,为赣粤闽“三省通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革命足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平同志曾在这里担任过中心县委书记。 林苏小流域位于会昌县城东郊的文武坝镇、富城乡境内。流域总面积3800公顷,有水土流失面积2126公顷,2003年列入国家水保治理工程,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826公顷,总投资1237.94万元。 二、建设成效 1、库区成为生态观光的好去处 走进林苏小流域,只见一条清洁宽阔的道路环库而上,一副清新亮丽,和谐自然的生态美卷随风飘入眼帘,特别是其内的石壁坑水库,水光潋滟,两岸清爽旖旎,沿库美景静谧宜人。这是林苏小流域通过几年的治理,依山筑坝、借水造景、沿河造绿显现的独特迷人魅力;是见缝插绿、建绿色林带、构筑“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环上成带”生态格局的具体体现;流域内青山郁郁,蓝天倒映,使游人心旷神怡,每逢节假日,成百上千的人来到这里生态观光。 2、水上乐园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水上乐园”是林苏小流域的主要游览区,集碧水、丹山、森林于一体。白天,300亩水面鳞光闪闪,游艇、龙舟、茶座、酒吧、儿童乐园、九曲廊桥令人留恋往还;夜间,月光、星光、灯光争相斗艳;库边小石山神似寿龟,传说是道教鼻祖张天师送给“八仙”渡水工具,称之为“龟山”,留下一段美丽传说。库区两边是一行行香樟,一株株红叶李,一排排柳树交错排列,红绿相间,宛如环库公路魅力锦带,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3、流域内水库成为县城生产生活用水的好水源 流域内的石壁坑水库森林密布、一年四季溪流潺潺,自1999年2月起成为县城8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日供水量可达5万吨。据检测,各项指标一直保持或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是非常安全的弱碱性水,2010年全省饮用水源抽查中,其优良的品质名列江西省前茅,被赞为 “饱含水的清香味,是真正的原态水”。 三、主要做法 树立一个目标,打造二大板块,采取三项措施,做到四个结合。 1、树立一个目标 即树立“绿化一片山,清洁一库水,美化一处环境”的生态建设目标,建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2、打造二大板块 (1)生态清洁板块:以流域内水库周边、上游乡村周边环境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通过除险加固、封山育林、移民建镇、清洁环境、补植树木,形成春天桃红柳绿,百花争艳,夏天草绿树碧,郁郁葱葱,秋天红叶斑斓,层林尽染,冬天松柏披雪,万木晶莹,呈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景象,使项目区山水更加灵秀,森林覆盖率达80%,成为“生态王国、绿色宝库”。 (2)休闲观光板块:以二级电站建水上乐园为重点,增添休闲观光项目,将水上乐园、生态果园、休闲农庄等通过环库公路连为一体,使观光、休闲涵盖了整个库区。大力绿化、美化环境,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整个水上乐园林草茂密,植被良好,富含氧离子,成为人们休闲观光及天然吸氧的理想场所。 3、采取三项措施 林苏小流域的治理中,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层层设防,形成综合防治体系: 第一项措施:建设生态修复区。山上采取封山育林,疏林补植、培育和恢复植被,种植马尾松、木荷、枫香等。按照“山顶—山脚—村庄—农田—河谷”的顺序,层层布设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全面实行封禁治理,恢复山地植被。 第二项措施:综合开发治理。采取修筑水平台地,营造水保林、经果林。坚持“谁承包、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引进外资等承包治理,推行“四荒”资源开发性治理。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形成了“一片果园、一口鱼塘、一栏猪、一口沼气池、一户人家”的“五个一”生态农庄治理开发模式,以发展高产优质脐橙产业为主,形成了农村治穷致富的小康示范基地。小流域共引进开发治理大户50户,共建设生态果园种植优质脐橙450公顷,仅脐橙一项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小流域内“一个山窝一口塘,塘坎上面一幢房,前后左右树缠房”,青山绿水、果树新房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农村新景象。 第三项措施:修建坡面水系。修筑沟、坝、池、渠、塘等工程拦蓄泥沙,林苏小流域共开挖水平竹节沟60万米,修建蓄水池100口,塘坝50座,沼气池250个,通过层层拦蓄,基本上实现了“小雨不下山,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的局面,有效控制了土壤侵蚀,减少了入河泥沙和水库淤积,提高了水库的调蓄能力,延长了水利工程寿命,大大减轻了防洪负担,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4、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治理水土流失与建设生态观光果园相结合 在林苏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我们根据该小流域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特点,确立了治理水土流失与建设生态观光果园相结合的目标,按照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下养鱼的立体开发模式开展治理,采取山顶开挖水平竹节沟、沟边及台地边坡种草种树的生态果园标准建设,在小流域建立450公顷的生态脐橙果园,2006年已全面进入挂果期。 二是治理水土流失与实施水源保护相结合 流域内的石壁坑水库是会昌县城市用水的水源地,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与实施水源保护,结合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采取了如下措施: “关”:关闭厂矿。配合有关部门关闭了上游稀土矿、砖瓦厂等可能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企业,减少上游水质污染。 “禁”:禁伐林木。对流域内上游林场禁伐林木,职工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拔付;禁止兴建大型养猪场,减少面源污染;禁止水库投料养鱼,打窝钓鱼;禁止进入库区游泳;禁止上游排放倾倒垃圾等。 “封”:封山禁牧。划定封山禁牧范围,组建了专门的封禁管护队伍,做到乡镇有监督员,村组有管护员,建章立制,实施封禁治理。村级管护员坚持每天巡山,在承包护林的封禁管护区内做到“十不准、三严禁”。 “迁”:迁圩移民。对库区范围内的乡村、农户,实施移民建镇,把富城乡老圩、乡政府、中小学、医院等搬迁至远离库区的上阳村,库区的部分农户迁到县城。共迁移人口1.2万,搬迁户数1000户。 “补”:补植林木。在库区上游稀疏林地种植水保林,水库边、道路旁种植风景林、毛竹林、改造油茶林,共实行退耕返林1000余亩。 “拦”:拦蓄河道。实施河道治理, 在上游建了5个发电站,拦截泥沙下泄进入库区。 三是治理水土流失与休闲娱乐开发相结合 在水库下游二级站处,建立了一个日接纳1000多人的水上游乐园,每年前来游乐的人数达2.5万人,直接经济收入达百万元之多,为会昌县城区人口炎夏避暑休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四是治理水土流失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对山、水、田、林、路、房、厕、管线统一规划,制定以道路为线,以村落为点,以山坡为面的绿化模式,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小流域内清理垃圾380吨,污泥8350吨、道路硬化100公里。植被覆盖率达到8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小流域出口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已成为全县共识,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湘江沿线全部建设成为生态清洁型流域,打造“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以美丽湘江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特色,集中展示“风景独好” 新会昌形象。贡江之滨抒豪情,风景独好看会昌,走进会昌,您会为这座迷人的山水小城赞叹不已。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