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利厅阮伏水处长作典型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东圳库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与实践 一、基本情况 福建省一些重要水库水源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直接导致水源区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质变差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2003年,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决定开展水库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并选择了以莆田东圳水库为重点的10个水库开展生态建设试点。莆田市东圳水库位于木兰溪支流的延寿溪中游。水库于1960年建成,集水面积321.23km2,水库总库容4.35亿m3。东圳水库是一座集灌溉、防洪、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大型水库,担负着莆田市150万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是莆田市的生命之水。 1996年以来,水库水质出现异常现象。1998年6月,暴雨过后,水质出现异常波动,水面大面积外观呈淡砖红色,异常情况持续3个月。1999年10月,14号台风引起库区普降特大暴雨,洪水夹带大量泥沙入库,整个水库异常浑浊。异常情况持续到2000年11月才逐渐恢复正常。水质监测结果表明,2001-2005年,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总氮等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集水区内开展了大规模、无序的开山种果。到2000年,集水区内果园面积达5533hm2,51%的果园发生水土流失。二是果园施用的农家肥、化肥,农药残留物随坡地径流和泥沙进入水库。据调查,集水区果园施用的农家肥就达约5万t,化肥6200t,由于果园水土流失,导致农家肥、化肥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库。三是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造成水质污染。每天产生生活污水4800t,垃圾43.8t。四是畜禽养殖废污水的直接排放。据调查,2003年,库区内现养殖猪约7900头,牛约680头,其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二、防治模式与成效 在省水保委的牵头下,2003年始,开展了东圳库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建设中,根据水源地生态和社会特点以及污染源实际情况,以水为核心,构建延寿溪小流域四大生态防治体系。 一是丘陵山地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生态屏障体系。针对延寿溪小流域具体实际,我们采取了封禁保护、补植、改造、侵蚀劣地乔灌草结合强化治理等形式,形成了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山地丘陵生态屏障体系,即流域上游生态第一防治体系。主要措施为:一是加强对流域内现有林地的保护,完成了4713hm2生态林保护的地带设界、立标等保护措施;二是对于1500hm2多具有较强生态自我修复的轻度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封禁;三是在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中、轻度水土流失区,补植台湾相思、木荷等本地种,以加速恢复地表植被。据不完成统计,共实施疏林补植和低效林改造190.2hm2,采用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与果园混植治理试点26.7hm2;四是全部关闭库区和二条主要支流两岸一重山的采石场,并采取乔、灌、草混交,结合工程措施进行了生态恢复治理;五是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村民改香菇栽培为蘑菇栽培,用稻草替代木屑作原料,库区植被得到有力保护。 二是农用地综合治理体系。根据流域内重点部位东圳水库水源地的污染问题,着重加强环库区一重山坡地果园的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农用地综合防治体系,即水源地生态第二防治体系。主要措施为:一是果园水土流失防治。采取以“坡改梯”为主的果园综合治理措施,2004-2010年,实施水土综合治理项目12个,共投资1064.2万元,实施坡改梯269.4公顷,有效地遏制了果园的水土流失。二是规范果园用肥用药。试点工作开展期间,常太镇政府与省农林大学、省农资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枇杷专用肥,并在库区四周推广施用3万亩、建立1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同时逐步推行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环库区一重山坡地果园已减少猪粪使用量15-20%。 三是生态缓冲带保护体系。环库区周边和二条支流两侧漫滩是保护水源的最后防线。近年来,加强了环库区周边和二条支流两侧漫滩以竹类为主的生态缓冲带(拦污带)建设,共投资176万元,营造绿麻竹200hm2。同时,总投资559万元开展了莒溪河道清淤和土地治理工程,面积达365hm2,有效防治了河岸的崩塌和两侧居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初步形成了生态缓冲带保护体系。 四是人居环境整治体系。主要措施为:一是沼--果生态建设。近年来,投资450万元,拆除库区内农村旧厕6869个,建设生态家园1500处(户),配套建设8~10m3沼气池1500口、沼气公厕20座;投资150万元,建立果园“牧—沼—果”示范工程302处,面积215hm2。二是生产、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全面拆除东圳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2139多家畜禽养殖场。在环库周边设立了3个垃圾转运站、57个垃圾收集点实行村收集、镇外运。2010年投资2674.72万元,动工建设常太集镇区至城区11.56公里截污工程,将库区周边集镇日常生活污水统一收纳铺管引至城区污水管网进行处理。 主要成效。经过连续多年治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32.01km2,水土流失率由2000年的16.97%下降到7.0%,下降了9.97个百分点,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656t/km2•a下降到400t/km2•a。库区内植被覆盖率增加30%,果园坡改梯工程设施蓄排标准达到10年一遇,基本实现泥沙不入库,现有的水源涵养林、生态林得到有效保护,面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标准,2005年后,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逐年降低,水质逐年好转,水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具体水库水质变化情况详见下表1) 表1 2004-2011年水库水质变化情况 平均 项目值 年度 高锰酸盐指数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氨氮 总磷 粪大肠 菌群 (个/升) 总氮 综合 评定 2004 3.29 2.38 0.262 0.032 1180 0.35 Ⅲ 2005 4.21 2.03 0.147 0.021 1105 0.47 Ⅲ 2006 3.65 2.1 0.105 0.005 2417 1.08 Ⅲ 2007 2.52 1.07 0.122 0.031 3533 0.746 Ⅲ 2008 2.3 0.9 0.048 0.02 436 0.946 Ⅲ 2009 2.7 1.1 0.093 0.02 1250 0.768 Ⅲ 2010 2.3 1.2 0.03 1770 Ⅲ 2011 2.7 0.6 0.097 0.02 541 0.693 Ⅲ 三、主要经验与启示 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东圳库区小流域生态清洁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省领导、省水保委重视与多次调研下,2003年5月14日省水保委第20次成员扩大会议议定,将治理莆田东圳水库库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列为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工作。由省水土办牵头,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全面落实。莆田市政府、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狠抓重点,形成库区生态环境整治的合力。 科学规划、因害设防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分别编制完成了《莆田市东圳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东圳库区生态果园防污带建设规划》等相关资料。根据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特点,提出了四个防治体系和具体的防治措施,因害设防,合理布局,形成了较完整的防治体系。 建章立制、有效执法是项目实施的保证。一是在库区开展多形式的水法、水土保持法、环保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对库区进行综合整治,取缔库区内采石场、机砖厂、养殖场等;建立通告牌、饮用水资源保护宣传牌;禁止乱设排污口、乱倒污水、乱扔垃圾;加强巡查工作,成立库区水源保护巡查管理站,每周巡查1-2次。三是配套相关制度。制定出台《莆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莆政综[2011]35号)和《莆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意见》(莆政综[2011]34号)两个规范性文件,为后续巩固治理成果奠定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库区面源污染还相对比较突出,对库区水质影响最大的Ⅰ类保护区(环库公路以下)的果园面源污染未得到根本控制。因此治理库区一重山特别是环库公路以下一类保护区的果园面源污染是当务之急。 下一步工作思路。下阶段在继续推进农村卫生综合整治、果园改造和生态修复、推广高效化肥、农药等面上治理和加强监督巡查的基础上,对库区治理将由面上治理转向集中连片重点治理,即重点对库区水质影响最大的环库公路上下的果园进行集中连片、重点治理,重点推广环库公路以上果园石坎梯田改造、环库公路以下退果还林还草模式,同时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治理实践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