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务局局长郑文君作典型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清泉润京都 水保福民生 湖北省丹江口市地处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全市总人口50.11万人,国土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据2006年湖北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全市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258.3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0.3%,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对丹江口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直接和间接危害,而且作为面源污染物的传输载体,对丹江口水库稳定保持优质水质、供水安全构成威胁。 截止2010年底,丹江口市依托“丹治”工程,综合治理小流域55条,防治水土流失面积691.81平方公里,建成了胡家山、瓦房沟、五谷庙沟、油坊沟等一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实现了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控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居环境优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多重建设目标,项目区内山绿、水清、村美、人富,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围绕清水谋水保 丹江口市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原因,尤其是随着丹江口大坝的兴建,9万多移民市内安置、沿山后靠,长期陡坡开荒、广种薄收等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承担着保护一库清水的重任,因此,丹江口市将“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保护一库清水送北京”作为重要目标来抓。 一是坚持分区防治。全市以汉江为界划分为江南、江北两大自然区域,为加快我市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步伐,我们对地面被覆较好的“江南”地区,侧重于自然修复、村落面源治理、旅游开发治理模式;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江北”地区,侧重于生态农业、村落面源和科技示范治理模式。 二是设立三道防线。按照水源地安全保障区首要目标是控制面源污染的要求,我市在开展库区水保工程建设中,按照“自然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缓冲”三道防线的治理思路来指导综合措施布局,并结合实际,突出“远山自然生态修复、近路高效农业示范和库周优质桔橙经济”的特色,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分类实施。 三是突出五级防护。在库区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建设上,主要做法是围绕三道防线,突出五级防护。五级防护:一是通过封禁治理、疏林补植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进行林地径流控制;二是通过村落污水和垃圾收集、沼气池、道路硬化,进行村落面源污染控制;三是通过水平梯田、坡面水系配套工程,进行农田径流控制;四是通过生态溪沟、生态塘堰整治,栽植水生植物降解水质,进行输移途中控制;五是通过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在流域出口处进行汇集处理。小流域通过“三道防线、五级防护”的措施布局对流域范围内的地表径流层层拦截、过滤,起到保护水质的作用。 二.项目捆绑、集中力量办大事 水保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有限,为真正实现综合治理,在丹江口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水保项目与涉农项目捆绑实施,搭建起“政府统筹、统一规划、水保搭台、部门配合、共同建设”的项目资金捆绑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使工程规模、治理效果都达到一定水平。 习家店胡家山清洁型小流域通过整合农发、能源、林业、交通、畜牧、烟草项目,完成高标准坡改梯3796亩,经济林7249亩,配套排水渠9.46公里,铺设灌溉管网38公里,蓄水池34口,道路21.8公里,生物沟道4.68公里,生物塘堰15口,沼气池120口,培植舍饲圈养养牛大户10户。治理出来的高标准梯田,实行“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订单生产模式,全部发展烟叶产业,探索出了烟—草—畜—沼循环农业、烟—菜轮作、苗林一体化农业发展模式。目前,胡家山清洁型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已达到宜林面积的80%以上,大大提高了坡面水源涵养能力。同时,通过污水收集循环降解系统、沼气池收集牲畜粪便产生能源替代,村庄道路硬化,垃圾的集中堆放和处理,塘堰和沟道整治后引种湿生挺水植物、建设生物降解塘、生态沟道等综合措施,基本改变了治理区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实现了村容整洁、道路畅通、农房清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雨天污水不出沟,泥沙不乱流优美的人居环境。并经测算,农民收入治理后是治理前的三倍以上。 蒿坪镇的五谷庙沟清洁型小流域,山高坡陡,并且交通不便、无水利水保设施配套,群众最基本的饮水、吃饭问题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村庄脏乱不堪,生存条件恶劣。据调查,流域治理前人均年收入668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167人,668元至924无的低收入人口230人。流域治理难度较大,丹江口市确定该流域优先抓好高效经济林建设,同时,捆绑水利、交通、能源等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两年来,现已新建高标准梯地1500亩,退耕还经济林2000亩,铺设输水管道26.5公里,新修道路27公里,兴建沼气池80余口,发展高标准薄壳核桃基地2500亩,预计进入效益期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250万元,人均年收入2.2万元,改变了项目区种地难、饮水难、行路难、脱贫难的状况。 三.科技支撑,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一是加强科技合作。建立了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协作机制。与长江委监测中心、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几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规律、治理效益、坡耕地种草养畜、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等专题研究,为全市防治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建设清洁型小流域技术路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二是推广先进技术。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丹江口市大力推广了生物净化、测土配方施肥、舍饲养畜、水源涵养种植模式等先进的实用技术,成效显著。如在沟坡防护、塘堰整治上,摒弃了过去浆砌硬化的工程措施,尽量保持沟道自然生态状态,种植根系吸附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进行生物净化;在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上,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户进行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及施肥等方面技术指导,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项目区农户掌握了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作物,施什么样的肥,大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也从源头上减轻了水质污染;在荒山荒坡、疏林地治理上,推广了如刺槐+侧柏(或白刺花、苔草),栓皮栎+白刺花+苔草等适于不同立地条件的10种水源涵养种植模式,项目区内植物群落得到明显改善,从单一化向多种群、多层次植物群落结构演替,有效提高了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三是加强项目监测。丹江口市现已建成设施齐全的水土保持径流观测站和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水质监测站各1处,简易小流域径流观测小区2处,分别对胡家山等4条典型清洁型小流域进行跟踪监测。横向对比各项治理措施的治理效益、纵向对比治理前后小流域的水、沙、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开展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项目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虽然丹江口市近几年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国家对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心、重视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加快丹江口库区水保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水利部全面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的战略部署,也对水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牢牢抓住机遇,顺应发展民生水利的要求,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再创新的业绩,努力实现丹江口市水保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建设“和谐、生态、繁荣”丹江口的战略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