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简报

科学考察简报第十一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1-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院士专家考察团赴金沙江流域考察
 
    11月1日至6日,由中国科学院孙鸿烈、童庆禧、袁道先、郑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冯宗炜院士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院士专家考察团,对金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
    参加此次考察的院士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甘肃农业大学草原学院和西南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等单位。
    6天中,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格、宁南、会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及姚安5个县。每到一县,考察团都认真细致地询问当地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调查了解农民的生活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听取干部群众对生态建设的意见和要求。院士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长治”工程在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一致认为,“长治”工程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中,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突出坡面水系工程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同时将国家宏观生态效益与提高小流域内群众生活水平紧密结合,治理技术路线是成功的。与此同时,院士专家们也发现这一地区坡耕地的退耕工作难度大,很多地方没有资金用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大范围坡耕地种植仍然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区;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仍然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以及种植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他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长治"等水保工程建设,水保工作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生态问题,科研部门要加强科技指导,政府要统筹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搞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11月6日,院士专家考察团在完成了对金沙江流域5县的考察后,在昆明召开了座谈会。科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对考察活动做了总结。
    孙鸿烈院士在座谈会上提出三个观点:第一,水土流失是各种生态问题的集中反映;第二,水土流失又是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和贫困的根源;第三,水土保持是水土流失地区扭转生态恶化和摆脱贫困的关键。他说,水土流失是各种生态恶化问题的集中反映,是生态恶化的后果。如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人工抚育又跟不上,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坡地过度的开垦,加剧水土流失与土地生态系统恶化;草场草地过渡放牧,草场植被稀疏,造成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退化的结果都反映在水土流失上。
    同时,水土流失又是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和群众贫困的根源。一方面,因为水土流失继续发展后,肥沃的表土被冲走,土地资源逐步丧失,土地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萎缩,土壤涵养水分能力下降,就会加剧洪涝干旱灾害。而水土流失形成的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湖泊和水库中,给防洪等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生产能力低下,农民为扩大种植面积就不断进行陡坡开垦,越垦越穷。所以,水土流失发展下去,恶性循环,会导致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生态恶化和贫困,因此,贫困与水土流失关系极大。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和实现脱贫致富,他认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关键措施。水土流失本身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一个结果,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解决系统的问题。在一个区域里,单一措施很难发挥作用。在生态严重恶化地区,把水土保持搞好了,就是抓住了生态建设和解决脱贫致富问题的牛鼻子。从考察看,各地采取小流域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方法,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群众摆脱了贫困,逐步走上富裕发展的道路,同时从根本上扭转了当地生态恶化的局面,治理效果非常好。实践表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等统在一起抓,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
 
*      *      *      *      *

    金沙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跨越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四川5省区,从直门达至四川宜宾,干流长3500km,落差约5100m,占长江全长的55%和长江总落差的95%。流域面积50万km2,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27.8 %。金沙江下游(攀枝花雅砻江以下)涉及云南、贵州、四川3个省的51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0.13万km2。区内总人口1550万,农业人口1393万。金沙江为典型的深谷河段,相对高差可达2500m以上,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大部分为峡谷。
    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13.54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8.6%,其中金沙江下游水土流失面积5.34万km2。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产沙量最多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达2.58亿吨,占长江宜昌水文站来沙量的48.8%。观测资料表明,渡口站控制面积占金沙江流域的48.3%,径流量占36.9%,输沙量仅占16.5%,金沙江沙量的83.5%来自渡口以下河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格、宁南、会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及姚安均位于金沙江流域。
    普格县地处凉山州东南部,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地势北高南低,谷岭相间,岸坡陡峭。黑水河是普格县第一条大河,流域内包括26个乡镇。该流域总面积1237 km2,水土流失面积54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6%。流域内山高谷深,最高海拔3861m,最低海拔1040m。经过近几年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有改善,但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流域内坡耕地广泛分布,在22万亩耕地中,坡耕地占了19.84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广种薄收,群众生活水平低下。据了解,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森林遭受大量砍伐,大片林地被开垦成耕地,且绝大多数是坡地,这些坡耕地占流域内耕地面积的70%以上,加上简单粗放耕种,使得坡耕地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到了整个黑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43.6%。据调查,山上人均坡耕地20-30亩尚无法生存,而山下人均不足一亩却可以过得很富足,山上坡地的粗放经营不但是广种薄收,还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普格县境内长河扁村,考察组看到,村子旁边浑浊的黑水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土奔流而下,两岸高山上四处是陡峭的坡耕地,薄薄的土层上稀稀拉拉地种着一些农作物。普格县县长吉伍木牛介绍,高山上的土地十分贫瘠,只能栽种一些玉米和大豆,虽然人均土地超过10亩,有的地方甚至20~30亩,但每亩的收成只有几十元,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难以维持生计。而在山下,情况就大不相同,从65岁的村民郑玉海那里,考察组了解到,他家共6口人,虽然只有4亩耕地,但立地条件好,靠着谷物和蚕桑的收入,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元,山上山下,差距悬殊。2003年~2004年,该县实施生态移民,将2个乡的村民6000余人从2800米的高山搬迁到1600m的山下,通过国家投资、政府配套、农民自筹的方式,筹集资金整治了部分土地,新迁入的移民人均获得耕地近1亩,山上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使农民不但解决了生存与发展问题,还极大的缓解了当地的水土流失。然而由于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资金不足等原因,生态移民难以大规模实施。目前该县尚有10个乡4.5万人需要从山上搬迁。
    宁南县 位于金沙江流域的凉山州东南部,是一个以汉、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县。该县境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最高海拔3919m,最低海拔585m,水土流失严重。全县耕地面积18万亩,但靠天吃饭的坡耕地占了60%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落后的生产条件,制约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8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97亿元,县级财政收入8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元,人均粮食拥有量376kg。1989年,宁南县被列为国家"长治"工程重点县,通过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水池水窖等小型水利水保配套设施,实施坡改梯工程,植树造林,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16年来,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69 km2,占规划治理面积999 km2的87%,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粮增产、钱增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治理目标。 "长治"工程建设不仅使宁南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过去这里的坡耕地上只能种植玉米、花生和红苕等低附加值的农作物,通过综合治理后梯田上种上了甘蔗、烤烟、桑树等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林木,现在甘蔗、蚕桑、烤烟产业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与1989年比,全县粮食产量由5161万kg增加到6900万kg,县财政收入由833万元增加到94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83元增加到2356万元。
    会理县是全国著名的石榴产地,有全国石榴第一生产大县之称,由于石榴品质好,远销北京等40多个城市,石榴种植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该县石榴产业的发展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密切相关。1988年开始的"长治"工程,治水改土,为大面积种植石榴创造了条件。治理前,全县的石榴种植面积仅为3867亩,到2004年已达到13.1万亩,产量由91.55万kg增长到4977万kg,产值由191万元增加到9954万元。考察团考察的铜矿村所在的小流域属金沙江一级支流城河流域,干旱缺水,荒山荒坡和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铜矿村1989年被列入"长治"工程,16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坡耕地改造,建设坡面配套水系工程,发展石榴种植,连续进行规模综合治理,共计完成总投资2015.12万元,其中各种渠道国家投资394.24万元(水利水保投入251.2万元),群众自筹25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70.88万元,吸引拍卖"四荒"治理资金700万元。该村仅石榴种植面积就达8790亩,60余万株。2004年全村石榴产量已超过400万kg,产值1059万元,人均产值达1万元,其中石榴收入上30万元的有2户,20万元的有5户,10万元的有25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50元提高到7000元。从铜矿村看,小流域治理中修建的坡面径流调控工程,不仅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而且让当地有限而珍贵的水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了逆转,良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激发了群众治水改土的热情,取得了生态和农村经济"双赢"的局面。全县人民经过十多年连续不断的治理,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5 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0%。
    云南元谋县以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闻名于世。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这里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89年以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4.4%。这里有着近10万亩土地近似于黄土高原地貌,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土地的沟蚀强度不亚于黄土高原。为了治理这片黄土坡,元谋县抓住"长治"工程的契机,扶持发展水保专业户和重点户进行开发治理。制定了"三打破、三不限、一保障"的优惠措施,即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所有制界限、承包的短期性,不限投资治理者的经营规模、范围、方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允许继承、转让、抵押。全县共扶持开发治理"四荒"面积50亩以上的水保专业户和重点户203个,累计拍卖、租赁、承包"四荒"面积近10万亩。除了国家的资金扶持外,引入民间投资近5000万元,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0 km2,每年增加经济收入超过3000万元。该县还积极帮助民营水保大户成立协会、公司,推行"协会+公司+经济人"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模式。科技服务为治理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作用,除该县的水土保持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水土保持科学协会外,还成立了如石榴协会、枣类协会等各类协会120余个,会员超过1.4万人,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姚安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国土面积1803 km2,总耕地面积17.9万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平均降雨量767.5mm。1987年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08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中,姚安县摸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治理路子,在白沙冲村他们采取山顶戴"帽子"-- 营造高标准史密斯桉树林;山腰系上"带子"--种植优质梨及果杏;山脚穿"鞋子"--实施坡改梯工程;山沟修"台子"--修筑拦沙坝等工程,通过3年时间,不仅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而且实现人均增加梯田2.1亩,林地7亩,果树50株。在荒山治理中,他们自创"借山治理" 的模式,取得了成功,具体是在治理前同项目区所在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协商借用荒山,借期内由项目建设单位开发和受益,借期满后将治理后的山地归还。“长治”工程建设以来,姚安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13 km2,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7.4%。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前的3178万元增加到527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92元增加到2096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金沙江流域生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区域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2、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和极度脆弱性并存,使得生态破坏的后果非常严重,生态修复更加困难;3、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4、坡耕地面广量大,加之传统种植习惯影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5、局部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治理难度较大。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