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简报

科学考察简报第三十三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1-0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第21期)
 
应加快革命老区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北方土石山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革命老区集中分布,太行山区、沂蒙山区、桐柏大别山区和伏牛山区,均分布在海河流域、淮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既是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海河流域上游有贫困县41个,淮河流域上游有17个。此次科考过程中,北方土石山区实地考察了其中的1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通过考察,专家们发现,这些贫困县里,水土流失越严重的地区,其贫困程度越深。而一些经过治理的区域,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有的基本上实现了脱贫致富。老区的贫困与水土流失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坚持不懈搞好水土保持,贫困的老区人民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贫困与水土流失互为因果
  海河、淮河流域的上游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坡度陡,降雨量大,土层薄,人口相对较多,历史上乱砍滥伐等人为因素和降水集中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如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东费县,部分区域的侵蚀模数达3140 t/ km2·a,大部分石漠化土地只能在石缝中种点地瓜等旱地作物,广种薄收,根本维持不了农民的基本口粮,同时还导致当地群众饮水困难。在沂蒙山灰岩地区考察组看到,该地60%左右的坡地耕作层已经流失,基本丧失粮食生产能力。正常年景情况下这里的小麦、玉米、红薯亩产分别为180kg、150kg、1250kg,折合人均年占有量约300kg左右,只能勉强达到养家糊口的温饱要求,根本没有“余粮”用于发展畜牲业或相关加工业,由此也就拉大了与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2003年山灰岩区人均实际纯收入仅800元左右,是当地最贫困的地区。河南省鲁山县耐庄河小流域,流域面积45.53km2,水土流失面积占77%,土壤平均侵蚀模数3200t/km2•a。据调查估算,该流域每年从坡耕地流失的土壤约2.1万t,相当于流失掉5hm2、土层厚30cm的农耕地的土壤总量。损失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折合标准化肥约300t,相当于小流域每年施用化肥的总量。养分和养料流失,使土壤日益贫瘠、粮食产量低下,坡耕地每年减产750kg/hm2。2003年,流域粮食总产306.5万kg,人均仅230kg。土壤贫瘠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经济收入,2003年流域内各业总产值1024.7万元,人均纯收入仅502元。
  反过来,由于贫困,人们必然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和利用,陡坡垦殖、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从而进一步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对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加以治理,只会陷入愈穷水土流失愈严重,水土流失愈严重就愈穷的恶性循环中。
  二、水土保持能极大地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
  实践表明,水土保持对于改善山区贫困状况、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充分体现在流域水土保持的长期效果上。如淮河流域1996年列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县建设的58条小流域,5年共改造坡耕地2.26万hm2,增加灌溉面积48923 hm2,粮食产量年增8192万kg,土地产出增长率达18.8%,稳定解决了小流域72.65万人口的粮食问题。治理后,当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群众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01年,上述治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765元,比1996年增加493元,一大批农户因此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海河流域永定河上游国家重点治理区,通过实施一、二期治理,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24.6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3.9万人,下降了84%。
  此次考察过程中,考察组了解到大量水土保持促进区域脱贫致富的实例,这些实例则更具体地说明了水土保持对于改善当地群众贫困生活的重要意义。北京房山区蒲洼小流域、山东沂水县杨庄小流域就是典型的二个实例。
  1、蒲洼小流域
  蒲洼小流域位于北京市西南郊,房山区最西端。流域内有水土流失面积36km2,占总面积的90%。由于这里岩石岩性差、地形陡峭,土层薄、植被稀少,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下。1990年粮食平均亩产161kg,且以杂粮为主,人均口粮仅96kg,人均收入为714元,是北京市贫困地区之一。
  该小流域1991年被北京市科委列为“八五”期间“北京市西南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实施6年中,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距村庄较远,海拔较高,不便开展开发经营的高山地带,实施了封育治理措施;在海拔600~800m适应发展果林地带发展以仁用杏、核桃为主的果树基地;大量的坡面工程实施在高山、中山、低山地块内,形成了梯级防护体系。通过治理使该流域形成了远山封育、近山利用、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6年共完成开泉7处,修塘坝2座,蓄水池12座,架设引水管道1.42万m,扩大灌溉面积600亩,完成干砌谷坊498道,浆砌谷坊坝22道,闸沟垫地1280亩,挖果树大埯15万个,修筑防护墙1200m,坡改梯田938亩,造水保林1.38万亩,经济林3701亩,种草7000亩,封山育林1.5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2km2
  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进一步强化了治理工作,3年间,共完成山区集雨工程1117处,建小水窖510个,建塘坝2座,铺设引水管道4000m,搞微喷120亩,管灌500亩,坡改梯田10亩,挖鱼鳞坑2.1万个,造林1500亩,建核桃园150亩,发展养殖肉牛250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km2
  到1999年,蒲洼小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6 km2,水土流失治理率87.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905t/km2·a下降到225.3 t/km2·a。流域内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从52.9%上升到93%,增强了流域蓄水拦沙能力。治理后,流域内粮食总产量由1990年的34.8万kg,增长到1999年的86万kg;干鲜果品产量由1990年的10.5万kg,增为1999年的28万kg,增长了16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47元提高到1999年的2053元。目前该小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基本上实现了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群众过上了富裕生活。
  2、杨庄小流域
  杨庄小流域位于山东沂水县东北部,地处淮河流域沭河的一级支流上。流域总面积28.75km2,该流域属低山丘陵区,西部为花岗片麻岩区,东部为石灰岩区;土壤为粗骨棕壤和淋溶褐土,厚度一般在35cm以下;多年平均降雨量819.2mm。治理前林木覆盖率仅为9.3%,水土流失面积达23.1km2,占总面积的80.4%,年土壤侵蚀模数4322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失调,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一直在低水平线上徘徊不前。
  1990年,杨庄小流域被淮委列为试点,1995年通过了淮委组织的验收。治理期间该流域抓住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按照“实施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林牧副协调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进程”的总体规划要求,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到1994年底,小流域内共建谷坊712座,塘坝14座,引水工程3处,蓄水池12个,开挖截洪沟13km,修建道路71.1km;营造水保用材林3272亩,发展经济林2377亩,封禁治理5353亩,有林地面积由治理前的9472亩增加到15121亩;新建水平梯田16751亩、沟坝地315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治理程度达到81%,土地利用率达到90.7%,林草覆盖度达83.6%,减沙程度为75.5%。
试点验收后,当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进一步完善配套治理措施,使小流域治理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据调查测算,坡地改成梯田后,在正常年份下,亩增粮食20%~35%,在干旱的年份尤为明显。以1997年为例,全县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但由于该流域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作用,加之其它农艺、农耕措施的推广,全流域粮食生产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总产达到453.58万kg,亩产650kg,是全县粮食亩产近两倍。
  上述治理措施的完成,为改善群众的生产条件、促进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全县整个山区开发建设起到示范辐射作用。1994年,流域内各业总产值达218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6元,分别比治理前增长4.28和3.26倍。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配套实施,既改善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也为发展经济林木、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1995-1997年间,流域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立足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基础,逐步建成了以优质苹果、蚕桑、烤烟、花生、禽畜为主的五大商品基地,其中苹果面积2377亩,蚕桑面积1100亩,烤烟面积2350亩,花生面积3200亩,禽畜发展到23079头(只),仅此五项,年产值就达到1973万元,占流域年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1997年,流域内实现总产值2851万元,比验收时的1994年增加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9元,比1994年的1046元,增加40.5%。
  三、专家的认识及建议
  总结分析上述典型小流域的治理实践,考察组认为,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贫困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减轻了土壤侵蚀,维护与提高了当地土地的生产能力;2)水土保持通过建设小型水库、塘坝、淤地坝等拦蓄工程完善了当地灌排水利配套设施;3)坡耕地改造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率;4)水土保持通过综合治理规划,优化了当地土地利用格局,改善了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林果业或旅游业的发展;5)道路建设、农村能源设施建设如沼气池、省材灶等改变了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活方式,为山区社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专家们认为,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无数的先烈为共和国捐躯,而这些地区当前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贫困人口的数量很大。目前,这些区域已有很多治理水土流失、实现脱贫致富的好典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地群众也有很高的积极性,主要是治理的资金缺乏,国家应当加大对革命老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一是尽快制定老区水土流失治理总体规划,明确对全国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目标和时间安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二是中央政府和相关的地方政府建立老区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财力的改善不断增加投入;三是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国家对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等投入也要给以扶持,使其早日脱贫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北方土石山区考察组提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