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简报

科学考察简报第三十六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5-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第3期)
 
应进一步加大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治理力度
 
  黄河为患,根在泥沙。在黄河下游河道每年淤积的4亿t泥沙中,一半左右是粗沙,大部分来源于中游的多沙粗沙区。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河的治理开发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为此,此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中,西北黄土区组专家们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现状、产沙特征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向流域机构提出了这一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
  一、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概况
  1、多沙粗沙区概况
  多沙粗沙区是指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且粗沙模数大于1300t/km2·a的区域,总面积7.86万km2,分布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23条支流和泾河上游(马莲河、蒲河)部分地区、北洛河上游部分地区,主要涉及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该区支毛沟发育,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50%~60%,大于3 km2的沟道有6785条,其中流域面积为100~300 km2的沟道有265条、50~100 km2的有435条、10~50 km2的有1792条、5~10 km2的有1771条、3~5 km2的有2495条。
  2、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界定及分布状况
  鉴于目前国家的投入强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面积仍显偏大,水土流失分散治理对下游减淤的效果并不明显。为此,专家们对多沙粗沙区中泥沙颗粒直径和侵蚀模数更大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加以界定,以便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尽快减少进入黄河干流水库和下游河道粗泥沙。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以0.1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1400t/km2.a为指标界定的,面积为1.88万km2,占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的23.9%(约1/4)。整个区域呈“品”字形分布,涉及三大片,最大的一片在黄甫川~佳芦河区间,第二片在无定河的芦河、大理河,延河和清涧河上游一带,第三片在是无定河下游。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右岸黄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清涧河、延河等9条支流。该区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使沟壑成为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全区长度大于0.5km的沟道达1万多条,沟谷面积占总面积的45%~55%。
  二、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产沙特征
  多沙粗沙区多年平均输沙量(1954~1969年系列)11.82亿t,占黄河同期总输沙量的62.8%;粗泥沙输沙量为3.19亿t,占黄河粗泥沙总量的72.5%。该区域的产沙成为影响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关键因素。
  其中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不仅是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最大的粗泥沙的集中产区,也是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生态最为脆弱的区域。该区产沙有如下特征:
  1、侵蚀强度高、粗泥沙比重大
  该区平均侵蚀模数高达2.39万t/km2·a,是黄土高原强烈侵蚀的中心,属于剧烈侵蚀的面积占到黄土高原地区剧烈侵蚀面积(3.67万km2)的51.2%。窟野河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3万t/km2·a。虽然该区面积仅占多沙粗沙区面积的1/4,而产生大于0.05mm和0.1mm的粗泥沙量达1.52亿t和0.61亿t,占多沙粗沙区相应粒径输沙量的47.6%(约1/2)和68.5%(约2/3)。
  2、侵蚀产沙时间集中
  该区土壤侵蚀产沙多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的90%以上。产沙又往往集中于几场大的暴雨洪水。窟野河1971年7月下旬一场暴雨,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5%。
  3、泥沙主要来自沟道
  该区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使沟壑成为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据有关研究,全区长度大于0.5km的沟道达1万多条,沟谷面积占总面积的45~55%,而产沙量却占70%左右。
  4、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产沙量
  据调查,近年来该区开发建设项目不仅规模大而且特别集中,对产沙的影响尤为突出。据统计,该区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50多个,地方项目110多个,破坏地表植被面积5000hm2左右,随意弃土弃渣6000万t左右。每年新增人为水土流失1500万t左右。神府东胜矿区,开矿后径流量比开矿前减少了20%,径流含沙量增加30.9%,悬沙中值粒径变粗27%。
  三、多沙粗沙区的治理概况及治理技术
  多沙粗沙区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如位于多沙粗沙区的无定河流域,自1982年先后开展了两期重点治理,截至1999年底,已累计治理小流域550余条,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87km2。同时,通过多年的治理实践,总结探索出了一套多沙粗沙区成功的治理技术。该技术由五道防护体系构成:即梁峁顶防护体系—主要是以灌草为主,防风固沙,保护梁峁及其附近地域;梁峁坡防护体系—主要是以水平阶、鱼鳞坑等小型水保工程为主,拦蓄降水,保持水土,把梁峁坡变成农业和果品生产基地;峁缘线防护体系—主要是以沟头防护工程为主,拦截梁峁坡防护体系的剩余径流,分割水势,防止溯源侵蚀;沟坡防护体系—主要是进行工程造林种草,发展径流林业,遏制产流,进一步拦截上段防护体系的剩余径流,固土护坡;沟底防护体系—主要是修建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的工程体系,拦截坡面防护体系没有拦截住的产流、产沙,提高侵蚀基准面,变荒沟为坝地。同时,在近村、近路、近水、平缓的地方修筑梯田和集雨蓄水工程,拦蓄经流,拦减泥沙,增加粮食生产,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四、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沟道治理工程规划
  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已经实施了国家重点治理工程项目、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砒砂岩沙棘项目等项目,对治理这里(坡面)的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对黄河减沙的作用,近年来逐步加强了对多沙粗沙区,特别是其中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拦沙工程规划与沟道治理的力度。2003年黄委编制的淤地坝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建设淤地坝6万座。其中,在多沙粗沙区的窟野河、秃尾河、孤山川、皇甫川等入黄一级支流,规划建设淤地坝3.3万座。初步建成以多沙粗沙区25条支流(片)为重点的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工程发挥效益后,可拦截泥沙能力达到140亿t,蓄水能力达60亿m3,发展灌溉面积120万亩,高产稳产坝地面积270万亩,促进退耕1200万亩,封育保护2000万亩。
  2006年黄委又组织编制了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任务书,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生态自我修复的基础上,强化拦沙工程建设,计划到2015年,建坝2293座,包括:大型拦沙坝10座、中型拦沙坝1449座、小型拦沙坝834座。其中近期(到2010年)建坝1175座,包括:大型拦沙坝5座、中型拦沙坝741座、小型拦沙坝429座。使拦沙工程控制侵蚀产沙面积累计达到35%以上;年拦控泥沙1.50亿t(新增1.00亿t),其中控制泥沙粒径大于0.05mm的粗泥沙0.56亿t(新增0.37亿t),泥沙粒径大于0.1mm粗泥沙0.22亿t(新增0.15亿t)。到2015年,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基本形成以中小型拦沙坝为主的拦沙工程体系,拦沙工程控制侵蚀产沙面积累计达到60%以上;年拦控泥沙2.5亿t(新增2.00亿t),其中拦控泥沙粒径大于0.05mm粗泥沙0.93亿t(新增0.75亿t),泥沙粒径大于0.1mm粗泥沙0.37亿t(新增0.30亿t)。
  五、 专家建议
  通过考察,专家们认为,多沙粗沙区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亟待治理区域环境条件越来越差,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加之该区属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地区,地方财政基础薄弱,群众生活贫困,依靠地方政府和群众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比较困难。因此建议:
  1、今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应针对该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中央投资力度,开展以沟道坝系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轮牧,保障大面积的植被恢复,推动区域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最关键区域,建议将该区治理列为国家级专门重点工程,尽快开展治理工作。
  (西北黄土区考察组提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