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简报

科学考察简报第三十八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5-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第5期)
 
甘肃定西安定区长期坚持不懈治理
水土流失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原定西县)自1983年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 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兴修梯田、造林种草、建坝筑路,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合理配套,取得了显著成效,曾得到过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此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中,西北黄土区考察组的专家们对该区20多年来治理水土流失所取得的巨大成效、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以期为其它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一、安定区水土流失治理概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有大小沟壑2.4万余条),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06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1% ,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640t/km2.a。),生态脆弱,水资源极其匮乏。区内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水土流失和干旱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1983年该区被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后,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关怀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走过了从单一治理到综合治理,再到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山顶荒山种树,山坡退耕种草,山腰梯田种薯,山底打坝蓄水,家家种草养畜,户户沼气配套,村村道路畅通,人人致富增收”的治理模式,水土流失得到明显遏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41 km2,治理度达到67.8%,其中有146条小流域得到初步治理并通过验收。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小流域坝系5条,治沟骨干坝60座,中小型淤地坝71座,修建各类小型拦蓄工程19.31万处。据测算,现有治理工程每年可拦泥沙1200多万t,减沙效益为59%,拦蓄径流能力4700多万m3,降水有效利用率提高6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1998年全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3元。水土保持工作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除实施国家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在安定区还实施了生态修复、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在不断加快。
  二、安定区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安定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拦泥滞洪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全区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兴修梯田达到154万亩,农民人均达到4亩;完成退耕还林48万亩,造林保存面积120万亩,种草留床面积54万亩,林草覆盖率达32%;修建乡村道路累计达到2900km,实现了“乡乡通汽车、村村通农用车”的目标。水土保持带来的巨大变革,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年来,在连年大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持续达到1亿kg以上,粮食单产逐年提高。
  2、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为培育主导产业搭建了发展平台
  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平台,总结出了“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搞调整”的治理开发新路。一是梯田建设为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搭建了平台。安定区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依靠科技发展马铃薯产业。2006年全区种植马铃薯85万亩,总产量82万t,总产值完成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二是退耕种草加快了畜草产业的长足发展。25度以上的陡坡地已基本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了130个草畜转化示范点,建立沼气池5030座,各类家畜家禽存栏200万头(只)。舍饲养殖得到大力发展,牲畜总量不断扩大,畜牧业总产值达2.1亿元,农民人均达345元。三是劳动力剩余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安定区输转城乡劳动力29.8万人,实现收入9.1亿元,人均780元,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同时,安定区以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依托,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使药材、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3、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率,为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梯田、各类塘坝、淤地坝、集雨水窖等水保工程的建设,有效拦蓄天然降雨,大大提高了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区水浇地达到15万亩,占水川地的57.5%,亩增产粮食折资280元左右。淤地坝建设“以坝代路”,架起了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增强了农村与外界物资和文化的交流,不但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的文明进步。
  4、创立了生态经济模式,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为龙头,全面整合扶贫开发、退耕还林、雨水集蓄利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畜牧业发展等农业项目资源,逐步创立了适合本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全面实行封山禁牧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种草—养畜—改圈—沼气—肥田—增收”和“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农业发展路子。立足农业发展地方工业,“以工补农”,大力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现已建成淀粉加工企业12户,年生产能力12万t。在26个村实施了扶贫开发整体推进项目,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减少7400人和4.3万人。通过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扶贫开发,着力发展农产品贩运、销售等二、三产业,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扩充了经济总量,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主要做法
  安定区在长期的水保生态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五次转变”:一是由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向大示范区治理转变;二是由综合治理突出蓄水保土效益向治理开发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转变;三是由人工治理为主向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并重转变;四是由注重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加强坝系工程转变;五是由水保部门独家治理向全社会参与治理转变。在具体工作中,安定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行政措施
  长期以来,安定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支撑和保障长抓不懈。在具体工作中,整合水利水保、林业、科技、农业、财政等各部门的优势力量,成立了生态环境建设协调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水保生态建设每年都被纳入全区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制定了区、乡、村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水保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进程。
  2、不断深化改革,狠抓管理措施
  利用水土保持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一是在项目建设程序上,推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示制、群众投工投劳制等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市场运作方式,相关机构进入前期工作、中间控制、后期评估等领域,参与项目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及效益监管,同时,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二是在工程运行管理上,坚持“谁管理,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搞活经营权,对治理成果的管护落实到承包人和农户。三是在行政执法监管上,区、乡、村三级执法机构巡回检查指导工作,增强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建设成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上,建立资金审批、使用相分离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对国家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制度和定期报账制度。
  3、巩固建设成果,狠抓监管措施
  为保护和巩固水保建设成果,区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水土保持监察大队、林业派出所等机构,各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所,建立了区、乡、村三级监督执法网络,配备了专职管护人员。先后制定了《安定区实施水土保持法细则》等9个规范性文件,全面实行封育保护,严禁牲畜放养。同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查处毁林毁草、开荒、挖沙等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案件,并及时进行了教育和恢复治理。
  4、科学规划设计,狠抓项目措施
  安定区先后编制了《安定区梯田化区(县)建设规划》、《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年规划》、《“十一五”淤地坝建设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宣传规划》等规划,为水保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具体实施中,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提出了“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思路,组织动员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能源等各农口部门带着项目进驻流域,组装配套各项实用富民技术,整流域片带式推进,使广大农民在流域开发中得到实惠,增强了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5、保证工程质量,狠抓技术措施
  在各项工程实施中,安定区严格质量标准,不断创新技术,按照综合、快速、科学、高效的治理原则,提出了梯田优化设计技术、径流聚集工程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新修梯田培肥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及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探索总结出了综合治理、分区防治、草灌乔结合、林草配工程、梯田配水窖等治理与开发模式。
  6、营造舆论氛围,狠抓宣传措施
  安定区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作为推动水保建设、进行产业开发的关键措施来抓。通过编写宣传书籍和画册、制作电视专题片、展览室等各种宣传形式,宣讲水保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和经验、工作成效和做法,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每年开展的“讲政策法规、讲信息技术、讲发展思路”的“小三讲”活动,广泛宣传水土保持的意义和好处,让全社会认识生态、关心生态、支持生态,增强了广大群众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存在问题及专家建议
  通过本次考察,专家们发现,尽管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由于长期的干旱,加上病、虫、鼠害比较严重,林草成活率、保存率偏低,需多次补植补种,加大了林草植被建设的投入。
  2、大多数沟道支离破碎,治理的难度和投资较大,淤地坝坝系建设项目滞后,制约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防护体系的完整性。
  3、随着农村“两工”的取消,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严重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
  4、由于地域差别较大,安定区南部坡地面积还很大,还没修成梯田。再加之受强降雨的破坏,现有部分梯田水毁严重,需要改造。
为此,专家组建议:
  1、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提升整合片带的综合治理水平。通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综合治理措施,把现有重点治理的小流域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片带,实现精品小流域向规模化整体推进的跨越,发挥规模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2、进一步重视生态自然修复,加大封育力度,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植被建设。同时,要加强现有林草管护,重视病虫鼠害的防治,提高林(草)效益,巩固治理成果。
  3、继续加大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沟道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入黄泥沙。
  4、在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加大国家投资的比例,减少群众投工投劳的数量。可以按不同措施划分群众投工的比例,除水窖、经济林果等群众可以在近期内受益的措施要求一定比例的群众投工外,其他措施尽可能国家投入,使农民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加快发展步伐。
  (西北黄土高原区考察组提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