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简报

科学考察简报第二十二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7-3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
是改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北方农牧交错区具有明显的过渡带特征。由南向北,土壤母质从黄土过渡为沙土;土壤侵蚀营力由水力转为风力;植被类型从森林草原转为草原、荒漠草原;土地利用方式从旱作农业逐渐转变为草原游牧业;气候由半湿润气候向干旱气候过渡。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经济建设与资源开发速度不断加快,天然植被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地面裸露,风力、水力两种侵蚀作用季节交 替,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由于草场超载放牧导致的草原严重退化和沙化问题已成为本区域最重要的生态问题。近年来,本区域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继续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封山禁牧、封育轮牧、舍饲养畜等措施,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水利部门开展了一批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积极推动封育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次科学考察中,专家们对这些试点取得的成效、做法给予了重点关注,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主要成效
  通过对一些试点工程的实地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推行封山禁牧,减轻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控制风沙危害,不仅费省效宏,而且有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1、林草覆盖度提高,生态环境改善
  生态修复区通过封育保护,灌草萌生的速度明显加快,裸地自然郁闭,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把小流域治理、建设水源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相结合,项目区林草植被迅速恢复,植被覆盖度由实施前的10%提高到50%左右,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和防护功能明显提高。宁夏盐池县红石梁天然草场自1999年确定为禁牧封育生态修复试点区后,通过全面实行草原封禁,适当补播改良,围栏封育,使草场的植被覆盖度由封育前的35%增加到75%,草层高度由30cm增加到70cm,产草量由88kg/ 亩,增加到了382kg/亩,优质牧草数量增加,劣质草数量减少,优化了草群结构,荒漠化地貌如今变成了一片绿洲,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发展。晋陕两地实施生态修复的区域,效果也非常明显,5年期间,陕西榆林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年平均提高2%,山西省年提高率为1.5 %。在草地面积增加的同时,质量也普遍提高,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多样性、稳定性均在增加,农民的直接感受是“草多了,草高了,圈养牛羊容易了”。
  2、林草地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能力提高,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
  修复区林草覆盖率提高的同时,土壤的蓄水保土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据甘肃省安定区监测,修复区林地蓄水能力一般提高约40%,保土能力提高约26%;天然草地蓄水能力提高约31%,保土能力提高22%。陕西省吴旗县封禁三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4%,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11000t/km2降低到6000 t/km2。内蒙伊金霍洛旗在实施封育保护后,随着植被恢复,径流模数降低了41.8%,产沙模数降低50.2%。
  3、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农牧民收入增加
  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实施,使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传统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正逐步向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多地方出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发展局面。如宁夏实行“羊只下山、人工种草、刈割圈养、规模经营”的现代化养殖方式后,畜牧业生产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的滥牧薄收、粗放经营,变成了现在的“三高一快”(即:高繁殖率、高出栏率、高产出率,快速周转)科学舍饲圈养的集约化经营,走出了一条“种草养畜、规模经营、生态富民”的路子。据统计,2005年宁夏全区羊只饲养量为1058万只,比封山禁牧前的710万只增加49%,羊只出栏数由251万只增加到543万只,增加116%,人均牧业收入由255元增加到768元,增加201%,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双赢”。内蒙古自治区在大规模推行生态修复,舍饲半舍饲牲畜比重达71%的情况下,畜牧业不但没有滑坡,而且实现了稳步发展,其中农区、半农区牲畜头数平均比禁牧前增加70%以上,牲畜由过去的一季出栏变为四季出栏。鄂尔多斯市实施舍饲养殖后,羊的出栏率由28%提高到44%,平均出栏时间由21个月缩短为9个月。不少群众反映,过去放牧养羊,草原越牧越荒,羊越放越瘦,现在禁牧圈养,草原恢复,养羊效益提高了。
  4、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生态意识增强
  随着封禁政策的推行和生态修复效果的日益显现,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思路愈来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对生态修复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宁夏,从自治区党委书记、主席,到普通干部群众都对生态修复有充分认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说:“在宁夏干旱带,最有效的办法是封、禁,这是加快生态建设的前提,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捷径。”政府主席马启智说:“宁夏全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人工治理水土流失的难度非常大,治理进度非常缓慢。多年来,虽然国家及自治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仍然还有占全区总面积71%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但是通过封山禁牧,仅仅二、三年时间,全区生态环境就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占全区总面积58%的草原植被得到了较好恢复。”盐池县大疙瘩村村民们总结说:“封山禁牧,种草养羊,沙子没了,票子来了”。陕北地区群众说:“过去我们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在坡上刨,与天争与地斗,山越来越荒,人越来越穷。现在地退下山,羊进了圈,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
  二、主要经验
  几年来,各地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配合
  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规模大、周期长、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协调配合。如内蒙古自治区各地都成立了由旗县主要领导挂帅,水利(水保)、农牧业、林业、土地、财政、交通、农行等部门及项目区所在地的乡镇领导参加的水土保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把项目任务落实到单位、人头,治理措施落实到乡、村、社和地块,并责成旗县水利(水保)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到了任务明确、职责明确、奖惩明确,从而使各方面形成合力,有力地促进了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区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封山禁牧、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逐级落实到人,为封山禁牧、草原承包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出台政策法规,强化封育保护
  为从制度上保证封山禁牧、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地都相应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乡规民约和管护制度,极大地增强了生态修复的可操作性。如内蒙、宁夏、河北等地配合禁牧政策的推行,全面推行了草原承包责任制,采取以户承包或联户承包的形式,将所有草场落实到户,承包期30-50年,从根本上解决了草原长期存在的“大锅饭”问题,形成了建、管、用和责、权、利相统一的草地牧业生产新机制。宁夏自治区还规定“自治区境内的草原和林地全面实行禁牧封育,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饲养的牲畜进入草原、林地放牧”,对禁牧后的草原,优先安排草场围栏、补播改良和生态移民项目,列入项目的草原围栏封育每亩补助30元,实行生态移民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补助。陕西省人民政府规定“在封山禁牧区内严禁放牧、采石、采矿和取土,严禁非法砍伐林木、侵占林地,严禁毁林开荒、毁林采种、挖根等”。所有这些政策措施,为生态修复的顺利推行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
  3、统筹兼顾,多项措施并举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措推进生态修复工作的进程:通过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水源工程、饲草料基地建设,促进封禁和修复;大力推行畜牧业舍饲圈养,指导和帮助农牧民建设饲草料基地、暖棚、暖圈、草料库、青贮窖,引进和改良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适宜舍饲圈养的牲畜品种,推广先进饲养技术,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采取多种手段降低现有天然草场载畜量,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通过沼气、节柴灶等途径,解决群众能源问题;把生活在生态条件恶劣地方的农牧民,迁往小城镇和条件好的地方异地安置,减少生态压力和人为破坏。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落实草原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科学核定休牧户牲畜饲养规模,以村为基本单位推行草畜平衡。辽宁、吉林近年来大力对农户的灶台进行节柴改造,生态修复区使用节柴灶的比例显著提高,有效缓减了群众向山要柴的问题。山西省3年间共有2700个山庄窝铺的23万人实现了异地安置,近1万km2的土地得到封禁保护。
  4、示范带动,广泛宣传
  在开展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水利部门针对生态修复工作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设立宣传碑、牌,开展了多层次、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生态修复逐渐深入人心,使群众从思想上接受生态修复。鄂尔多斯市还抽调专业技术干部组成“生态修复”宣讲团,深入乡村巡回宣传,向农民耐心讲解国家政策,引导农牧民调整结构,走舍饲养畜的路子。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科学考察,专家们认为,近年来农牧交错区的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但是,考察中也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个别地区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差,禁牧后,由于配套资金、措施建设跟不上,导致一些地方禁牧封育出现了反弹。如2005年宁夏遭受50年不遇的干旱条件下,中部干旱带旱地粮食和人工种草绝收,饲草严重缺乏,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偷牧、甚至公开放牧的现象,给禁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增大了难度。
  2、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大量的舍饲养殖的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舍施的利用率并不高,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养殖方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3、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饲草料、饮水、圈舍、加工设备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人工种草滞后,养殖大都不具规模、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幼小牲畜没有固定来源,许多地方仍然是一种分散家庭式养殖模式,成熟的牲畜及产品不能及时走向市场。
  4、相关科研监测和技术服务工作滞后,对生态自我修复工程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
  四、专家的认识及建议
  考察组认为,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退化的根源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要大规模推进生态自我修复,解决“禁牧难”问题,应该从提高土地的承载力、减缓和消除过重的人口压力和多途径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入手,今后的生态修复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禁牧”政策的政府补偿机制
  考察发现,实施禁牧后,不同地区的政府补偿机制有较大差异,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任何补偿,农牧民对突如其来的禁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很难承受。农户是一个弱质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没有适当的补偿机制,禁牧后的农牧民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的经济收入途径,势必造成经济收入的减少和产生对禁牧政策的抵触情绪。因此,考察组建议,禁牧政策的实施应该结合相应的补偿机制,补偿时间最少要5年。
  2、禁牧与舍饲相结合,走牧业产业化道路
  要建设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基地,保证饲草的充足和质量;要进行畜种改良,饲养高产优质牲畜;要从政策上扶持舍饲圈养,对农牧区舍饲圈养禁牧给予技术指导和优惠政策扶持,如对实施圈养的棚圈、青贮饲料设施、以及饲料粮给予补贴,促进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以激励农牧民自觉退牧和调整经济收入结构;要积极引导和建立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牧民舍饲基地的经济链条,完善产业化经营方式。
  3、改变传统的畜牧业观念,建立农牧业耦合发展模式
  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建立“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农牧业耦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牧区成本低廉、农区饲草丰富的优势,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业;建立畜种的集中培育基地,改进牲畜品种,加强农牧产品的运销,使产品及时走向市场,逐渐形成“短、高、快”的养殖模式。
  4、建立农牧产品深加工基地,就地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压力
  政府要鼓励农牧产品深加工基地的建设,重点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畜牧业养殖的规范发展,拓宽农牧产品的市场渠道,就地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压力。
  5、施行义务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的自愿转移
  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在生态修复区施行义务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自觉地走出去寻找更广的生活空间,实现人口的自愿转移,缓解当地人口压力,这比传统的生态移民更有效,更持久。
  (北方农牧交错区考察组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