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简报

科学考察简报第二十五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9-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第13期(总第25期)  2006年9月28日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其拦泥、淤地、蓄水、灌溉等一系列功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03年水利部又将淤地坝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加大了建设力度。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12万多座,其中2003年以来建设高标准骨干坝4000多座,淤成坝地470多万亩,发展灌溉面积8万多亩,保护下游沟、川、台地27万多亩。
  在此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中,专家们一致认为,淤地坝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专家们对该区域淤地坝建设的作用、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提炼,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一、淤地坝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1、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修建于沟道中的淤地坝,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它不但能够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而且能够固定沟床,抬高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减轻沟道侵蚀。典型调查表明,骨干坝(大型淤地坝)每淤成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8000t,中型淤地坝平均拦泥6000t,小型淤地坝平均拦泥3000t。延安市已建成的1.14万座淤地坝,累计拦截泥沙17亿t,黄土高原区11万多座淤地坝已拦截泥沙210多亿t。
  由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组成的坝系拦泥效益更为显著。如内蒙古准格尔旗西黑岱小流域总面积32km2,建成淤地坝38座,形成了较完善的沟道坝系,累计拦泥645万t,基本实现泥沙不出沟。陕西横山县赵石畔流域面积60.68km2,建成淤地坝45座(其中骨干坝8座),总库容2982.5万m3,已拦泥2039万t。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显著的拦沙保土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对保障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2、淤地造田,促进农业增产
  淤地坝形成的坝地,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地平、墒好、肥多、土松,易于耕作,抗干旱能力强,是水肥条件良好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坝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含水量高80%,土壤养分高30%以上,土地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业增产作用与效益十分显著。坝地平均亩产量300~400kg,高的达900kg,是坡耕地的6~10倍。据陕西省对子洲、绥德两县调查,坝地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6.8%和4.8%,所产粮食占总产量的27.8%和30%。山西省汾西县康和沟流域,坝地面积占流域总耕地面积的28%,坝地粮食总产占该流域粮食总产量的65%。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1995年陕西省遭遇特大干旱,榆林市横山县赵石畔流域坝地亩产均在300 kg以上,而坡耕地亩产仅10 kg。
  3、集蓄径流,解决农村用水
  淤地坝运行前期作为水源工程,小流域坝系中部分骨干坝作小水库使用,能够有效蓄积、利用地表径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解决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调查,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的淤地坝,缓解了1000万人的饮水困难。同时,利用骨干坝前期蓄水发展灌溉面积8万多亩。甘肃环县七里沟坝系平均每年提供有效水资源160多万m3,并解决了附近厂矿企业和4个行政村7000多头(只)牲畜的用水问题。“十年九旱”的定西县花岔流域,过去一直靠窖水和在几十里外人担畜驮解决人畜饮水,通过坝系建设,不仅彻底解决了水荒,而且每年还向流域外调水50多万m3,发展灌溉2000余亩。
  4、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
  淤地坝促进了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建设,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使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经济结构,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多种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内蒙古清水河县范四窑流域,过去“靠天种庄园,雨大冲良田,天旱难种田,生活犯熬煎”,自从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治沟打坝以来,建设淤地坝21座,淤地4200亩,有力地带动了各业生产,电视、电话农用车等大规模进入普通百姓家。甘肃定西县道回沟流域,利用8座骨干坝发展水浇地500亩,建成温室10座,蔬菜大棚4座,年加工1万kg的马铃薯粉厂。目前黄土高原区已涌现出一批“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的村庄。
  5、促进退耕,改善生态环境
  淤地坝建设,增加了水肥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解决了群众的生计,解除了后顾之忧。使农民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推动了大面积植被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是该区实现退耕还林目标的战略性措施。
  陕西清涧老舍古流域,大力发展淤地坝后,人均基本农田2.7亩,人均产粮415kg,退耕2.91万亩,占原耕地面积的43.9%。绥德县王茂庄小流域,有坝地400亩,在人口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稳定增加,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耕地面积由占总面积的57%下降到28%,林地面积由3%上升到45%,草地面积由3%上升到7%。实现了人均林地36亩,草地4.5亩,粮食超千斤。据分析,1亩坝地可促进6~10亩的坡地退耕。
  6、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
  以小流域为单元,骨干坝控制,中、小型淤地坝相结合的沟道坝系,发挥了整体防护功能,层层拦截,具有较强的削峰、滞洪能力和上拦下保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洪水泥沙对沟道下游造成的危害。黄土高原地区现有的骨干坝,可保护下游沟、川、台、坝地27万亩。
  1989年7月,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川掌沟发生150年一遇的洪水,坝系工程拦蓄洪水593万m3,缓洪514万m3,削减洪量89.7%,保证了下游坝地、生产生活设施的安全。陕西子长县丹头沟,流域面积65km2,有淤地坝70座,其中骨干坝9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沟道坝系。2002年7月4日~5日,该流域连续遭遇百年一遇降雨,坝系安然无恙,保护了下游安全。
  7、以坝代路,改善交通条件
  淤地坝的建成,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造成的极不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坝路结合的淤地坝占20%,相当于建设2万余座乡村公路桥。甘肃省定西县建成的淤地坝有90%以上已成为重要的交通道路。
  二、基本经验
  骨干坝是沟道坝系的主体工程,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从1986年开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骨干坝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以来,淤地坝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建设的轨道。近几年淤地坝建设的管理更加规范,按照正规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相继制订了《水土保持骨干坝技术规范》、《骨干坝建设和管理细则》、《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标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1、按坝系实施是淤地坝建设的必由之路
  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系建设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在工程规划布局上,改变过去工程布局分散,规模效益低的状况,坚持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为支撑,以原有沟道工程为基础,完善小流域淤地坝工程建设,使之形成布局合理的坝系,充分发挥工程整体防护的综合效益。建成的一批典型坝系为推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淤地坝工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样板示范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注重坝系建设,按坝系对沟道工程进行了补充完善。建成了西吉县葫芦河上游、隆德县渝河流域以及同心县长沙河流域等一批坝系。在这些坝系中形成了上拦下蓄,拦、蓄、用结合的工程体系,大大提高了沟道治理的效益。山西省汾西县康和沟流域,针对原有坝系中控制性工程偏小,坝系整体防洪能力偏低,水资源利用率低等现状,加强了骨干坝的建设力度,几年来先后兴建了5座骨干坝,使流域内的洪水泥沙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和利用,流域内已淤成坝地5700亩,保收率达8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成为坝系农业建设的典型。
  2、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
  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不同时期淤地坝建设的需要,先后组织编写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建设规划》、《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骨干坝规划》、《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骨干坝建设专项规划》以及窟野河、无定河等多条支流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制订了骨干坝建设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规划,并围绕规划目标,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各省区也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青海省积极进行项目储备,目前已完成海东地区六县14条坝系规划。甘肃省在前期工作中抓住坝址选择这个关键环节,实地踏勘选址,进行多方案比较、论证。陕西省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淤地坝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淤地坝的现状、效益、问题,组织编制了《陕西省淤地坝建设规划》。
  3、加强组织领导,是促进淤地坝顺利建设与运行的关键
  坝系建设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抓出成效,根本在认识,关键在领导。黄土高原各地政府及业务部门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淤地坝建设作为山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根本措施来抓。山西省在建设的同时加强管护,制定了奖惩制度,对现有骨干坝技术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进行公示,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甘肃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明确防汛职责,责任到人,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陕西省自1997年以来,通过组织淤地坝专项调研、召开淤地坝建设现场会、专家座谈会等形式,认真总结陕北淤地坝建设经验教训,先后完成了《关于陕北淤地坝建设情况的报告》、《关于陕北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等,随后又召开淤地坝建设现场交流会座谈会,提出了“转变观念、制定政策、形式多样、重点突破、抓点带面、全面推进、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的淤地坝建设指导思想,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加大了建设管理力度。
  4、明晰产权,完善管护机制,是工程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骨干坝和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有期限地出让工程使用权和放开工程建设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经营。根据对青、甘、宁、蒙、陕、晋六省(区)81座骨干坝运行管护情况进行的实地调查,淤地坝产权主要归乡村所有。管护模式大致可分为乡村管护、承包到户管护和拍卖租赁管护三种。其中85%以上的骨干坝由乡村管护,成本低,便于筹集资金。对于近期具有开发效益的骨干坝则实行承包到户管护或拍卖租赁管护。
  陕西省目前共有1.7万座淤地坝出让了经营权,使约1万座坝得到了加固维修,不仅较好地发挥了工程效益,而且筹集了4000万元工程建设资金。延川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建一座坝、治一条沟、控制一方水土”的思路,落实了管护责任,回收转让资金760万元,打坝33座,补坝937座,走出了一条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山西省五寨县洪河流域坝系农业工程建设上马后,县政府及时出台了《洪河流域坝地综合开发经营实施意见》,划定沟坝地的使用权属,40%由县水保局经营,60%由乡村经营,使用权50年不变。
  5、推行基本建设“四项制度”,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
  骨干坝作为国家基建项目,自1999年全面实施工程监理制以来,工程优良率比监理前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项目招标投标方面,根据淤地坝工程的特点,一些省(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河南省巩义市民权、陕县石疙塔等骨干坝,在工程建设中均采用了招标投标,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有效地杜绝了施工承包中存在的“关系工程”,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机械化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山西省2002年后对所有的大型淤地坝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公开、公正选择施工队,适应了市场经济下开展淤地坝建设的需要。
在此次考察中,专家们发现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地方配套投入不足,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2003年以来,水利部加大了淤地坝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国家目前采取补助性政策,按照规划,库容在50~100万m3的骨干坝每座坝补助30~40万元,而实际需要投资80~100万元,差额部分要地方政府配套和群众投劳,尽管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淤地坝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欠发达,大多数地方财政困难,群众贫困,无力投入。很多坝无法按照规划的目标与进度实施,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二是旧坝加固和配套任务艰巨。现有的淤地坝很大一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群众运动中修建的,当时没有统一规划、设计,防洪标准低,工程设施不完善,缺少泄洪、泄水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有些已淤满,失去滞洪拦泥的作用,急需加固;同时原有工程配置不合理,大都缺乏控制性的骨干坝,遇超标准洪水易发生水毁现象。
  三是坝系建设的科研滞后。目前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高原沟壑区等不同区域小流域坝系配套和建设模式,以及各单坝的建设时期和运行管理方式等缺乏科学的基础研究,致使坝系配套模式单一,有些区域小型坝、中型坝和骨干坝的比例失调;一些坝系建设周期的安排不尽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益。
  三、专家的认识及建议
  经过此次考察,我们认为:淤地坝建设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即使坡面林草措施上去以后,修建淤地坝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势必占用相当部分的可耕地资源,耕地减少在所难免。对黄土高原来说,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只有荒沟修建淤地坝,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黄土高原泥沙有一半左右来源于沟道侵蚀,只有以小流域为单元,沟坡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加大淤地坝建设的投入力度。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这一地区目前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建议根据国务院已经批复的治黄规划,中央财政列专款,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1.6万座骨干坝、9万座淤地坝。同时加大中央的投资比例,各类坝中中央投资的比例应占80%以上。  2、重视旧坝加固和配套建设。要把旧坝加固配套与新建淤地坝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搞好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的旧坝改造总体规划,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分期分批地进行建设。  3、加强淤地坝建设的基础研究。在国家淤地坝建设投资中列支部分科研经费,开展不同区域坝系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的研究,使坝系规划、建设时间安排和运行等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投资效益。
(西北黄土区考察组提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