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10-1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河南省水利厅水保处副处长 许春霞
河南省水利厅
河南省海河流域位于我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和东坡。山丘区涉及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4个市的14个县(市、区),总面积6280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形复杂,有中山、低山、丘陵、沟壑和山间盆地,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薄石厚,人均耕地少,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原有水土流失面积54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是造成我省海河流域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山丘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促进该流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省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在海委的大力支持下,流域内各级水利部门和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坚持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各级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深刻认识水土流失的危害,把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作为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下大功夫做好“五篇文章”,全省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围绕“防”字做文章,积极开展预防监督,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近年来,我省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坚持以抓执法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加大宣传教育、“落实三权”力度为手段,以加强规范化建设为保障,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全民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人为水土流失初步得以控制,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四年来,我省海河流域查处违法案件280起,审批水保方案报告书(表)120项,实施返还治理示范工程投入资金135万元,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总投资0.83亿元,执法检查次数12次,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宣传,为落实水土保持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我省始终把宣传工作定位于服务执法、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投入了人力和财力。充分利用“世界水日”、“水法规宣传周”、“水土保持法宣传月”加强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布告、板报、标语、宣传车、咨询站、文艺演出、以案说法等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求得实效。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取得了显著社会效果,唤起了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增强,监督执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安阳市在安阳电视台类似于“焦点访谈”的栏目“记者观察”播出水保专题;在《安阳日报》上发表市长署名文章、水保连载报道;电台水保专题;发布网络水保信息、水土流失公告;制作市内公益广告和制作交通要道两侧固定标语;以人大及政府名义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出动宣传车,散发传单等。编印了500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法规文件汇编,送达各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每年多种形式的水保法宣传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目前计划部门已将报批水保方案列入立项程序,环保局也将水保方案作为环评审批的前提条件,法院能够积极配合查处“钉子案件”,大多数新上项目能够按要求编报水保方案,履行其法定义务。
(二)加强三大体系建设,为全面落实好水保法奠定基础
多年来,我省狠抓三大体系建设,一是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省已与有关厅局转发了相关文件,省辖市县结合本地实际,依法制订了配套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及落实“三权一方案三同时”管理制度(如审批、年检、验收等)和乡规民约。二是执法体系健全,省、市、县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并在水保重点县的乡和村配备了1-2名兼职执法人员和联络员,使水保执法网络基本建设到位。各市、县还加强了执法硬件建设,购置了必要的执法工具,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为有法必依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技术支撑体系有力。依照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先后颁发了五批乙、丙级《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我省《资格证书》布局、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有效保障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同时为加强《资格证书》规范管理,对水保方案资质单位进行跟踪监管工作,对全省乙、丙级水保方案资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考核。完成了前四批《资格证书》单位考核工作,为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编审工作良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严查大案要案,落实三权三同时制度
充分行使“三权”,保障方案落实。近年省里牵头组织有关市、县依法查处了一批生产建设项目不履行水保法义务案,要求项目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有力支持了市、县水保执法,维护了水保法尊严。狠抓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有关市、县依法对“鹤壁矿务局” 、“安阳大白公路”、“安钢集团下属铁矿”等项目进行了查处。还对省厅近年来审批的22份水土保持方案的监督检查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我厅组织检查“鹤壁电厂二、三期工程”、 “焦晋高速公路” 、“焦济高速公路”、“辉县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安林高速公路”、“阿荣旗至深圳高速公路安阳段”等10余个水土保持方案项目。2003年下半年,在查处安阳市大白公路水土流失案过程中,市县联合出动十多名执法人员,分工负责,实施规范执法,一是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二是对有关法律内容、办案活动、取证情况向相对人提前、充分告知,三是扎实取证。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工作,共取得一盘录像、154张照片、30页测量数据、6份调查笔录等证明材料,在此基础上,对业主下达了缴费通知,逾期未交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今年5月强行划拨业主经费230万元,使该案的查处取得重要进展,也考验和锻炼了队伍,对面上执法工作也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恢复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省每年在全省开展50个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示范工程建设,省统一制作了示范工程卡,对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的市地予以表彰奖励。不仅树立了水保执法行业形象和风范,展示了执法成效和巨大的发展前景,而且有效调动了全社会搞好水土保持的积极性。
二、围绕“治”字做文章,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开展规模治理,努力搞好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一)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开展,效益显著
2000年以来,我省海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24.9万亩,营造水保林43.8万亩,发展经济林12.9万亩,修建集雨水窖1902眼,蓄水池81座,其它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000处,完成工程量4800万方,投工2084万个。近几年的治理工作与以往相比,治理速度明显增长,治理工程的质量特别是效益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起到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为保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健康开展,我省海河流域各市、县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使治理过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鹤壁市各级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搞好水土保持作为山区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和考核领导干部目标完成情况及开展“红杯赛”的重要内容。市、县、乡有关领导亲自部署,并召开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山丘区各乡镇利用冬春大搞水保治理的黄金季节,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组织广大干群,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按照市水保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以乡或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活动。淇县黄洞、北阳、桥盟,淇滨区大河涧、上峪、庞村等重点治理区的水保治理,与发展县、区经济相结合,高标准,严要求,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工程、耕作三大措施一起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一起抓,整架山、整条沟、整条流域集中连片治理,做到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使治理区出规模、出形象、出效益、出引力。2000年以来,全市开展小流域治理共12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8平方公里。
(二)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改进和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
四年来,我省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即中央财政预算内水土保持专项资金项目做为龙头项目,狠抓落实,以此带动全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国债项目四年来在我省海河流域安排资金164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20万元,地方配套820万元。涉及安阳、新乡、鹤壁、焦作4个市的10个县(市、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平方公里。各项目县利用国债项目投资水平较高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建成了一大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区。在国债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中,各地一是认真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要求,执行有关基本建设管理规定,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尽管水土保持行业的特点使“三项制度”的落实有一定难度,但很多县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对项目建设,各地基本上都做到了项目法人制;对重点工程特别是治沟工程、塘坝、蓄水池等较大型水利水保工程,许多地方都试行了招投标制或实行议标;工程监理制也正在一定范围积极地展开。二是本着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这一大前提下,突出“因地制宜”,遵循能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投资许可、群众乐于接受、见效较快等几项原则,科学安排,合理布置治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治理进度得以加快,治理的标准和质量得到保证。
(三)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各地在小流域治理中,集中技术、资金,建设示范工程、精品工程、特色工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我省海河流域的林州市和19条小流域通过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验收,并获水利部和财政部命名。各地在示范工程建设中,根据每个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小流域治理把建设重点放在综合效益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治理手段,使示范工程的各项治理措施优化配置,使示范小流域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
安阳市从1998年起,连续6年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市财政共已投入资金600万元。该项目将水土保持与改善小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原有治理成果基础上,突出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雨水拦蓄工程、生产道路和植被建设。截至去年底,建成示范区46处,面积13.7万亩。其中多数规划合理,农田、道路整齐,蓄排水工程配套完善,实行农林间作、立体种植,体现出水土保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示范区项目安排打破了山区、平原界限,扩展了水保工作区域;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又便于示范推广。如山丘区的何坟示范区,总面积3100亩,包括3条自然沟道,原来区内土壤瘠薄,干旱缺水,土地荒芜,现在沟内层层梯田,田内种植优质苹果、樱桃,树下间作花生,为保证用水,除充分利用田面截蓄雨水外,又打2眼深井,沟道一侧布置排水设施,坡面挖水平沟、植刺槐,将野生酸枣嫁接成大枣,区内还建有一养鸡场,鸡粪用于培肥土壤。整个小区不仅建设标准高,景色优美,而且管理精细,经济效益显著,亩均年产值3000元以上。再如平原风沙区的小黄滩示范区,将4000亩黄沙丘建成了平整的林网方田后,实行枣、西瓜、花生和小麦间作,一年三种三收四季常青,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三、围绕“富”字做文章,加大综合治理经济开发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过去,我们偏重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群众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我省海河流域各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狠抓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转变,通过水土保持开发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建立主导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焦作市近几年来先后培育出了桑湾、王赵窖、李岭山、里外窖及黄岭小流域等五大高效经济林及旅游观光示范基地,双庙、艾曲、孟泉等十大经济林示范基地,治理区内涌现出了110家经营50亩以上的经济林专业户,水保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已成为水土流失区群众快步奔小康的希望所在,是山区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鹤壁市淇县温坡小流域建成了近2万亩的花椒基地,流域内古石沟村所种植的花椒不仅产量高,而且品位优,现仅花椒一项人均收入就达48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靠发展小流域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村。淇滨区大河涧乡谭峪村通过开展小流域治理,新增梯田540亩,人均增地0.5亩,共栽植花椒、核桃、山楂、柿子等经济林6万余株,仅花椒一项年收入就达1万余元。鹤山区姬家山乡创建的香椿基地涉及9个行政村,栽植香椿120万株,年产香椿10万斤,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收入相当可观。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使山丘区广大干群从中看到了希望,真正达到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目的。
四、围绕“改”字做文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四荒”开发力度,调动全社会搞好水土保持的积极性,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转向大江大河的治理,水土保持单靠国家拨款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我省海河流域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四荒”资源开发的精神,把小流域治理引入市场经济轨道,把现有的“四荒”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将“四荒”资源的使用权推向市场,深化水保投入体制改革,调动全社会治理开发“四荒”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级水保部门积极承担归口管理的责任,当好政府的参谋,制订“四荒”治理开发的具体实施办法,出台优惠政策,规范承包、租赁和购买“四荒”资源使用权的合同,制订了工作程序和操作办法,使我省“四荒”治理开发工作逐步规范健康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鹤壁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市“四荒”改制面积近26万亩,参与户数达5000多户,已开发面积达60%以上,出现了“先治理,后拍卖;先拍卖,后治理;联户承包;内引外联;联合投资”等多种治理开发形式。山城区鹿楼乡75%的村搞了不同形式的拍卖、承包,拍卖面积达1.6万亩。1999年4月山城区故县村张帖海报,对本村3320亩的荒山、荒坡——故县桐岭使用权进行公开竞标拍卖承包,以贡日贵、贡日禄、贡日军为代表的11户农民,以66万元竞价中标,承包期30年。近几年,共投入资金150万元,投工28万个,租用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185多台(次),动用土石方近35万立方米,打配116米深井1眼,建提水站1座,地埋管道1500余米;架设低压线1.2公里,增设50KVA变压器1台;整修环山路和区间道路4.5公里;修建梯田385亩;开挖鱼鳞坑20多万个,植各类树木20多万株;建日光温室9栋,塑料大棚11座;建绿色长廊4.5公里,其中钢架葡萄长廊1.5公里等。艰辛的付出,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水土流失得以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春花、夏绿、秋果、冬青”的优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相得益彰,野生动物也得以快速繁衍,吸引了城乡居民到苑区散步休闲,调养生息,享受大自然风光。体现了城郊型水保生态苑建设的特色与优势。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洪峪村村民李世财,虽年逾花甲,但矢志不移,毅然承包了牟山脚下的5000亩荒山,承包期50年。承包合同签订后,李世财不顾60多岁的高龄,上山进行了全面考察,确立了“以工养农、水保先行、划边禁牧、多方造林”的指导思想,将这5000亩荒山定名为“牟山生态园”。带着自己的想法,老人正月初四就上了山。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劳动,共投工2600多个,动用土石方1800余方,炸药1200公斤,雷管1000发,修建水平阶2000余米,水平梯田400亩,植树2500株。总投资9.3万元,建成集雨水窖8个,总容量760余方,基本解决了在荒山上植树、浇水问题。
五、围绕“管”字做文章,搞好小流域治理的验收工作,巩固治理成果,发挥水保工程的综合效益
近几年,我省海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坚持治理一条,验收一条,新上一条的原则,对连续治理5年、具备验收条件的进行验收。对已验收的小流域,市、县水保部门不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已开展的连片治理区和重点小流域逐步做到有管护组织,有管理房,有专职管理员,有标志牌和管护制度及管理责任制,以保护治理成果,尽快发挥水保工程综合效益。
我省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治理标准偏低,任务艰巨,质量和效益仍需提高。建国以来,尽管我省海河流域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近2500平方公里,但仍有一半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治理难度逐步加大,已治理过的地方,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二是治理进度不平衡。1998年以来,国家明显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 比如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进度和治理标准均有大幅度提高,而海河流域在我省四大流域中,水土保持工程投入最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对滞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三是监督执法力度小、执法工作还有待规范,人为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四是监测工作尚未起步。
今后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预防为主,监督执法与小流域治理两手抓,同时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依法防治,加强管理,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发挥社会各界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开展前期工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作为基本建设项目,其前期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遵循基本建设程序,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认真做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的储备。
(二)创建精品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集中精力、集中资金,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示范效果突出,集治理、科研、推广、示范为一体的精品工程。并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一批水土保持行业的特色工程、形象工程,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依法行政,强化水保监督
切实把预防保护、监督执法放在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坚决按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办事。继续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监督实施等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全方位落实“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把住人为水土流失源头关,加快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加大水保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拒不履行水土保持法定义务的项目单位,坚决依法追究责任,切实发挥水保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保驾护航作用;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抓好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效保证水土保持法的全面实施。
(四)深化水土保持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全社会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1.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关于对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的政策,依法做好归口管理工作;
2.切实搞好技术服务,为广大参与“四荒”开发治理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规划、技术指导等服务;
3.监督政策的落实,为开发者保驾护航;
4.重点扶持一批“四荒”大户,加快他们的治理开发进度,早出成果。以优质的服务、显著的效益,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到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中来。在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治理方式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由依靠政府组织群众治理为主,转向政府推动和依靠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的办法,依靠社会力量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以改革促发展。
(五)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做好建立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基础工作,以信息化促进水土保持现代化,用现代化的手段对水土保持建设情况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二OO四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