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四川省宁南县杜刚双副县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04-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治理水土流失 发展水保产业
四川省宁南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很高兴会议给我这个学习先进经验、交流工作体会的机会!现在,我就宁南依托治理水土流失发展水保产业的情况作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宁南县的概况
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以汉、彝等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农业县,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全县幅员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6镇19乡、124个行政村、819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共有18.3万人。
我县地处横断山脉地质破碎区,山峦起伏、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全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均降雨量为970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1900多毫米。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生频繁。1989年以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999.14平方公里,年表土侵蚀总量514.69万吨。民谣“家临金沙江,吃水不满缸。水在江中流,人在岸上愁”、“晴天山路一把刀,雨天泥地一包糟”形象地反映了治理前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情况。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实施长治工程的总体情况、措施及成效
1、抓住机遇,探索模式
1989年,我县以被国家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为契机,在国家、省、州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打响了一场治山治水,改天换地的攻坚战。以大同乡为试点,不断探索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全县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
(1)大同乡“长藤结瓜”模式
大同乡新场村1社试点工程,200亩坡薄地改成了高标准梯地,两口总蓄水5000立方米的山坪塘建在梯地中央的最高点,修建了13 公里引水渠,安装了1.2公里的倒虹管,7.6公里田间灌溉渠穿田中,“渠成银水来”,通过集蓄雨水和渠引,新场人盼了多年的水终于从远处欢快地流进了山坪塘,次年开春200亩梯地栽下高糖的甘蔗,当年高产9吨多,新场农民笑了,周围的老百姓羡慕不已,初次治水的成功坚定了大同人战胜干旱的信心。
从此以后,干旱缺水的大同乡,20年坚持不懈的治理, 共完成坡改梯8200亩,配套蓄水2000立方米,山坪塘81口,微水池3366口,安装倒虹管29.6公里,沟渠防渗98.6公里,配套田间渠163.8 公里,植造水保林1.8万亩,栽植四边桑820万株,探索出“倒、引、蓄结合,塘、池、渠配套,长藤结瓜”的治水富民模式。被形象地称为三根藤(引水渠、灌溉渠、倒虹管),结了81个瓜(山坪塘),开着3366朵花(微水池),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从1989年的320元增至2560元。
(2)华弹镇支鲁沟流域模式
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腹心地带,气候炎热,水源紧缺,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产量极低,农民生活困难。1989年以来,我们坚持统一规划,植造防风固沙林,集中成片进行综合治理,以坡改梯为突破口,采取倒虹管、渠道防渗、修建蓄水塘等节水工程,发展甘蔗、蚕桑等优势作物,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如今的华弹,到处是层层梯田,排排桑树,万亩甘蔗覆盖。支鲁沟流域治理的主要特点:一是在金沙江边植树造林锁住风沙;二是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保水、保土。
(3)松新镇三岔河流域模式
三岔河流域治理的主要特点:1、吸收外来移民,整治配套了引水渠道,实现了社社通公路。 2、大力发展等高固氮植物篱护埂技术。 3、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甘蔗、蚕桑、脐橙。
2、工作思路
(1)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1988年4月,宁南县被国家水利部列为第一批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治理县,编制完成了《金沙江下游重点防治区宁南县水土保持规划报告》。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生态优先”,以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山、治坡、治沟统筹兼顾,工程、生物和农耕措施综合配套,治理、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五位一体,全面加大了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立足实际,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内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程度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封禁,小治理,预防与保护兼顾”的治理方略。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为了确保治理效果,我们本着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力推行了适合我县特点的“封、管、改、建、轮、监”治理模式。
——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积极对上争取扶持项目,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分步开展了第一、二、三、五、七期“长治”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治穷致富相结合
始终坚持“五个结合”:即把水保工作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依托水土保持治理,逐步形成了“河谷地区以甘蔗、蚕桑为主,二半山以蚕桑、烤烟、经果林为主,高二半山区以烤烟、畜牧、干果、水保林为主”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
20年来,宁南县实施了“长治”工程第一、二、三、五、七期项目,总投入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资金12634.35万元,完成初步治理面积944.6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规划治理面积999.14平方公里的94.5%。其中坡改梯12.68万亩,植造水土保持林40.58万亩,经济林13.19万亩,种草11.08万亩,封禁治理53.25万亩,保土耕作13.92万亩,植物篱0.38万亩,安装倒虹管298公里,配套完成了谷坊1448座,修建山平塘2560口,微型水窖30010口,整治沟渠988.91公里,沉沙函6634口。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蔗、桑、烟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主要成效
——显著的生态效益治理后,小流域综合治理程度达7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56.5%,农民人均拥有经果林0.85亩,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85%;全县水保治理区的自然灾害减少70%以上。
——巨大的经济效益治理前,宁南的坡耕地以种玉米、红苕、花生为主,亩平均收入仅有250元左右。治理后的小流域内,荒山荒坡减少73.6%,梯田梯地增加129.8%,基本农田由人均0.47亩提高到1.08亩,改种甘蔗、桑树等作物,亩平均收入在2600元以上。
2008年与1989年相比,全县桑树由1223万株增加到6亿多株,蚕茧总产由71万公斤上升到770万公斤,增10.8倍,农民售茧年收入从1000多万元增加到1.2亿元;甘蔗总产量由14.87万吨上升到21万吨,蔗农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左右;烤烟产量由20万公斤增加到700万公斤,增长35倍,农民卖烟年收入由200万元上升到超亿元。2008年,蚕桑、甘蔗、烤烟三大产业对县财政的贡献达到1.2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总额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9年的450元增至3560元。
——良好的社会效益蔗糖、茧丝、烟叶等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相继建立和不断扩展,为千余名农村和城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推动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虽然我县在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发展水保产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经费投入有限、治理难度大,我县的治理还只是初步的,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国家、省、州的继续支持下,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推动水保产业再上新台阶,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