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郭维团区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04-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各位领导:
    非常荣幸能在这次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有机会同全国各地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进行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就定西市安定区水保生态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以简要汇报。
一、生态酷劣,是导致我区贫困的主要根源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耕地面积179万亩,农民人均4.6亩。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2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1元。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区)之一。
    安定区之所以贫困,主要根源在于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全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年均降水量仅3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526毫米,且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境内植被稀疏,黄土裸露;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达90%以上,年土壤侵蚀模数达5640吨/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度不足10%。
    据考证: 宋代以前,这里林草茂盛,牛羊成群,《资治通鉴》中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之说。从宋代开始,由于战乱和人为开荒种地,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876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给清王朝的奏折中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由于酷劣的生态环境的制约,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绝大多数农民仍然过着“全天两顿粥、草皮做燃料、洪水解饥渴”的艰苦日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官员考察后仍认为,安定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
二、综合治理,是走出贫困的根本途径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存条件,彻底摆脱贫困面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一项战略举措,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过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探索、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综合治理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6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157万亩、人均4亩以上,造林保存面积125.3万亩,种草留床面积56.4万亩,治理程度达到68.8%。建成集雨水窖19.17万眼,解决了山区7.4万户33.4万人36.3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建成较为完整的小流域坝系5条,建成治沟骨干坝78座,中小型淤地坝102座,修建各类小型拦蓄工程1.02万座。据测算,现有治理工程每年可拦泥沙1200多万吨,拦泥效益为59%,拦蓄径流能力4700多万立方米,蓄水效益为65%。治理区内,土壤侵蚀模数由564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1666吨/平方公里。同时,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龙头,全面整合扶贫开发、交通道路、退耕还林、雨水利用、生态能源和畜牧业发展等项目资源进行组装配套与综合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山顶荒山种树,山坡退耕种草,山腰梯田种薯,山底打坝蓄水,家家种草养畜,户户沼气配套,村村道路畅通,人人致富增收”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模式,推广“一池三改”技术。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由7800多万元提高到23亿元,财政收入由395万元提高到1.69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0元提高到2161元,农村绝对贫困面由70%以上下降到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既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又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搭建了平台,使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深受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来安定区视察指导工作,给当地干部群众以极大鼓舞。水利部等上级业务部门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关心和支持安定区的水保生态建设。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为安定人民坚持不懈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供了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三、产业开发,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战略举措
    多年来,安定区在坚持不懈地改土造田,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大力发展水保生态经济,培育和壮大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地方特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
    一是坚持用特色经济理念狠抓马铃薯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主导模式。安定区气候冷凉,土质松软,昼夜温差大,降水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适宜种植马铃薯。为此,安定区充分利用大面积梯田,通过压夏扩秋,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把马铃薯培育成了一项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使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马铃薯种植规模从2001年的10多万亩迅速扩大到2008年的103.6万亩,总产量达到130万吨,并形成了马铃薯营销、仓储及精深加工体系,全区每年外销鲜薯50万吨,加工企业收购28万吨,生产精淀粉3.7万吨、系列产品2500吨,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达到1659元。
    二是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狠抓畜草产业,探索生态循环路子。大规模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全区优质牧草面积剧增,为发展畜草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在全面推广建沼气和改厕、改圈、改厨的“一池三改”模式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带动、主体参与、种养联动、扩量增效的思路,一手抓龙头带动,一手抓千家万户养殖。2008年,全区各类畜禽饲养量达140多万头(只),农民人均获利702元。
    三是坚持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理念狠抓劳务产业,打造“安定技工”劳务品牌。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而且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使广大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走了出来,走南创北,进城务工。安定区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和“换一个脑子,练一付胆子,挣一笔票子,开一个铺子或办一个厂子,走出一条路子”的“五子登科”的总体要求,以打造“安定技工”劳务品牌为切入点,狠抓技能培训、组织输转和劳务基地建设,全区劳务产业实现了由劳力型向劳力型与技能型并重、分散型向组织型输出的转变。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从劳务产业中获得收入1300元。
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安定区内生发展动力机制的进一步形成,全区经济发展正在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事实证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干旱贫困的安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四、坚持水保立县战略不动摇,是搞好水保生态工程建设的保证
    上世纪九十年代,区委、区政府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保立县”发展战略,并且始终把“水保立县”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全区上下咬定水保不放松,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狠抓落实,使全区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四个创新,即创新了思路、创新了模式、创新了机制、创新了技术。
    在思路创新上,全区水保生态建设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向大示范区治理转变,由综合治理突出蓄水保土效益向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转变,由人工治理为主向预防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转变,由注重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坝系工程转变,由水保部门独家治理向全社会参与共同治理转变。
    在模式创新上,形成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覆膜围裙子、沟道打坝蓄水穿靴子”和“修梯田、挖水窖、通道路、育林草、改圈舍、养牛羊、建沼气、种洋芋、输劳务、增收入”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
在机制创新上,形成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联合唱戏”,“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记其功”和“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水保生态建设新机制。
    在技术创新上,创立了梯田优化设计、对位配置、径流调控、雨水集蓄利用等适用技术。特别是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创立的径流调控理论,提升了流域治理的水平,为水保生态建设树立了典型和样板。

    尽管我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水利部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水利部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许多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不断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努力建设融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绿化美化、科研推广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