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交流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政府郭维团区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03-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坚持水保立区战略 打造生态经济平台
 
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
 
 
  定西市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定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3638平方公里,辖12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306个村,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陇海铁路、310、312国道及兰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省会兰州90公里。境内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526毫米,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06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1%),生态脆弱,水资源极其匮乏,“无雨闹旱灾,有雨成山洪”,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酷劣,经济发展滞后,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
  长期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水保立区、农业稳区、工业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的“五区”发展战略,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紧紧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这个主题,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全面展开了与自然抗争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兴修梯田、造林种草、建坝筑路,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合理配套,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各级领导和水利部领导、专家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胡锦涛、江泽民、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我区视察指导工作。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我区官兴岔流域时指出:“你们搞的小流域治理,就是加强农业、改变生产条件、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这条路子应该坚持走下去。”并挥笔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胡锦涛总书记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用“面貌一新,山河大改”对安定人民几十年如一日改造山河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
  一、建设成效
  从1983年我区被列入“三西”建设和全国水土保持八片重点治理区以来,先后有145条小流域得到初步治理,并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这些流域已经连成一体,林草繁茂、梯田连片、气势恢弘,在全区形成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连片规模。呈现出“乔灌草山顶戴帽,梯田果树绕山腰,水窖塘坝遍地笑,村兴民富展新貌” 的喜人景象。治理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640吨/平方公里下降到现在的2700吨/平方公里。成功地走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定业,恢复植被,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的符合安定区情的路子,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为旱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生态环境条件大为改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越来越大。
  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旱作高效农业提供了支撑。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7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5.8%,造林保存面积120.4万亩,种草留床面积54.3万亩,林草覆盖率为32%。梯田面积累计达到151.8万亩,农民人均4亩,于2004年6月,率先通过了甘肃省梯田化区(县)建设达标验收。坡地改梯田,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而且肥沃了土地,增强了抗旱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走出了一条“梯田+水窖+科技=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路子,据测算:全区现有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7500万公斤,建成骨干工程54座,淤地坝34座,形成了5条完整的坝系流域;建成集雨水窖18.3万眼。乡村道路累计达到290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汽车、村村通农用车”的目标。
  二是培育了农业主导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马铃薯、畜草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二、三产业。梯田建设推进了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产业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依靠科技、扩大面积、提高品质、扩充总量、延伸链条、打响品牌、占领市场、增加收入,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2004年,全区种植马铃薯74万亩,总产量80万吨,外销鲜薯48万吨,发展淀粉加工企业89家,总加工能力达3.5万吨,实现产值3.4亿元。退耕种草加快了畜草产业的长足发展。畜草产业围绕“以草定畜,以畜促草,草畜转化”的思路和“草食畜良种、标准化圈舍、粗饲料调制、规范化防疫、协会化服务”的“五配套”要求,一手抓畜牧发展,一手抓生态治理。2004年底,牧草留床面积达到41.5万亩,改建标准化圈舍1.5万间,各类家畜家禽存栏109.8万头(只),其中羊只存栏达2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务产业在鼓励剩余劳动力自谋输出的同时,积极捕捉信息,整合资源优势,加强技能培训和组织输出。增加外出人员的收入,带回先进的生产经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区输转劳动力7.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亿元。同时,我们以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依托,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使药材、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创立了生态经济模式,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支撑。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整合扶贫开发、退耕还林、雨水集蓄利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畜牧业发展等农业项目资源进行组装配套与综合开发,逐步创立了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实行封山禁牧,推广修建沼气池和改厕、改圈、改厨的“一池三改”新技术,既有效巩固了生态治理成果,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又积极探索出了种草—养畜—改圈—沼气—肥田—增收和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农业发展路子。2004年底,全区累计建成小康示范村 35个,修建沼气池1400口,投放太阳灶1.3万台,节柴灶6.5万户。通过立足农业发展地方工业,大力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产品贩运、销售等二、三产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扩充了经济总量。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坡地改梯田后,亩增产粮食折资70元左右;修建的各类塘坝、淤地坝、集雨窖有效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水浇地达到15万亩,亩增产粮食折资280元左右;全区36.3万亩退耕还林,按8年计算,应兑现补助费4.42亿元,农民人均年增收145元;一口沼气池年可节约燃料费300元,电费100元;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打开了农村通往外界的通道,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提升了农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促进了农村的文明进步。以水保综合治理为支撑而发展壮大的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4年三大产业收入达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3元,是1983年252元的6.3倍。
  二、主要做法
  在长期的流域经济开发中,我们正确认识区情,因地制宜,根据自然特征、水保现状和生态发展,积极探索和总结出了适合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和开发的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行政措施。多年来,书记、县长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水保立区”战略始终没有变。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和保障长抓不懈,成立了由书记、区长为正副组长的水保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副区长牵头,水保部门负责,乡镇具体实施。同时,把水保生态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制定了区、乡、村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制度,建立了优先配置项目、检查验收考核、重奖重罚等激励机制,靠实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增加了压力,激发了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水保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进程。
  二是发展高效农业,狠抓增效措施。在流域产业开发模式上,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当地实际与国家政策的统一,按照“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思路,加强了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生态小康示范村,走“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路子。利用封山禁牧修复自然生态,利用优质牧草养殖小尾寒羊,利用秸秆、粪便生产沼气,利用沼液沼渣种植无公害旱作高效农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
  三是巩固建设成果,狠抓管护措施。区上十分重视依法行政和水保预防监督、管护工作,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水土保持监察大队、林业派出所等机构,各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所,建立了区、乡、村三级监督执法网络,配备专职管护员390人。区人大颁布了《关于加快安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全面实行封育保护,严禁牲畜放养。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安定区实施水土保持法细则》等9个规范性文件,并公告了封禁、管护制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仅2004年查处毁林毁草、开荒、挖沙等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案件56起,恢复治理1.28万亩。
  四是科学规划设计,狠抓项目措施。科学规划是高标准治理和开发的先决条件。我们先后编制了《安定区梯田化区(县)建设规划》、《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年规划》等规划,为水保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提出了“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思路,组织动员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能源等各农口部门带着项目进驻流域,组装配套各项实用富民技术,整流域片带式推进,使广大农民在流域开发中得到实惠,增强了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五是保证工程质量,狠抓技术措施。工程质量是工程增效和使用寿命的前提和保证,在各项工程实施中,我们严格质量标准,不断创新技术,按照综合、快速、科学、高效的治理原则,提出了梯田优化设计技术、径流聚集工程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新修梯田培肥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及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探索总结出了综合治理、分区防治、草灌乔结合、林草配工程、梯田配水窖等治理与开发模式。同时,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我们会同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半干旱山区天然降水高效富集利用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等18项科研推广技术,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
  六是营造舆论氛围,狠抓宣传措施。认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我们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作为推动水保建设、进行产业开发的关键措施来抓。通过编写宣传书籍和画册、制作电视专题片、展览室等各种宣传形式,宣讲水保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和经验、工作成效和做法,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每年区上开展的“讲政策法规、讲信息技术、讲发展思路”的“小三讲”活动,广泛宣传水土保持的意义和好处,让全社会认识水保、关心水保、支持水保,增强了广大群众投身水保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工作体会与今后打算
  在长期的水保生态建设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四个创新”是我区水土保持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三个坚持”即: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坚持“三苦”精神,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技术路线。
  “四个创新” 即: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任务与要求,要不断地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我们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也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渐成熟和发展的,在治理思路上实现了五次转变:一是由以梯田建设为主体的零散治理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转变,二是由单纯的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结合转变,三是由人工防治为主向预防保护和生态修复结合转变,四是由注重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转变,五是由水保部门独家治理向全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在治理技术上创造运用的“对位配置理论”、“径流调控理论”,丰富了水土保持学科内涵,使水土保持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新的飞跃。总结出了“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水土保持,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分区防治、对位配置、综合配套要求提出的一系列新技术,在全国同类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形成的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唱戏,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收其效的水保生态建设机制,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优化资源配置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索形成的“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围裙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与开发模式和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的“三集中四统一”组织形式,加快了治理步伐,提高了治理成效,为同类地区水保生态建设提供了捷径。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誉为二十世纪全国水土保持战线的一面旗帜。这与各级领导、专家和业务部门的长期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我们提出了争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第一区(县)”的宏伟目标。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水保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第一区(县)”的高额投入与薄弱的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坡面中未治理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差,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人均耕地的差异,农民人均梯田占有量不平衡,还有10万亩坡耕地需要继续平整;受资金的限制,沟道治理还很薄弱。我们深感任重道远。
  今后,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真实施“水保立区”战略,以争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第一区(县)”为总揽,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坚持保护为主、生态优先、综合开发的原则,把小流域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国家投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积极争取和实施大示范区建设、水保科技园、坝系流域、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修复和生态移民等工程项目,努力在水保理论、实践技术、管理机制和发展流域经济上求突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生态循环经济的新路子,使我区达到初级型小康,实现“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第一区(县)”的目标。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