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松辽水利委员会巡视员王福庆介绍创新水土保持监管方式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7-03-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充分应用无人机技术 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

松辽水利委员会

    松辽流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河北部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石油、木材和商品粮基地,珍贵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黑土区就分布在松辽流域。松辽流域总面积124.9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1.67万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监管项目下放前,松辽流域共有水利部批复生产建设项目258项,坡耕地治理及农业综合开发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20余个项目县,监管任务比较艰巨。

    一、积极应用无人机技术开展各项水土保持工作

    松辽流域特殊的气候条件不但限制了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也给我们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制约。为了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管理水平,我们在监管及调查工作中积极应用无人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用于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和验收核查,提高监管工作成效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检查和验收,是水土保持法和水利部赋予流域机构的重要职责,为提高工作效率,更加精确地掌握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中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我委全面应用无人机技术辅助开展监督检查及验收工作。目前已经应用无人机对公路、铁路、水利工程、机场、输变电、输气管线等十多个行业开展过80多次检查和验收工作,有效地保障了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了监管成效。

    (二)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督查,提高抽查数据的精确度

    国家重点工程的督查也是一项时间紧、责任重、工作量大的工作,我委应用无人机开展督查工作的外业调查后,摒弃了原有的目测、尺量、估数据的落后方法,实现了不受地形、交通、地块大无法量测等困难,不但可以加大抽查地块的数量和措施类型,而且还可以精确获得治理面积,客观评价工程质量、标准,使督查工作有的放矢。

    (三)调查水毁工程,精确了解灾情状况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兰斯太沟坝系建设工程“8.17”洪灾后的水毁情况调查中,应用无人机技术,准确地计算出了溃坝面积、方量、溃坝高度、溃坝最长、最短距离等数据,为了解灾情和灾后损失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进行典型侵蚀沟调查,为防治设计提供依据

    如何防治日益迅速发展的侵蚀沟是有效保护黑土地的一项巨大任务,通过应用无人机对不同类型区典型侵蚀沟的拍摄和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判断侵蚀沟的发育动态,为制定各项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保证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用于动态监测和天地一体化,确定判读结果

    在动态监测工作中,无人机能精确实现野外调查单元土地利用类型复核和植物措施种类判读;天地一体化建设中,当卫星遥感影像不清晰,无法准确判读地物时,使用无人机辅助可以得到正确判读结果。

    (六)为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在察尔森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中,我们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察尔森水库进行全面的踏勘,形成数字地图和正射影像等基础数据,全面直观的掌握地貌植被和现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察尔森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和设计提供了精准的基础信息。

    二、创新机制,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无人机技术的优势,提升监督管理能力,我们创新机制,引入社会服务力量,壮大技术队伍,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做法是:

    (一)引入社会服务,增强技术力量

    采用政府采购方式,选择了具有水土保持技术队伍和无人机技术的优质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调查或水利部转办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核查工作。

    (二)制定工作指南,规范服务标准

    为确保选择的服务单位满足监管工作要求,我们邀请专家经过多次座谈研讨,制定了调查与核查工作的工作指南,明确规定各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的调查内容、现场调查点位、成果资料要求、报告质量要求,为技术服务单位提出了统一规范的服务要求,保证了工作质量。

    (三)积极应用成果,提升监管水平

    根据服务单位应用无人机技术提供的调查评价成果,我委及时与建设单位确认核实相关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提高了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优化资金安排,保障投入逐年增加

    在水保业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逐年加大生产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监督管理投入力度。

    三、应用无人机技术的几点体会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寓意,现在我们“腿变长了,眼睛更亮了,手中有力了,说话硬气了”。

    (一)腿变长了——使检查的项目和抽查的点位大幅增加

    传统检查受制于距离、地形、路况、季节及人力资源等条件,工作效率不高。每年由我委带队组织到现场检查只能完成20个左右的项目,抽查点位也很有限。应用无人机技术辅助检查,检查数量大幅度增加,2016年共完成部批生产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56次,检查数量是以前的近三倍,抽查的点位和覆盖面积提高近百倍。

    (二)眼睛更亮了——让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和多角度

    无人机技术应用使我们检查工作的视野从原来的地面提升到500米至2000米高空,并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查看,拓宽了监督检查的视野,能够看见被检查区域的全貌,如弃渣场上下游的情况、植物措施覆盖情况,发现隐秘处的违规弃渣等,及时发现更多的问题。

    (三)手中有力了——可以获得更多更真实客观的信息

    无人机技术为我们获得更加精确的生产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挡墙长度、高度,植物措施面积、覆盖度等,使我们向建设单位提出的检查意见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出具的检查意见更加客观、有针对性。

    (四)说话硬气了——让监管工作敢于说“不”了

    在以往对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中,即使我们发现了问题,由于技术手段无法提供系统精确的相关数据,建设单位就会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脱,应用无人机技术后,建设单位对我们根据详实数据提出的各项整改要求均表示接受和积极落实。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监管权威性。例如在沈丹客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中,我们将四个抽查弃渣场侵占河道、农田、道路的航拍情况展示在建设单位面前,由于违法证据真实、直观,建设单位非常诚恳地承认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制定并落实了整改方案,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法在各个建设阶段的要求。

     在监管中应用无人机技术,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权威性,充分发挥了流域机构在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科学谋划,科学管理,认真贯彻刘宁部长在本次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吸取先进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