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利厅副厅长杨朝晖介绍水土流失治理新机制新模式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7-03-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治理模式
引领水土保持工作新发展
贵州省水利厅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以“两机制、一模式”为突破点,引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以工作考核机制为抓手,破解市(州)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困局
2013年水利厅出台《贵州省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和规范市(州)水土保持工作考核。
主要做法:一是考核方式采取市级自评结合省级复评,通过评分指标量化工作成绩。二是考核内容包括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和预防监督管理两方面。重点治理考核指标包括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竣工验收,以及市级对所辖县级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情况等,占60分。监督管理考核指标包括机构建设、“三同时”制度监督检查情况、监测工作,以及市级对所辖县级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情况等,占40分。三是考核结果抄送至市(州)人民政府,并将考核排名应用于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竞争立项。
主要成效:考核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催化剂,其作用和效果逐渐显现。一是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全省呈现争比进位的良好态势。二是各地水土保持力量不断加强,有的市(州)调整了负责人,工作进步明显。三是市级水保机构责任增强,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有效推动县级工作。
二、以竞争立项机制为手段,破解项目县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困局
按照水利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5年开始我省重点治理项目全面推行竞争立项机制。
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明文规定重点治理项目全面推行竞争立项,共同制定竞争立项评分办法,共同开展竞争立项评分工作。二是科学设置评分标准。评分指标为项目县领导重视、项目选点及治理思路、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编制质量、项目验收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水土保持工作考核排名等,分值突出前期工作、竣工验收、配套资金落实等,并根据项目类型调整关键环节指标分值。三是将水土保持工作考核结果纳入竞争立项。考核排名第一的市(州),辖区县参与项目竞争赋10分,其他以2分差距依次递减,分差最大达10分。
主要成效:竞争立项的推行使得地方工作重心由“跑项目”转移到“干项目”,项目实施成效明显:一是水土保持工程成为一把手工程,市、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达100%,当年投资完成95%以上。二是县级竞争立项评分与市级考核排名相互挂钩,形成了市、县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规划期内项目验收率明显提高,工程质量和前期工作明显提高。四是促进了治理创新。松桃县出台了先建后补政策,引导公司、大户参与治理。盘县利用水保投资参与创建的“三变模式”写进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
三、以“村民自建”模式为依托,破解项目区群众参与度低的困局
2011年贵州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出台《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村民民主建设管理实施意见》,较好的解决了固有体制带来的群众缺乏积极性、进度滞后等问题。
主要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县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实施乡镇和村支两委为成员单位。二是做到“四自”。放权于民,村民自选项目地点;承包到民,村民自建项目工程;把关在民,村民自管项目质量;管护靠民,村民自用项目成果。三是开好“两会”。在项目前期及竣工后分别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根据年度投资推选项目和票决、直选理事会、审议理事会财务报告,评议理事会建设结果。四是坚持“一公开”。包括政策文件、项目和投资、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财务等建设过程全公开。
主要成效:一是节约建设成本,节省了招标代理费、项目管理费和施工企业利润等费用。二是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参与自建村民不离家门,每年大概可获1.5万元收入。三是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村民理事会自主选择参建单位,节约招投标时间,至少提前两个月开工。四是村民自建,成果自有自享,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五是“两会一公开”制度增强了项目实施透明度,保证资金安全,已实施自建的项目未有一例投诉。六是有效化解工程建设中的土地协调和青苗赔偿的矛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此次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现有工作机制和治理模式,推动贵州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省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