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

突出重点 真抓实干 全面推进 努力开创我省水保工作的新局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0-04-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湖北省水利厅
 
(2000年4月24日)
 
  我省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省份。建国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在水利部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其中高标准治理面积达7500平方公里(指该地区已划入微度侵蚀范围),治理速度由原来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提高到1000多平方公里。全省共建当家地近800万亩,发展高效经济林363.48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082.45万亩,种草572.2万亩,保土耕作464.2万亩。全省共审批大、中、小各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近2000个,生产建设单位投入实施水保经费1亿多元。现将我省近年来水土保持情况作一汇报。
  一、近年来水上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98、99连续两年长江大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要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长江治理任务的英明决策,加大了水土保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据统计,1999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1.7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30.3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6.9万亩,种植经济林40.5万亩,种草6.9万亩,其他措施80.1万亩,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一派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一)统筹兼顾规划先行。我们加大领导力度,充实专班力量,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建设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坚持以县级区域为整体,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各流域特点、县域经济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立足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拦截蓄灌排全面配套,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统一规划。一是编制完成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近期、中期、远期规划送审稿。二是修编了涉及到黄冈市整个范围以及武汉市新洲区的大别山南麓水土保持重点综合治理规划。三是丹江口、郧县、郧西三县的丹江口水库水源区第二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规划。四是完成利川、巴东、宜昌、秭归、兴山五县市的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第五期重点治理规划。五是完成孝感市北部山区县、武汉市黄陂区、随州市在内的桐柏山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规划。
去年年初,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科技座谈会上,我省英山县水土保持规划经过评比,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县级优秀规划。
(二)重点治理力度加大。在水利部的关心重视下,我省水保重点治理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一是“长治”工程成效显著。去年是我省“长治”第三期工程验收的一年,五年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985.35平方公里,占下达计划任务的99%。其中,巴东、兴山两县“长治”第三期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国家验收组依据检查验收评分标准,将其评定为良好工程。1999年,我省三峡库区共完成综合防治面积308.47平方公里(含1998年度示范区、精品小流域37平方公里),占年度计划任务的96%,其中坡改梯3.74万亩,水土保持林14.95万亩,经果林8.42万亩,封禁治理16.4万亩,保土耕作2.42万亩,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量达291.5万方,总投工1378万个。我省丹江库区完成综合治理面积67平方公里,占年度计划的100%,其中坡改梯0.58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36万亩,栽植经果林1.37万亩,种草0.12万亩,封禁治理3.67万亩。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量14.5万方,总投工239万个。我省丹江库区的郧西县水保防治工程,被国家专家组评为优质工程。我省三峡库区和丹江口水库水源经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观,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和改善南水北调中线水库环境创造了条件。二是水保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998年,国家安排我省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投资2700万元,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实际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59平方公里,占计划的102%。其中完成坡改梯2.7万亩、经济林2.17万亩、水保林3.25万亩,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68处、1999年国家计委、水利部又安排我省中央财政预算内水保专项资金4900万元,其中,中央2450万元、地方配套2450万元,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5平方公里。到目前已完成80%以上,进度快的县市已达90%。最近,我省还专门召开水保国债项目建设督办会,分管水保工作的副厅长张感山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通报各地工程进展情况,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提出了下步打算,通过这次会议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水保国债项目建设进度。三是12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县(市)开局很好。我省宜昌、兴山、秭归、长阳、宜都、远安、恩施、建始、巴东、丹江口、郧县、大悟等12个县市列为生态环境建设县市后,积极工作,争取主动,起步很好。
(三)“四荒”开发全面展开。我省认真传达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工作的通知》和水利部一系列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农村“四荒”开发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截止目前,我省5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治理开发“四荒”资源使用权面积640余万亩,其中户包面积365万亩,股份合作65万亩,租赁115万亩,拍卖90余万亩,共回收拍卖资金近2亿。在转让的“四荒”资源中,已完成初步治理开发面积570万亩,占全部转让使用权面积的87.7%,已投入治理开发资金4.6亿元。参与农户达29万户15万余人,同时解决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近6万人。
我省钟祥市针对“四荒”面积大、国企下岗职工多的特点,积极开发“四荒”资源,拓宽经济领域,努力扩大就业门路,走出了一条通过拍卖治理“四荒”,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
就业的新路子,引起水利部的高度重视,曾两次派调查组进行专题调查。通城县大力开展“四荒”使用权拍卖工作,该县大坪乡骆家村青年女党员吴眠购买了130亩山地,50年使用权,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已发展茶园71亩、柑桔15亩、梨园10亩、鱼塘15亩,现年产茶1.3万斤、鲜鱼4000斤,出栏牲猪200头,实现利税8万余元,成为治理荒山,致富一方的典型。
  (四)水保执法初见成效。1999年,我省共编制水保方案164项,审批水保方案544项,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保资金1936.9万元,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恢复工程823处,实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面积135.44平方公里,收取水土保持防治费421.6万元,处理违法案件547起。
黄冈市文化中心广场系新建开发项目,水保部门及时上门编制水保方案,保证了弃石废渣不乱堆乱放,生活垃圾按规定处理,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根治,宜林宜草面积全部绿化,成为古城黄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城市水保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应。近年来,三峡工程的移民和城镇搬迁建设、公路改线建设和各类工程建设造成大量的人为水土流失。我们派出专人开展调查、取证、立案、查处等工作,督促建设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投资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位于三峡库区的巴东县城要搬迁新建,在长江委的指导下,我们及时编制了《巴东县城区搬迁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保证了新县城工程建设弃土废渣不随意倾倒,并将之妥善处置后成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通过大力开展植树种花、种草,使新城区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五)水保科技逐步推广。我省与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香根草地埂栽植保土护埂的科研课题,已在黄冈市引种成功,目前正着手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论证,以期得到推广应用。同时,我省成立的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已开展正常运作,水保科技工作者、专家积极踊跃撰写论文进行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水保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同时,我省一些水保科研站、所大力开展水保科学试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使我省的水土流失防治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二、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特点
纵观近年来我省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组织领导“实”。全省各级各部门加强了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水保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各级层层成立了防治水土流失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省普遍推行“五包、五定”措施,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五包”即: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管理区,管理区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五定”即:对水土保持工程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一些县市还把水土保持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人大审议,作为大事来抓。据统计,全省有518名县级以上领导参加了防治水土流失工程领导小组,有624名县以上干部兴办了治理工程示范点。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极大地推动了全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地发展。
  (二)宣传力度“大”。我们采取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上街摆宣传点,写标语,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在宣传中,我们注重“三个面向”,即面向领导、面向群众、面向生产建设单位,并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深度和广度结合、对内对外结合、经常和集中结合、一般和重点结合。全省共张贴宣传标语2万多条,树立永久性标志牌200多处,办宣传栏500多期,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大大提高了全民水保意识,有力地推进了我省水土流失的防治进程。
(三)治理路子“新”。经过不断实践,我省已摸索出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重点治理为突破口,基地建设与面上治理结合,生物、工程与农艺措施结合的水保路子,综合治 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省水保已实现了四个转变,即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转变,由防护性治理向开发性治理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转变。我省麻城市探索了一条“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的水保工作路子,得到了水保司领导的肯定。通过综合治理,我省水土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日益明显,初步达到了“富县、富民、富行业”的目的。
大悟县通过坡改梯、退耕还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经济作物年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1%;武汉市新洲区周铁河流域经过治理,河床下切0.4米,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当地旅游、加工业的发展。巴东县老屋场小流域通过治理,林草覆盖率上升了24.5%,拦蓄能力提高了80%,为安置库区移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检查督导“紧”。对水土保持建设进度和工程效益,我省各级水利部门十分重视,多次采取现场督办、电话督办、文件催办等形式,加强督促指导。去年11月份,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现场会结束后,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感山带队深入到三峡库区督导全省水保现场会后落实情况,探讨三峡地区水土保持新模式、新路子、新对策。水土保持处负责同志也多次深入到水保治理现场,对国家水保重点治理项目进行现场督办。各市、州、县水利局也派人到基层检查督导。黄冈市组织水保国债项目的县(市)交叉检查,好的表扬,差的通报批评。今年3月,我省又召开全省水保国债项目建设督办会,加大指导督导工作的力度。自去年11月全省水保现场会以来,省水利厅编发水保专题简报6期,水保国债项目情况通报2期。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我省水保建设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三、下步工作的打算
虽然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要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东风,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提高工作水平,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调整思路,抢抓机遇。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保工作重点坚持以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省水保工作的思路是服务于防洪抗灾,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于水保自身建设。努力做到机制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注重社会、经济、生态、自身效益相协调促发展。
(二)因地制宜,注重效益。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对基本农田走少而精的路子,由重数量转到重质量、重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对易旱地区治坡工程搞好蓄、泄、排兼备的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对易涝地区加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减少泥沙下泄。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三大措施中,进一步增强林草措施比重,科学选择适生树、草种,乔、灌、草结合,在提高林草植被建设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效益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搞好经济林建设,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抓紧做好水土保持项目的勘测、设计、审查等前期工作。重点做好三峡库区、丹江库区、大别山南麓、清江流域、桐柏山区、汉江中游、幕阜山区、江汉平原周边浅丘区等8大水土流失类型区综合治理规划工作,搞好项目储备,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为我省多上项目。
  (三)开拓创新,多方筹集。千方百计将自筹资金搞到位,大力推行户包、租赁、股份合作、“四荒”使用权的拍卖等多种治理形式,研究制定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规划并组织实施,实行“国家、集体、单位、个人”几个轮子一起转,搞活水保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四)强化监督,巩固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机构,充实人员,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水平高、敢碰硬的水保执法队伍,搞好水土保持“三权”、“一案”、三同时”的规范化的执法建设,加大水保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发现一处,查处一起,杜绝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不断巩固治理成果,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五)严把质量,争创精品。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增加精品意识,加大我省精品小流域建设力度。目前,我省已有35条小流域纳入精品小流域示范工程,已有7条通过了长江委组织的达标验收。同时,我们要对全省正在开展的小流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新上小流域的规划、验收均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进行实施,严把质量关,创建精品小流域,努力使我省小流域治理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