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

搞好自身建设 促进水保事业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0-04-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河南省水利厅
 
2000年4月24日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方针政策,不断强化预防监督,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逐步走上了快速、健康、规范化的轨道。与此同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九五年三月在广西召开的全国水保局(处)长会议精神,大力开展以建设经济林基地为主的行业自身建设。经过近十年来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截止1999年底,全省县以上水保部门共建立经济林基地62处,面积1733公顷;苗圃56处,面积132公顷;兴办技术服务、加工、养殖等服务实体26个。据统计,1999年,全省各类经济实体产值达1250万元,利润为38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
通过兴办实体开展行业自身建设,全省水土保持行业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水保部门办公条件得到改善。近年来,全省水保系统新建办公、家属用房2.8万平方米,新增车辆27部。省、市两级已全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配置了计算机、传真机和交通工具。县(市)一级水保部门(含科研部门)有近一半的单位拥用上述几件主要的办公设备,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二是职工福利待遇得到提高。每年每个职工从实体收益中平均可获得近5000元的收入,基本达到了“行业脱贫”的目的;三是水土保持行业形象得到极大提高。随着行业自身建设的发展壮大和效益的增加,再加之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水土保持行业在社会上的形象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由以前“人才思走”变为“人才思留”、“人才思进”,水土保持队伍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为我省水土保持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解决搞好行业自身建设的认识问题
为了认真解决全省水土保持行业日益相对贫困的问题,加快行业自身建设步伐,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为此,我们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学习、传达贯彻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行业自身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搞好自身建设的紧迫感;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全省行业工作、生活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水保部门开展自身建设;三是组织部分市、县、站领导同志,先后分三次到自身建设起步早、发展快的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参观学习,从中取得经验,少走弯路,加快发展。
通过调查研究、考察学习,并在全省水保行业展开讨论,全省水保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在以下几点达成共识:(1)水土保持事业能否在新形势下不断地发展壮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否进一步调动以群众为主体的各个方面积极性,使水保治理、监督在“质”和“量”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二是能否积极有效地发展水保部门自身经济效益,以稳定队伍,防止“人才流失”;(2)改变水保行业贫困面貌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及早动手兴办以经济林基地为主的经济实体;(3)自身建设一定要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等行业优势,因地制宜地搞好自身建设;(4)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单位领导是否真正重视,主动出击,真抓实干,负重前进;(5)大力开展水保自身建设,必须有人才保障,要通过引进、借用和培养等各种手段,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精干队伍。认识上的提高,观念上的转变,为搞好全省水土保持行业自身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周密安排部署,确保行业自身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按照水利部关于行业自身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厅党组的具体要求,结合外省的经验和我省实际,确定了我省水保部门自身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发挥水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方位兴办水保经济实体,实现“行业脱贫,职工致富”,更好地为全省水土保持事业服务,以促进山丘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行业自身建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落到实处,并能够健康有序的展开,广西桂林会议后,我们立即召开了全省水保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了水利部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全省情况,对全省水土保持行业自身建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与要求。要求各地水保部门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全省水保部门要基本做到“三有”标准,职工年人均收入要有大幅度提高。对此,要求各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主管领导要具体抓项目,筹资金,促管理,保效益,年终做为考核政绩和评先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到位。在具体工作中,要本着“积极进取,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好头,起好步,为下一步的发展与壮大打好基础。
三、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认真做好选项筹基础工作
在项目选择上,我们充分利用本行业的自身优势,以建设经济林基地和苗圃为突破口,打开行业自身建设的局面,进而带动其它经济实体的兴办与发展。从95年开始,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12个治理任务较重、自身建设积极性高的县(市)作为试点,率先创办经济林基地,并在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全省全面推开。各地在创办经济林基地的同时,还围绕小流域治理,大力开展苗圃地建设。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经济林基地和苗圃地已成为我省水土保持行业自身建设的一项主导产业。此外,各地还瞄准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办了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其它行业的项目。如济源市为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冬凌草资源,开办了冰凌茶厂;省水保处、所充分利用人才、技术和房屋等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育苗、房屋租赁等项经营活动,近年来在单位创收的基础上,整修了办公室、安装了微机、空调,成立了资料室、职工娱乐室、修建办公区花园,建起了职工宿舍楼,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更新了交通工具,使职工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四、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实体经营效益
为了从管理上要效益,各地都针对经济实体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实行了承包、目标责任、成本核算、风险抵押等各种管理方式,使其劳动效果与个人报酬直接挂钩,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实体的内在活力。嵩县水保所近年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在所内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全员承包等管理方式,使全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每年在完成科研、推广、服务任务的同时,其苗圃养殖等经营项目每年获纯利润10多万元,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生活福利待遇,弥补了事业经费的不足。
五、重视技术投入和人才的培养
各地在兴办实体中,都十分重视科技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并在实践中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例如,南阳水保站在基地建设中引进美国长山薄壳核桃和黑核桃及河北雪梨;鲁山水保站在育苗中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使苗木质量大大提高;陕县水利局针对水保经济林基地水源紧缺状况,从外地引进渗灌设备,节水效果明显;三门峡各县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精干队伍,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增强了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六、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
实体创办之初,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当务之急。不少市、县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多方出击,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个人集资入股、承包、银行贷款、使用多种经营资金等融资渠道。如新县和桐柏两县分别与省水土保持科研所联手建设经济林基地,省水保所每个职工集资4000元,收入按效益分成,既解决了两县在基地建设上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改善了省水保所职工个人的福利待遇。巩义市水土保持工作站成立了巩义市森淼水土开发有限公司,为充分挖掘水土资源,采取国家补助、集体、个人入股的办法,投资400万元,建设供水工程,为工程下游1万多亩耕地和2.3万人吃水提供水源,年纯收入可达65万元。
我省水保行业自身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尚有少数县(市)没有建立基地,个别县基地规模不大;二是现有的经济林基地多数未到盛果期,目前仍以投入为主;三是因资金紧缺,已经兴办的其它各类实体规模普遍偏小,抗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不强。
  今后,我省水保行业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脱贫、职工致富为目的,充分调动全行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抓好经济林基地建设,转换经营机制,增加经营投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水保部门自身建设能够按照健康、高效、持续的路子发展下去,力争五年左右的时间,水保部门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实现全行业“三有”标准。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